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 21岁,再见✔
之前我对菠萝蜜的口感有误解,最近竟然发现那种贼特别的口感源自_过敏反应,笑话一样的完美体验,哈哈哈,生日快乐<自己>
对<仪式感>有一些向往,先附上自己很喜欢的一首Post Rock《hope》,然后顺便记录分享一些无聊但可能有用的东西。
人生就是建立在<误读>之上的,误读注定是表达者的归宿,活着的本质就是一种以各种方式表达自己的过程。———喜欢姜文的“一语道破天机”
这一年发觉自己一直以来都向往着一种具备<张力>的状态或者形式:同时向往深度探究和流于表面、同时向往生涩难懂之辞与随心潇洒的大白话、同时向往极致的细节与统观式的一概而论、向往多形式的感知力和多维度的思考力等等,这很莫名其妙,也很ZBY。
最初我以为没有边界或者说摆脱<框架>是实现最高级张力的基础,那种长期对无边无际之感的盲目追求与刻意强化导致了自己感知力的钝化——包容性被不加限制地放大,即便是自我与敏锐在这其中从未停止过抵抗,但也无济于事。实际上一切的漫无目的都在这个没有明显空间划分的世界里愈发的苍白无力,好在偶有闪现的清醒告诉我:极力摆脱框架的过程更多地预示着我所向往的自我张力将伴随着框架的消失而不复存在。
于是我在一个再普通不过的路口下了车,然后尝试重新认识边界和框架。在此过程中我对框架的存在有了更好的理解:可能框架存在的根本意义不在于限制,而是为了让人能在这个找不出明显空间划分的世界里有机会去创造真正属于自己的区域——那里有着你对于这个世界的所有的认识和理解,这个你主导架构的系统永远为你个人所有。事实上每个人的一生都仅仅是活在自己的脑海里:我们持续性地构建着对这个世界整体化的认知体系,并且不断对这个体系加以修正和完善。在此之间穿插的正是你对这个世界做出的各种思考和各种个人意义上的选择,这也就是你与这个世界的交互过程。尽管你的<虚拟>系统中很大一部分内容都与这个世界所真正发生的事情相关度很低,但你仍然选择在自己的脑海里乐死不疲,也许这就是我对活着的理解。在这个问题上,“以自我为中心”是一个<中性词>,持续性地以这种“以自我为中心”的准则去做出各种选择,我想这就是主导自己的开始。这么理解的话,在某些事上与别人偶有一定的<共识>是没错的,讲真感同身受根本不存在:如同一万个人眼中有一万个哈姆雷特,而真相只有一个,这大概反映了每个人的脑海基于世界的虚拟架构系统大不相同。也可以描述为:任何人对他人与外界的误读都有偏差,更可怕的是各种误读的延伸往往是持续性的。贾樟柯说,着力于达成共识的过程是对创造力的削减,多少有些道理。
任何人都有权利去<选择>经历,尤其在你突然间意识到:过去的太多被动的经历里面充斥着太多你不想要的部分。那一刻这项权利才显得尤其值得重视。不过这并不意味着你可以忽略甚至抛弃过去相对被动的经历,为此有可能你仍然需要负一定的责任或者付出一定的代价。
太多的东西,一不小心就<真相>了,大概太向往对真实的探索,尽管80%的人不应该知道真相,因为认知真相很容易,但是后续接受真相的过程大多很难。这个过程十分耗费时间和精力,并且消极大于积极,最严重的是到最后,对于探索真实带来的影响,你也不一定想要,因为那些影响可能会使你被动的做出改变。
在与这个世界的交互过程中,对错慢慢地不再是默认规则,<利弊>才是,正如韩寒所说。各种形式的<纯粹>因此显得十分稀有,甚至不切实际,或许除了让自己变得纯粹以外,涉及他人和外界的纯粹根本就是奢求。由此我开始接受“商业是个中性词”,“许多商业行为是无关道德的”等等……
希望未来的自己,可以在复杂的人性框架下活的真实、或多或少的不失纯粹,在应该遵从的社会框架下与外界、他人以共赢为主,但绝对不会把达成共识当做重心。
<悲凉>是世界的底色,太多的人为此做过深究,我对此深信不疑。其实,并不重要:试想,带着点缀色的期许去经营和塑造自己,仪式也好本真也罢,大体上<开开心心>就哦了,何必过多的在意根本无法撼动的悲凉底色…
愿你我最差也是独而不孤,勇于拿出自己认真的样子去做想做的事情,一直都在路上,一直有<愉悦>伴你我左右!
最后 你好,22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