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分二类——被动主动
一是被动习惯。
大多数人都是被动习惯。
被动习惯易形成,比如按时上学,按时上班(管理要求);按时吃饭(肚子饿)。易保持,保持这样的习惯,有本身的激励在,被动的管理机制里面,不需要自己来奖励自己。
而很多人总结的自己的奖励效果看起来总是不太好。
但是也易丧失,一旦被动管理没了,奖励没了,随时可能习惯瓦解。
这样的习惯很容易被他人操控。用短期的即时快感就可以改变一个人。
一个是主动习惯。
主动习惯有点像刻意练习。一切带主动的,习惯也好,刻意练习也好,都是需要努力后才能做到,难度就在两个字主动。
主动习惯,就要把别人给的奖励变成获得收益,我觉得才能真的形成自我主动习惯。
说了习惯的分类,该说说习惯的形成需要一些什么条件。
习惯的四要素——触行收信
触机
触机就是刺激,这个刺激触发你做某件事,形成做这件事的习惯,有点像条件反射的触发条件。
惯性行为
面对触发条件,人的行为可能不一样,惯性行为就是习惯的雏形,初步。比如,你饿了是触机,你的反应可能是自己去买菜做饭,也可能是对妈妈大喊我饿了。到底形成怎样的惯性行为,就看收益和损失。
而我们判断一个习惯好坏的依据是什么?
是总收益的大小,而不是当下的快感(也是一种收益)。
收获(奖励)和惩罚(损失)
好的行为要得到奖励,坏的要进行惩罚。实施主体不能是自己。自己控制下的奖励和惩罚刺激小。说到奖励和惩罚,还有接下来要说的信念,我觉得主动习惯也是一种被动习惯,是一种高级的被动习惯,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所谓的主动习惯是高级脑,根据长期的经验和分析,要求自我管理形成的惯性行为。被动习惯的奖励和惩罚更加尽在眼前,你更清楚明白,奖励更有触感,惩罚更有痛感,而主动习惯的奖励和惩罚更加遥远,看不清,摸不着,疼痛缓慢,死亡缓慢,因为未知所以不怕,因为未知所以不稀罕。所以,操作中一定是不断提醒自己将要得到的多么伟大,受到的惩罚,损失多么痛苦。这样才能做到,选择的是最正确的。而想明白这个问题很难。
信念
正如上面所说,信念即是对远期的奖励和惩罚的深信不疑。画饼。
所以,最终的结论是,必须不断给自己打鸡血。打同样的鸡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