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开这本童真无尽的漫画书,起初只是当作一本普通的幼儿读物来看,觉得就是描述了一些父子之间以及孩子之间的生活琐事,很有趣而已,并没有深入去体会作者的良苦用心!直到动笔要写读后感时,又把书中的内容重新阅读了几遍,才了知这根本不是一本普通的书,其中充满了各种耐人久远回味的禅机和智慧,只是我们自己太浅薄,一笑了之罢了。

《谁爱说谎》这篇,大部分家长都经历过孩子这样的问话:
“爸爸,是不是说谎了,鼻子就会变长?”
“是啊。”
“原来是真的,我们老师也这样说。”
“对啊,所以小朋友不可以说谎的。”
“就是,爸爸,你看大象,他总说谎,鼻子都那么长了!”。
这样的场景大家都并不陌生,可能也就一笑了之而已,但“童年无忌”,这就像一面透彻明亮的镜子,把我们的内心照的一览无余。当孩子认真的问我们成年人问题时,我们可能只是随口一说,但是孩子的内心是如此清澈干净,他会把我们的话认真记在心中,“原来是真的,我们老师也这样说。”这句话分量很重,在孩子心目中,家长和老师是一样重要一样的威严,我们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其实都在孩子幼小的内心种下了一粒重要的种子,这个种子种好了,可以帮助他们长成参天大树,如果这个种子我们敷衍了事,没有认真对待,那么在孩子的内心就会产生错误的见解,对是非的标准也难以正确评价抉择,就不一定能做出正确的决断了。

孩子学以致用的能力要明显强于我们成年人,我们可能听别人讲一番道理,也许当时觉得有道理,但也只是停留在口头上,那么一小会不到的时间就全部灰飞烟灭了。但是孩子不会,孩子会非常认真的记得我们说的每字每句,并且立刻用学到的道理进行修炼,这种闻思修的能力是非常强的,也是特别要好好保护的。但是当孩子一天天的长大,被我们各种各样正确或错误的见解不断的影响和充斥时,就不知道该如何遵循,不知道哪种是最正确的,也更不知道自己应该按照哪种见解来思维和行动时,烦恼自然而然也会越来越多了。
作者用这些非常短小精炼的语言,阐释了这么多平时被我们斯通见惯而忽略的问题。其实教育问题不只是老师和父母的问题,我们更应该向孩子学习,学习他们的纯真,学习他们认真的态度,更要学习他们能快速学以致用的能力!俗话说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我们通过孩子这面镜子是否发现了我们自身的不足,还只是哈哈一笑,或者麻木无反应,只顾低头看自己的手机,这就是我们作为家长一定要深刻反省的。
我们千万不要小看小孩子,认为小孩子能做什么,完全乳臭未干,什么也不懂。其实孩子的思维可能是最直接最正确的也是最完备的,因为他们没有被污染,没有被掺杂,反而看待问题是最透彻的。

《吃东西》这篇也更是妙趣横生。
“湛然,你怎么可以一边吃东西,一边拉屎呢?”
湛然心安理得的说:“是啊,我就是一边吃东西,一边拉屎啊。”
这在我们成年人看来,就是非常不能接受的一件事情,但是小孩子心里没有那么严重的分别心,也没有那么多的执着,他比我们平等得多,也比我们放下和包容的多。这些我们不能接受的事情,是因为我们觉得在厕所里面一边拉屎一边吃东西是非常恶心的一件事情,但想想看,都是我们的我执和分别心在作祟,但孩子内心清澈见底,并没有感觉这有什么不干净的,也并没有什么不能接受的。所以我们觉得不干净,应该是我们自己内心已经被染污了的缘故。更精彩的在后面:
“那还吃它干什么呀?反正都要变成屎,把烧饼直接扔马桶里不就得了。”
“不对,那是到了肚子里再变成屎的。”
“那倒也是。”
“吃到嘴里是不会变成屎的。你明白吗?”
“我明白,确实是这样。”
湛然强调说:“吃到嘴里就变成屎,那不就成吃屎了吗。”
这一段太有禅机了,妙哉妙哉!我们成年人总觉得自己比小孩子智慧,总是看轻他人,而且随着我们的年龄和成就越来越大,这种傲慢心也会越来越严重。孰不知,只要慢心一起,其实再有智慧都有可能变为愚痴。小孩子的思维是非常严谨的,不像我们成年人,因为过多的功利心,会让我们只注重结果的表象,而忽略对过程的解析。
但小孩子不会,他们的严谨性超出了我们。如果我们把饼干和屎看成菩提和烦恼,在这里也讲得通。当我们心里纯净纯善如佛菩萨时,是不可能有烦恼的,就和我们吃饼干一样,只会觉得美味异常。但是我们是六道凡夫,还没有这样的修为,所以只能是看见饼干时觉得如美味,但是看到屎时就觉得恶心,可是我们却忽略了两个问题,一个问题是让我们觉得恶心的臭屎粑粑其实是我们自己身体产生的,那既然这么让人不堪,又为什么天天为了这个充满污垢的身体而疲于奔命呢?另个一问题是,饼干可以转化为粑粑,而粑粑也是最好的粮食的肥料。这些不都是在不断转变吗?我们为什么又要执着在某一个事项上而让自己的心起波澜呢?为什么做不到处事不惊,境随心转呢?所以不是说事情有好丑美坏,而是我们的心起了无数无数的分别,没有智慧导致的结果。所以与其说我们在教育孩子,更准确的说我们是教学相长,同时成长才对!

感恩作者给我们大家呈现了如此丰盛的教育大餐,让我们在放松开心一笑的过程中,得到了如此多的成长和感悟,不仅可以和孩子共同阅读学习成长,也让我们自身看到了自身存在的不足,并和孩子一起共同改进!
文:商莉
网友评论
还记得吗?孩子长得多快?孩子的智慧多高?
你的心可以飞回去啊!
回去看看就想起来了。
《我是看着你长大的》现在是一本书了,能让我们回去看看的那本书。
记录了生活中孩子与父亲、孩子与家人、孩子与孩子的交流,点点滴滴,又用图画描绘出来,
看着看着就笑了,,,又笑了,,,
笑的时候忽然发现自己笑得很纯净,很会心,很久很久没有这样了。
我们匆匆的走过了和家里的“小屁孩”相处的岁月,没有来得及仔细琢磨怎么和他相处呢,
那时只盼着他快点长大,长大自己就解放了。
现在想想,从自己的角度去要求孩子,让自己和孩子错过了很多美好的时光。
这本书,让自己有了再次倾听孩子至纯心声的机会,
解构“二子”的爸爸对快乐人生的理解——真正的快乐是来自内心的,不吼不叫,才是最好的教育。
一本真实的可触摸的快乐、哲理就在看待生活的智慧里,光灿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