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吴军读书会
2017-04-18  子女教育(2):辛苦和痛苦,面试根本不靠

2017-04-18  子女教育(2):辛苦和痛苦,面试根本不靠

作者: alucardzhou | 来源:发表于2017-04-19 00:51 被阅读105次
    吴军  第189封信丨子女教育(2):辛苦和痛苦

    记者问我:“有一段时间大家一直在提倡‘快乐教育’,而最近有一种思潮,有点像是阴谋论,说其实倡导‘快乐教育’是国外上层社会的人实现社会分层的方式:他们是怕大多数平民阶层家庭的孩子赶超他们,所以声称,比如三点多自己的孩子放学了就开心地玩儿。

    而实际上,国外上层社会家庭里的孩子非常辛苦,放学了要上各种辅导班,非常拼地在学习。西方教育实际上通过一个宽松的过程,偷偷完成了社会分层。

    所以咱们国内不要去盲目地追求‘快乐教育’,其实孩子还是需要花时间辛苦学习才能够有成果。您对‘快乐教育’这个事怎么看?”上面这种观点,我是听说过的。如果光看美国很多上层人士的做法,的确很容易让人想到“快乐教育”是否是一种阴谋。

    美国有一位很会教育孩子的父亲,就是当今的总统特朗普,他的儿女被教育得都很优秀,而且他为了方便小儿子上学,居然让他留在了纽约,而不是搬家到华盛顿。比尔·盖茨的父母为了他的教育,曾经在搬家后又搬回到了好学校附近。我女儿的一个同学,父亲曾经是财富500强公司的创始CEO,家里的房子大得不得了,每天晚上却要把自己的孩子们都集中到一个书房里上自习,而且努力把自己几个孩子都培养成高尔夫球高手,大儿子还平了当年老虎伍兹的记录,并且进入了斯坦福读书。

    如果你看看他们的所作所为,确实会得出“快乐教育是阴谋论”的结论。

    然而,美国也有靠父荫混事的官二代,比如克林顿的女儿、女婿,奥巴马的女儿,小布什的女儿们等等。克林顿的女婿开了一家对冲基金公司,在美国股市不断上涨的前几年,它居然长期大幅亏损,投资人考虑到希拉里可能当总统,不好意思撤资,等到希拉里竞选失败,大家纷纷撤资,该基金公司马上破产关门了。这样的官二代,恐怕难以将父辈的业绩发扬光大了。

    对于是否应该快乐地学习,我是这么看的。读书其实是一件颇为辛苦的事情,但是辛苦地学,和不喜欢硬被逼着学完全是两回事。孩子可能学得很辛苦,但是并不等于要让他很痛苦。我自己从高中到大学,学得比很多人辛苦,但是并没有很痛苦。如果感到痛苦,我就不学了。

    我父亲曾经和我讲,以我的智力,稍微再努力一点,成绩会更好,但是我觉得那样我会痛苦,因此宁可成绩差一些。当然,我也为我略微差了一点的成绩付出了代价,这些经历我在《大学之路》中介绍过。

    然而,我不痛苦。直到今天我回想起来,我非常享受高中的生活。
    (σ゚∀゚)σ同款高中经历

    逼着孩子痛苦地学习会有什么结果?你即使让孩子看似成功,他最终也成不了一流的人才。美国音乐界曾经这样评论中国一位非常有名的音乐演奏家。他从小被逼着学乐器的故事家喻户晓,虽然现在貌似功成名就了,但音乐界对他的评价并不高。评论家们认为,他弹奏的乐器毫无美感可言,因此不过是一个Entertainer(表演者),而不是Artist(艺术家)。为什么呢?因为他小时候学这个乐器学得很痛苦,从小就恨这个乐器。在搞艺术的人看来,不是真正喜欢这个乐器是无法表现音乐的美感的。

    几乎每一个行业中,最成功的那前5%的人,都是因为喜欢,是从兴趣出发。而从利益出发的人,只能做到前20%到前5%之间的一个水平,并不是最好。当然,如果你一定要抬杠说,做到前20%也不错,那我无话可说。

    美国上层社会的父母,在孩子身上花的时间是一点都不少的,孩子读书和参加课外活动可能也会很辛苦,但是他们并不会让孩子很痛苦。辛苦和痛苦是两回事,一定要区分开

    所以,我们常说的“快乐教育”是想要避免让孩子学得很“痛苦”,而不是想让孩子不“辛苦”,很多人在讨论这个问题时偷换概念了。

    我自己对孩子们来讲是一个非常好的爸爸,虽然我也会对她们发火,但是我从不逼孩子做任何事情。在我看来,作为父母第一重要的事情就是陪孩子。因此,我对所有人讲,让我做事情只有一个前提,就是不影响我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对于任何人,任何工作,都没有我的孩子重要。

