美文网首页人生感悟
了凡四训(祸福都是自己求来的)

了凡四训(祸福都是自己求来的)

作者: 博学的毛婆婆 | 来源:发表于2022-03-06 11:15 被阅读0次

大家好,你们还记得孔老先生推算了凡能活到多少岁寿终正寝呢?请随我继续往下读:

祸福都是自已求来的

原文

孔公算予五十三岁有厄,余未尝祈寿,是岁竟无恙,今六十九矣。书曰“天难谌,命靡常。”又云:“惟命不于常。”皆非诳语。吾于是而知,凡称祸福自己求之者,乃圣贤之言。若谓祸福惟天所命,则世俗之论矣。

译文

孔老先生推算我53岁的时候会有灾难,我没有祈求长寿,当年也并没有什么灾难,如今我已经69岁了。《尚书》上说:“天道是难以相信的,命运不是固定不变的”。又说:“命运不是一直不变的”。这些都不是骗人的话,我这才知道,凡是说祸福都是自己求来的言论,都是圣贤所谈的话,如果说祸福只有听从上天的安排,那便是世上庸俗之人所说的话。

解读

这段话其实是了凡先生对于自己这么多年来立命之学实践的一个总结,或者说是对于自己多年感悟的一个总结,也可以当做是了凡先生对于自己儿子的谆谆教导和告诫。

了凡先生经过了这么多年的亲身实践,验证了自己的立命之学观点,并且在经过了这么多年的努力,终于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之后,他大彻大悟了,于是他明白了一个道理,并且要把这个道理传授给自己的后人,不要去相信什么算命人的说法,要有一个好的命运那么就自己去努力,人们最终的命运一定是由自己所创造的。

对待人生的思维方法

原文

汝之命,未知若何?即命当荣显,常作落寞想。即时当顺利,常作拂逆想。即眼前足食,常作贫窭想。即人相爰敬,常作恐惧想。即家世旺車,常作卑下想。即学问颇优,常作浅陋想。

译文

不知道你的命运未来会是怎么样的,即便你的命运是荣耀显贵的,也有常常当作落寞孤寂、失意潦倒的时候来想,即便处于顺境中,也常当作身处逆境来想。即便是现在有足够的食物,也要经常当做贫穷饥饿的时候来想,即便身边的人喜爱敬重你,还是要经常当做恐惧来想,谨言慎行。即便是家室世代名望很大,也要经常当做卑微想,即使自身的学问很优秀,也有经常当做浅陋来想。

解读

这段文字是了凡先生教育他儿子的话,并且主要是为了教给他的儿子一个正确对待人生的态度和方法。

其实,也是我们所有人都要学习、思考、注意的。

现在好不代表以后好,“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一个没有远见的人,多半后半生都不会好过,比如一个人身体很健康,体质很好,但若他过度消耗,不注意养生,那大病总有一天会找到他。反之,如果他本来就体质好,却当成有着重大疾病一样的爱惜身体,他必定会益寿延年,如果一个人或是一个家庭想要长久发达下去,办法就只能按照了凡先生所说的方法去做,即使命中是很好的,也应当做不好想这样的观点,对于现代人来说,同样适用的,只有奉行了凡先生这句话,富贵才能天长地久,永不衰败。

这本书还特别强调一点:

如果家中富有,福报很厚,虽然不敢享受,但却不做善事,家庭依然会衰败下去,古人说,种善得福,所以根本的解决途径在努力行善,能够一心行善,福报才会绵远,这才是永久的保富之法。

了凡先生对儿子的期待

原文

远思扬祖宗之德,近思盖父母之愆,上思报国之恩,下思造家之福;外思济人之急,内思闲己之邪。

译文

从长远来讲,要想着发扬祖宗流传下来的美德,从近处来讲要想着掩盖弥补父母的过失,从高处讲要想着报答国家的恩惠,从低处讲要想着为家人造福,对外要想着救济别人的难处,对内要想着限制自己的邪念。

解读

每一个父母都有一颗望子成龙的心,父母总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成为一个完美的人,并且拥有一个完美的人生,了凡先生也不例外,当然了每一个父母对自己的孩子的期待都各有不同,就比如说了凡先生,他就希望自己的儿子在个人修养方面能够做到:扬祖宗之德,盖父母之愆,报国之恩,造家之福,济人之急,闲己之邪。

