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被狼吃了 !鲁镇的男人毫无同情心,听了这悲惨的事,“没趣的走了开去”。女人们倒是“陪出许多眼泪来”,同情心也算有些,“有些老女人没有在街头听到她的话,便特意寻来”,“叹息一番,满足的去了”。这是什么样的心理呢!分明是拿祥林嫂的伤心事当她们无聊生活的调剂罢了。当阿毛的故事不再新鲜时,她们就“烦厌得头疼”了。
1祥林嫂再嫁
婆婆为了小儿子的婚事,心安理得地把祥林嫂卖掉。
祥林嫂被婆家绑架捆走,四叔四婶首先想到的是给自己家惹麻烦。
小叔子为了自己的婚事,和别的男人一起强按着嫂子的头拜堂。
夫死儿亡后,再嫁到鲁家时“她的境遇却改变得非常大”,因为鲁四老爷认为她“寡而再嫁”伤风败俗而难以忍受。鲁镇的人们各个都不再像从前,而是冷眼相待。这是她第二次反抗所带来的不幸。更大的不幸是她可能要失去做奴仆的资格。当祥林嫂在祭祀时一如以前地“奉敬”她的虔诚与勤快时,四婶的一句“祥林嫂,你放着罢!”的话,无疑是给祥林嫂的心灵以致命的一击,这其实就是宣布她失去奴仆的地位。再加上她再嫁丧夫丧子,鲁镇人们都把她当作一颗灾星,每个人都鄙视她、冷漠她,对祥林嫂的精神造成了严重的伤害。导致她自己都认为自己很羞愧,带有很深的罪孽。
2.鲁四婶
鲁四婶是“大户人家的太太”,头一次留祥林嫂是看她能干,祥林嫂被婆家绑架走以后,她害怕给自己家惹麻烦。之后她惦念祥林嫂不是因为关心她的命运,而是自己的佣人都没有祥林嫂那样可心。以后祥林嫂再来,她“起初还踌蹰”,后来倒是真心怜悯祥林嫂,留下她。但是祥林嫂不像过去那样灵活能干了,四婶开始“不满”,进而“警告”,最后把祥林嫂赶出家门。可以说,四婶只是把祥林嫂当成一件工具罢了,没有把她当人来看。这种情况下,她不甘被人唾弃又把希望寄托于神灵,想再次与命运展开抗争。于是在柳妈的“好心”指点下,不惜用“历来积存的工钱”到土地庙去捐了门槛,“赎了这一世的罪名,免得死了去受苦”。多次反抗的失败,使她不再相信自己的力量,而是用她此时唯一能用的方式来乞求神灵,希望她的命运能有所转机,但是她的这种迷信举动并未给她带来半点好运。在冬至祭祖时节,做的很出力,但结果却遭到别人的大声呵斥,于是精神上再次受到严重的打击,“人变得很胆怯”、“记性也变得尤其坏”,最终她失去了做奴隶的资格而被主人赶出去。
病态的社会和病态社会里的人们的存在造成了祥林嫂的悲剧命运,所以说祥林嫂的悲剧命运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社会悲剧。正因如此,小说《祝福》里祥林嫂的悲剧,不但引起了现代读者们的同情,而且在凝重的情感下埋下了深深的沉默。这是一种不是灭亡就是爆发的沉默,是于无声处听惊雷的沉默。对封建社会的反抗,祥林嫂对夫家的忠贞命运的不幸不畏欺凌 ,被现实生活的不幸所打败对封建社会的歧视对巨大不幸面前还能保持精神的独立!
鲁迅文章解读理解!
![](https://img.haomeiwen.com/i7964608/bc2704e6c1a6fd0f.jpeg)
![](https://img.haomeiwen.com/i7964608/64075ff3883a3f6a.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7964608/50d1f01fb378e94a.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7964608/283f99636f46eb9b.jpeg)
![](https://img.haomeiwen.com/i7964608/692372e1030194b5.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