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地说,命运就是一个人自身生命过程与所处社会相交织而呈现的人生状态及其趋势的总和。命运由两大部分组成:
命运的一部分是命,即生命或者叫性命。
什么是生命?在自然科学领域,对此有着明晰而又确切的表述:①生命体是由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的多个细胞组成的生物体,人体则由40万亿至60万亿个细胞组成;②生命体依靠新陈代谢来获取并转化能量,人体靠呼吸氧气、吸收阳光、摄入饮食等途径来获得能量,并通过新陈代谢来吸收和转化能量;③生命体能够通过自我调节来维持体内环境的平衡,人体在通常情况下则可以通过自身调节来实现诸如体温、血压、心跳等一系列生命指标的恒定;④生命体通过细胞体积增长和细胞分裂实现细胞数量增加来自我成长,人体从胚胎形成到停止成长一般可持续30多年;⑤生命体有对生存环境变化作出反应并相对适应的能力,人体同样具有这样的能力;⑥生命体具有产生新个体的繁殖能力,人体是通过有性生殖来繁殖后代的。
从自然科学所定义的人类生命的标准来看,不论是时间概念下的古今人类,还是空间意义上的中外人类,正常人的生命现象大体上是相同的。也就是说,人的生命现象、生命过程和生命趋势是没有本质区别的——孕育,出生,成长,患病,衰老,死亡,大家都一样。宏观上看,人的生命现象也分不出高下贵贱。但是,不同的个体之间相比较,生存的状态又有所不同,大体上可以分为健康与不健康、长寿与不长寿等类型。即使是同一个人,也有健康或不健康的生命阶段,也有长寿或不长寿的可控性。
命运的另一部分是运,即一个人生命过程中的运气、运势、运程。
运气是眼前的,甚至是转瞬即逝的,指的是我们所操作的某一件事情顺与不顺,或者叫好与歹。
运势则是近期的发展趋势,是我们生命中的某一短期阶段或我们所从事的某一项工作的顺与逆、好与歹、成与败的趋势。
运程,则是长期的、生命中的某一个长期阶段甚至是一生的顺与逆、好与歹。
人生的运气、运势、运程本身并无好坏之分,最后导致顺逆、高下之区别的,完全是命运的主体——人。在为人做事的过程中,一个人认知事物、把握机会、运用规律、掌控火候的能力与水平如何,会决定事情的结果。这种结果如果是命运的主体所预期的,就被视为顺或者好,反之则被视为逆或者歹。但是,如果放到人生的大系统中进行考量,或者是放到人类社会的大环境中进行考量,得出的可能又是另外一种结论了。
在远古时代,甚至是古代和近代,由于科学技术和认知水平的相对落后,命运中有其可控因素和可控量的观点是不能成立的,那时天命论几乎是所有命运研究流派得出的共同结论。中国的古语、俗语更是概括了所有关于命运的阐述和结论:“人的命,天注定。”“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为什么会有这样一致的结论呢?在当时的历史和客观条件下,得出这样的结论似乎是理所当然的。人们不懂得近亲结婚的害处,或者是由于交通、社交等因素的限制,姻亲范围很小,近缘交媾和近亲婚配的比例很高,自然会生育出有先天缺陷或疾病的孩子。这样的孩子首先就会存在健康与否、长寿与否的问题。再加上当时医疗技术和条件的限制,得了病也不知道是什么病,更不知道怎样治疗,人们自然会想到这是天命所致。人们对什么时候生、什么时候病、什么时候死一无所知,茫然无措,当然要认为这都是上天的安排了。
随着时代的变迁,虽然科学技术有了萌芽、发展和进步,但是囿于宗教的或政治的社会需要,统治者还是希望平民百姓能够“认天命”或者是“任天命”,所以继续推广的依然是以天命论为核心的理论。今天,根据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的成果以及对人生基本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我们可以对命运进行重新思考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