当然了,了凡先生告诫他儿子的这六点,其实放在每一个人身上也是十分合适的,只要我们也都能做到了凡先生前面所说的六点,才算是一个优秀的人。

反省改过才能进步

原文

务要日日知非,日日改过,一日不知非,即一日安于自是;一日无过可改,即一日无步可进。

译文

一定要天天反省自己的过失,每天都要改掉自己的不足,一天不知道自己的过失,即一天沉浸于自以为是中,一天没有错误可以改正,就一天都无法进步。

解读

了凡先生教育他的儿子每天都要自我反省,在发现并纠正自己所犯的错误时,要有理有据的,当然,这也是了凡先生向他的儿子传授自己的经验。

事实上每个人在做事的时候都要持有自我反省,自我修正的态度,并以不断的追求去实现自己美好的愿望,一个不善于自我反省的人,会一次又一次的犯同一个错误,不能很好的发挥自己的能力,而一个善于自我反省的人往往能够发现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并能够扬长避短,发挥自己的最大潜能。

天才也需要努力

原文

天下聪明俊秀不少,所以德不加修,业不加广者,只为因循二字,耽搁一生。

译文

天下容貌清秀、才智杰出的人很多,但他们却不提升自己的品德,不拓宽自己的事业,只是因为“因循”两个字,整天闲散疏懒,耽误了自己的一生。

解读

了凡先生在这段主要说的是有许许多多天才没有努力的去改变自己的命运,最后导致自己由天才堕落成了凡夫,其实主要目的还是向儿子说明,一个人的命运是有自己所决定的这个道理。

其实了凡先生所说的这个道理,也很适合现在人学习一下的,现代的学校实行的是考试制度,导致很多考试经常排名靠后的人,慢慢就失去了对学习的兴趣,认为自己的脑子太笨,根本就不是学习的那块料,进而慢慢的厌学逃学,最后辍学回家去做别的事情,放弃学习。

其实完全没有必要有这样的想法,那些考试排名经常在前面的人,也不见得就是脑子有多好使的,只不过他们平时学习的时候比其他人都努力罢了。

任何人只要努力去学习,就肯定能够学好,拓展一下的话,不论任何事情,只要有恒心能够坚持努力的去做就都能够取得成功。

总结

原文

云谷禅师所授立命之说,乃至精至邃,至真至正之理,其熟玩而勉行之,毋自旷也。

译文

云谷禅师所传授给我的立命的道理,是最精辟,最深邃,最真切,最正确的道理,你一定要认真钻研,并且努力去施行,千万不要自己把它荒废了。

解读

其实这段可以算作是了凡先生对云谷禅师所传授给他的立命之学思想的一个总结。

通过介绍了了凡先生的立命之学的思想,我们就可以明白人的命运,其实都是有自己来创造,不论是身处什么样的情况,都不要去怨天尤人,而是应该去努力,只有这样才能最终走出自己的人生获得良好的命运。

《了凡四训》第一篇立命之学,就分享到这儿。

明天开始学习《了凡四训》的第二篇“改过之法”,欢迎明天继续关注。

感谢您的阅读,感谢您的关注,明天见。

相关文章

  • 了凡四训(祸福都是自己求来的)

    大家好,你们还记得孔老先生推算了凡能活到多少岁寿终正寝呢?请随我继续往下读: 祸福都是自已求来的 原文 孔公算予五...

  • 命运与鬼神

    看完了了凡四训,感触颇多。 《了凡四训》为明代袁了凡所著训子善书,阐明“命自我立,福自己求”的思想,指出一切祸福休...

  • 善书推荐:《了凡四训》

    【推荐】《了凡四训》为明代袁了凡所著训子善书,阐明“命自我立,福自己求”的思想,指出一切祸福休咎皆自当人掌握,行善...

  • 《了凡四训》读书笔记

    《四训》是明代袁了凡先生所著训子善书,阐明“命自我立,福自己求”的思想,指出一切祸福休咎皆自当人掌握,行善则积福,...

  • 2019-02-25

    今天看完《了凡四训》,命自己作,福自己求。

  • 心之所向,皆是光明

    推荐看看《了凡四训》,“命自我立,福自己求”,指出一切祸福休咎皆自当人掌握,行善则积福,作恶则招祸;鼓励向善立身,...

  • 《了凡四训》上架建议

    《了凡四训》上架建议 《了凡四训》是袁了凡先生所著训子为人处世要遵循“善”;阐明了“命自我立,福自己求”的思想;指...

  • 命由我作,福自己求

    读明朝袁了凡先生的《了凡四训》,主题:命由我作,福自己求。 曾国藩将《了凡四训》列入子侄们的必读书目,胡适奉其为中...

  • 读《了凡四训》有感

    近日,正在读《了凡四训》,每个段落不长,却都是至理明言。《了凡四训》是明代袁了凡先生所作的家训,以此来教戒他的儿子...

  • 《晚安》

    《了凡四训》里讲:“命自我立,福自己求。” 人生短暂,要善待自己学会快乐,要知道好心情都是自己给的。清空自己忘掉烦...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了凡四训(祸福都是自己求来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qnir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