    我虽然事情比较多,但是每天一早会自己送孩子上学,路上和她们说话,每年我会带她们出去度假。对于女孩子来讲,父亲的存在会给她们带来安全感,这点是母亲做不到的

    另外,在家里,父亲经常陪伴孩子,会让孩子比较大气。对于孩子来讲最重要的是什么,我觉得是成为好人。我总是和我的孩子讲,“你们是否能上好大学并不重要,关键要成为好孩子”。在我大女儿申请学校时,我对她讲,“只要你是个好孩子,即使上了迪∙安扎学院(De Anza College,我们家附近的一所大专院校,任何人都能进去),爸爸也会爱你的”。对于我的二女儿,她显然不是学校最出众的学生,但是她几乎是同学们中最快乐的。我经常对她讲,不论在学校得了什么坏成绩,都没有关系,只要你告诉爸爸,就是好孩子。

    为什么我那么看重成为好孩子这件事呢?因为我看到太多家长为了让孩子“成才”,逼迫孩子做这做那,最后适得其反。有的家长搞得孩子一直对读书没有兴趣,孩子上了一个好大学就算给家长交了差,最后混一个文凭了事。有的家长逼得孩子非常逆反,后来很不幸福,自己也很后悔。

    看到这样的家长,我就想,对于每一个孩子,上帝都给予了他们一些天赋,靠着那些天赋,他们应该能过上属于自己幸福的生活。我敢于“放纵”孩子的另一个原因是,我相信人类有向善的天性,而每一个孩子也都有好奇的天性,他们有强烈的求知欲望。教育的目的是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引导他们内在的欲望,让他们自己自觉地去学习进步。当然,对于每一个孩子的天赋,需要不断地尝试才能发现。明天我们就来谈谈这件事。

    万维钢  日课170丨面试根本不靠谱

    中国有个成语叫“疑邻盗斧”,说有人丢了一把斧子,怀疑是邻居偷的,然后他怎么看邻居,怎么像是偷斧子之后的表现,走路的样子像,说话的表情更像。后来他在自己家找到了斧子,再看邻居就怎么都不像偷斧子的了。这个故事的意思,当然是说如果我们心中有个偏见,就会按照这个偏见去观察世界,专门寻找支持这个偏见的证据,再也无法客观了。 “疑邻盗斧”这个道理太简单,我想说的是一个新思想。假设你心中没有任何偏见。假设让你观察的是一个陌生人,你跟他没有任何利益瓜葛,你的任务仅仅是跟他进行面对面的简单对话,然后对他的某一方面做出判断。那你能得出客观公正的结论么?答案是见了可能还不如不见。今天要说的是纽约时报4月8日的一篇文章,“工作面试完全没用”( The Utter Uselessness of Job Interviews ),作者是耶鲁大学管理学院的助理教授詹森·达纳(Jason Dana)。这篇文章说,像面试这样的短期交流,根本看不出来一个人水平如何 —— 不但看不出来,而且不如不看。

    1.实验

    文中说的研究就是达纳本人的工作。他们并没有研究工作面试,只是找了一些学生做实验。实验是这样的。受试者的任务是判断一个学生下学期的学习成绩。他们有三个判断依据:

    这个学生以前的学习成绩;

    这个学生下学期的课程安排;

    受试者可以直接“面试”这个学生。

    而研究者还事先告诉了受试者们,预测一个人下学期成绩,最好的指标就是他以前的成绩。好,现在受试者被分成两组,第一组全部面试了自己要预测的学生;第二组只看前两项信息,不直接接触学生。那哪一组的判断更准确呢?结果是第二组的判断准确度明显比第一组高。也就是说,面试起了反作用,还不如不面试。这个局面,我估计咱们专栏的读者可以预料到。我们前段时间刚讲过,人类专家做判断,比如心理医生判断病人,都显著不如只依赖数据的自动算法。但是达纳的研究还不止于此,后面的结果就有点惊人了。实验者挑选了几个接受面试的学生,让他们在被受试者面试的时候,不要老老实实地回答问题。事实上,这几个学生是“随机”回答问题。比如受试者问这个学生,“你每天都按时完成作业吗?”这样的问题,这个学生必须随机地说“是”或者“不是”。换句话说,在这种“随机”面试里,被面试的学生有一半时间其实是在跟受试者说谎。但是受试者们根本就没发现对方在说谎。不但没人发现这其实是随机面试,而且被分到随机面试的受试者,对面试结果的满意度还很高 —— 你问他们是否在面试中充分了解了你要判断的那个学生,他们评估的“了解度”比那些进行了诚实面试的受试者还稍微高一点。所以这个结果就是,不面试比面试效果好,假面试比真面试满意度高。那“面试”这种行为,不纯属儿戏吗?!这可不仅仅是教授在实验室里瞎胡闹的结论。关于面试的无效性,历史上是有过真实的教训的。以前我看奇普·希思和丹·希思在《决断:如何在工作生活中做出更好的决策》这本书里,就讲过一个真事儿,达纳这篇文章也提到了这件事。

    2.考研面试没过,说明什么?

