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鼠年,奶奶总是没完没了的跟我念叨一番老鼠。因为爷爷属鼠,奶奶属鼠,我也属鼠。
当然有时候我也会冒出一个奇怪的想法,你说。假如老爸老妈他们也是老鼠,那该多好啊。
【一】
你看鼠年一到,我们村里的大姑娘小媳妇儿,三个一群、俩个一伙围坐在一起,她们就象老奶奶一样。
剪着窗花、摆着供品,贴着门神。并以此来表达自己和家人对新年的美好祝愿。
说起老鼠,你对她们了解有多少呢?让我告诉你们一个小秘密。
交配过的雌鼠,一只一年就能产下43只到45只小老鼠。动物学家曾经做过多次测算,一对成年的老鼠,一年以后她就会有一万五千只后代。
“十代同堂”对于她们来说就是小菜一碟。在我们老家有句俗语形容老鼠,“一公加一母,三年二百五"。
由此可见,人们将老鼠作为古代的生育图腾进行崇拜,绝对是名副其实,有据可依。
《孟子》云:“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在传统的孝道中,如果你结婚以后,没有子嗣就会被视为最大的不孝。
人们正是通过对老鼠膜拜,来达到家庭和睦、儿女满堂、子孙兴旺的目的。
其实,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对面目可憎,四处流窜的老鼠深恶痛绝。一句话就是没有好感。
你们有没有听说过民间有句谚语,老鼠过街人人喊打。可见人们对老鼠的憎恨程度了。
【二】
春节也是老鼠交配和繁殖的黄金季节。人们对机智狡猾的小老鼠,常常爱恨交加。这就反映出人们对待老鼠的矛盾心理。
在动物漫长的进化过程中,时至今日,全世界共有老鼠四百八十多种。经动物学家鉴定,它的智商完全可以达到八岁儿童的智力水平。
更奇葩的是老鼠不仅可以听懂猫和狗的语言,而且它还可以听懂人类的语言。简直太神奇了。
据说北宋年间,大文豪苏轼就曾经被老鼠调戏过。
一天晚上,苏轼被老鼠的叫声吵醒啦,他和书童在厨房的布袋中发现有个死老鼠。
于是,书童感到很奇怪,一个死老鼠怎么还会叫呢?突然,老鼠嗖的一声,夺路而逃。
原来它受困于布袋之中出不去了,为了求生,就用叫声来引起苏轼注意,然后再装死迷惑书童,寻找机会,最终得以脱身。
难怪苏轼在《黠鼠赋》中感叹到:“异哉,是鼠之黠也!”
在它机智的背后,我们也看到了狡猾。特别是老鼠在发现食物以后,她先舔一舔,然后转身离开。
当她确认没有危险和不妥的时候,再返回来慢慢享用。
除此以外,老鼠还具有很强烈的团队意识。据说法国巴黎清洁人员,曾在下水道投毒,试图进行大规模消灭鼠。
可遗憾的是,除了少量老鼠被毒死以外,收效甚微。其原因就是老鼠在临死之际,会尽最大努力释放出一种信号或传递出一种信息,告诫她的同伴们引以为戒。
大家还记得1986年,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爆炸时,很多人因受到核辐射而命丧黄泉。
唯独老鼠却依然如故。由此我们可以得出高智商的老鼠无论在多么恶劣的环境下,仍然可以保持着强劲的生命力。
【三】
根据史书记载,老鼠大约起源于五千六百万年以前。通常我们在文学作品中,不乏看到老鼠的身影。
翻开《全唐诗》,我们发现其中含有“鼠”字的诗篇就有193首。
读过《诗经》的人你还记得《硕鼠》吗?从古至今,我们把老鼠比喻成让人欢喜让人忧的尤物。
虽然不敢说恰如其分,但也并不为过之。作为十二生肖的排头兵,它的机智和灵敏常常被人们津津乐道。
自从1982年美国迪士尼有限公司创始人,著名制片人、导演沃尔特·迪士尼推出卡通系列《米老鼠和唐老鸭》以后,彻底颠覆了人们一直以来对老鼠狡诈、探头探脑、畏畏缩缩等丑陋无比的形象。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全新的小老鼠。它天真活泼、聪明伶俐,以全新的姿态和面貌。让我们从中感受了,什么叫可爱。
如今的小老鼠它们不仅身价倍增,同时也向我们诠释了一种崭新的姿态和理念,那就是我们在用心去爱这个世界的同时,更需要你们无私的"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