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我就喜欢听家人、邻居老一辈讲述家的历史,以前的社会特别保守,规矩也特别多,这样不许那样不准的(我曾祖母就是用布条裹着尖尖脚脚,比较封建)重男轻女的思想特别严重
我家的生活条件特别艰苦,每天吃饭都有上顿没下顿的,曾祖父又去世的早,曾祖母含辛茹苦把爷爷三兄妹抚养长大。以前爷爷还上过学(相当于现在的高中)成绩也好,有一手好毛笔字,是曾祖母的骄傲。可是因为家境贫寒的原因,爷爷提早就退了学,他十几岁就选择去若尔盖参军(努力克服高原反应,不怕苦不怕累)经过几年的军队生活,更加有素质修养,更加成熟。还在部队的他,经过邻里介绍,认识了比他小五岁的…也就是我奶奶。他们相恋相爱,组建了自己的小家庭
曾祖母前些年也受了太多的苦难,爷爷三兄妹各自成家后,她就不太愿意再顾问家里的大小事儿了。当时,爷爷还继续留在若尔盖当兵,不常回来,奶奶一人挑起了家里的重担,每天早出起晚归,忙碌着田间、家里的农活,还要去挣工分,累得气不出声。直到五年后爷爷和奶奶有了第一个爱的结晶,我的爸爸(爷爷就此离开了部队,回了家)隔几年又分别有了我姑妈和我两个爹~家里日子过得更是心酸。买不起新衣服,他们穿的衣服、鞋,戴的帽子,大多数都是奶奶对着昏暗的灯光,不知熬了多少个夜,才一针一线缝补起来的;二姑婆两夫妻都是工人,日子只能算比我家过得稍微好点儿,他们勤俭节约,也支助了我们不少衣物布料,粮油票)这样的日子把奶奶磨练的更坚强。即使这样劳碌为家,奶奶也遭了不少罪。因为当时的大多数家庭都有重男轻女的思想。我的曾祖母便是重男轻女中的一员,他们口中的“万恶”
曾祖母对待我爸爸和姑妈的态度真是天壤之别。爸爸刚出生那刻祖母就一见倾心,眉笑颜开,偏爱的不得了,就如掌中宝,巴不得爸爸的饮食起居都由她一人照料,那种心情真是~夸张点儿形容,一刻钟没见到过我爸爸,她都特别想念,都要问这问那;姑妈出生那刻便是天敌,曾祖母连多看她一下都觉得碍眼,姑妈能走路了,在她面前晃来晃去,曾祖母就极度的厌烦,不是动手打姑妈,就是给姑妈一顿臭骂,当时都差点儿把姑妈送给二姑婆抚养。想想曾祖母的态度即可笑又可恨~奶奶憋屈着
时间过得可快了,一转眼间,爸爸他们四兄妹都长大了,家里又增添了我这个弱小的生命。当然,曾祖母年龄也七十有多了,她不再那么封建,重男轻女的思想也就逐渐消失;她也不再那么讨厌,相反更加慈祥可爱了(返老还童)对姑妈是经常关心,对我也是特别爱护,有什么吃的都会第一时间想到我,同我分享~我爸爸非常爱护曾祖母,姑妈也没对曾祖母的记仇,依然对曾祖母关爱万分,经常回家都必须要给曾祖母买小零食,买她喜欢吃的薄荷糖,小点心、还有干胡豆……
听着老一辈讲述的这实事求是的事,我家的真实情况~或许,以前的社会都是这样的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