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晚上去医院之前,和妈妈商量第二天给爸爸准备什么汤,我也好和婆婆交代,方便第二天早做准备。
电话那头却是一个劲地说着:“让亲家母少准备点,料都太足了,我天天在这里陪护,都跟着长胖了不少啊!”
这个说得倒是实话,自从爸爸这边出了车祸,婆婆就开始了各种营养汤的准备,有鸽子汤、黑鱼汤、梅条汤、鸡汤,尽量轮换着来。
汤都是慢火候熬制的,为的就是病床上的爸爸赶紧好。不光这样,妹妹的婆婆也是,熬着米汤,轮流夹击,爸爸的伙食就从来没有马虎过,妈妈为此倒是省了好多心思。
妈妈一天的日常,就是在重症监护室外面陪着,除了将送来的饭食热一番,其它几乎都没有了。
这和她之前的生活简直判若两人。以前早上2点多就要起来,去菜市场批发,回来再对其挑拣检查,为的就是将其在市场上卖个好价钱。
中午回来便简单对付几口,睡个半小时补下觉,也不敢多睡,生怕田里的庄稼长了草。
这次爸爸住院,在重症监护室里吃苦受累了几天,妈妈也就在外面陪了几天,相比那样起早贪黑的日子,妈妈身上的担子还是减轻了不少。
不减轻也没办法,这边,人命关天,迫在眉睫,稍有闪失,就会是永恒的痛,妈妈没办法,还是选择了全身心地在医院,陪爸爸好好地过好眼下的每一天。
2
这个又何尝不是生活给妈妈摁下的暂停键,她太累了!
平日里那般劳作,从不敢多休息一天,仿佛田里的那些蔬菜都长了一张会说话的嘴,在一点点赶着妈妈往前走。
每每和妹妹一起劝妈妈,别拼命了!我们都已长大,有了自己的家庭孩子,我们也能够撑起自己的那片天空。
妈妈总会找补上两句:“我们多忙点,你们就能好忙些!”
对他们,奔波忙活才是生命的底色,不忙的时候,估计也就是正月里的那几天,才得以歇得舒心。
这下成天在医院里,静静的等着时间的流逝,无疑给了妈妈最好的休整机会,可以完整地睡一晚上,可以安心地吃一口饭,可妈妈却视为另外一种折磨。
时常在想这件事的背后,或许有着对交通规则要严格遵守的警钟长鸣,但归根结底,还是在警示我们,如果生活得太过仓促超负荷,那根弦迟早也会断的。
想到爸爸快60岁那会,我们已经找好了一个看门的工作,让爸爸去上班,一是为了解闷,不致突然歇业在家全然不适应;二是也让爸爸慢慢适应这种慢节奏的生活,也算是另外一种价值的体现。
和瓦工的工资相比,看门的工作当然不能同日而语,爸爸思索再三,宁可少干几天,也不想去做价值度比较低的看门人。拗不过他的我们,最后只得慢慢退让,最后爸爸也答应我们不再像年轻时那么拼命,我们这才松口。
谁知,后来就演变成今天的这个情况。
我和妹妹再一次审视自己,这就是生活给的冥冥之中的暗示,好在有惊无险,爸爸也慢慢脱离了危险期,妈妈也终于睡了几天完整的觉。
3
最近我负责晚上轮值,忙完孩子走到医院的那一刻,妈妈也铺好了收纳床,躺下了,只等我来,就准备睡下。
简单交流了几句,不一会的功夫,就听到了她轻微的打呼声。
她真的是太累了!
就算没有生活这个暂停键,我们也可以试着做那个暂停键。
我们都来为自己敲下暂停键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