    德克萨斯大学医学院招新生,有点像咱们中国考研。除了看考试成绩,还搞了一个面试。德克萨斯大学的面试还搞得挺科学,从各个角度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每一项都给打了分。面试的结果,就淘汰掉了很多人。我们看考研就是这样,每年都有很多学生成绩够了,就是面试没通过。那么你可能会问,面试没过的这些人的水平到底怎么样呢?如果给他们同样的机会,他们真的就不如那些通过了面试的人吗?可惜根本没有这样的机会,他们已经被淘汰了,无法再次证明自己,你没办法进行科学的比较。但是德克萨斯大学医学院1979年的这次招生,给了被淘汰的学生一次机会。当时录取工作结束以后,州议会突然给医学院增加了50个名额!这样就有50个被面试淘汰了的学生得以入学。这个事件,给了研究者一个天赐的机会。研究者就跟踪研究了这50个学生,结果发现,不论是在医学院的学业情况、成为医生以后的工作情况、跟病人的关系、得到的评价、获得的奖励等等这些,这50个人和他们那些一开始就通过了面试的同学们,没有任何差别。换句话说,当年的面试毫无意义 —— 他们一开始就根本不应该被淘汰!

    3.面试和故事

    咱们还是回到达纳教授的研究。他们做完实验之后,又干了一件有意思的事儿。研究者又召集了一批新的受试者,一上来就直接向他们解释了这个实验的秘密。研究者告诉他们,我们刚在的实验是怎么做的,承认了有些来面试的学生给你的其实是个“随机面试”,他的答案根本不能算数,还告诉受试者,我们的发现是面试根本没用,你最好的办法就是直接看以往的数据。然后达纳就问这些新的受试者一个问题:三种方式 —— 诚实的面试、随机答案的面试、不面试 —— 为了更合理地预测这个学生的成绩,你选哪一种方式?结果绝大多数受试者还是选择了要面试。宁可进行一次随机面试,也不要没有面试!所以,正如我们以前说过多次的,相对于只看数字,人总是过高评价“人与人面对面的直接交流”。那为什么一次简短的面试,还不如不面试呢?达纳说,这是因为我们的大脑太善于讲故事。你给大脑任何信息,哪怕信息极其不完善,大脑也能编一个非常合理的故事去解释这些信息。这就相当于一个人,还不知道自己家斧子找不着了,只是看邻居神情感觉有点“怪”,就自动脑补了一个他刚刚偷了斧子的故事。信息不完善,还不如更少的信息。人们太容易把噪音当成信号了。

    丨万维钢的评论

    面试真的这么不靠谱吗?我看到过有关面试的研究,基本上都是说面试不靠谱。那为什么还要搞面试呢?一方面,正如前面所说,人总是过高评价面对面交流,认为自己的印象很重要。其实一般的面试可能就25分钟,很难看出来什么。在学术界,重要研究职位的面试要历时至少两天,你要做两个学术报告,跟十几个研究者每个人都单独谈上半小时,再加上以往的学术成就、大佬的推荐信,才算走完手续。更重要的是,学术圈是个很小的圈子,可能平时开会互相本来就都认识,每个人什么水平大家基本都了解,所以不容易判断失误。真正严肃地招人,得这么招。一般快速的面试,与其说是招人,还不如说是找个什么理由淘汰人。我就跟国内某个博导聊过,他告诉我,考研面试最重要的作用,是把那些来自比较差的学校,平时不注重科研训练,专门准备考研,甚至考了好多次的学生,给淘汰掉。这些人考试分数很高,但是教授觉得他们科研能力不行,不想要,只看分数还不能不要,面试就是最好的办法。这是一个残酷的事实。谁要是相信25分钟的聊天能看出来一个人的能力,就荒唐了。

    丨由此得到

    今天这篇文章说直接交流反而有负作用,还不如直接看数据 —— 而这段时间我们连载解读的麦兹伯格《意会》这本书,又说光看数据不行,必须得直接交流。那到底哪个对呢?我觉得应该是这样的:麦兹伯格说的意会,是非常非常深入的交流。你得全面理解一个人所处的文化环境,深入地理解一个人。而面试不是深入交流。所以顺序很简单:简单人与人交流不如直接看数据,只看数据不如深入地理解。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17-04-18  子女教育(2):辛苦和痛苦,面试根本不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rccz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