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9315742/3c62cb0278d50f67.jpg)
第一篇
点评:本点评应读书伯乐风铃邀请所写,因本人未读过贾平凹这部作品,有认识不到之处还请作者海涵。
本文是作者基于贾平凹作品《写给母亲》所思所感,不仅对全文内容进行了总结,还对贾平凹先生的写作手法给予概括。血情、母爱、“写出诚实的、自己的话”是这篇文章印象深刻的几个重点词汇。把伸展在大地上的河流比作滋养生命的源头母亲河,把朴实直白的方言作为家常母子情感沟通的工具。作者的母亲最了解儿子伏案劳作的辛苦,儿子追忆母亲时,以香炉寄情,似回答母亲生前常牵挂他写作的状态,一句简单的回答“我不累”,烘托出母与子之间血浓于水的深情。
母子连心的感应来自孕育生命那刻铸就的血脉相连,情感不枯则因为母亲在哺育子女过程中呈现的自然无私母爱,这是生命中最伟大朴实的奇迹。而贾平凹先生的文字,正表现着这样属于他与母亲之间情感。当爱发自心底的涌动与意难平时,它就成了思念与追忆,这是人间最善美的表达。是对生命相伴的崇高纪念。
母亲给予我们生命,母爱更是一股神奇的力量,她无私无畏,不计得失,温暖包容、激励奋进我们,她是最好的心灵保鲜剂与滋补品。是我们成长与追求理想道路上的不懈力量源泉。愿岁月厚待给予我们生命的父母,愿时光给予我们更多机会反哺父母的生养之恩。
感谢作者的精彩分享,我也去赏读一下才好。
![](https://img.haomeiwen.com/i19315742/e463efc9c4959e85.jpg)
第二篇
点评:“这是一本独一无二的讲述了一对夫妇如此公开地面对死亡以及幸存配偶随后的内心体验的书。”作者以细腻、深邃、流畅的文字,为我们阐述了《生命的礼物:关于爱、死亡及存在的意义》一书的内容。
临终关怀与直面死亡的话题总是不可避免地令人忧伤难过,赋予本文作者直面生死的勇气,恰因其父健康受到威胁而起,从书转换到现实,死亡一直来都是所有人绕不开的话题。而这本书最难能可贵的地方,是一对夫妻在耄耋之年,在即将失去爱侣时的难舍心理与从容之态。
生老病死本为人生常态,新生的喜悦与老死的悲伤互为制衡。生命从无到有,最重要的是体验这个过程,以爱为砝码,善良为底线,开心互助,尽心竭力,无怨无悔。
玛丽莲与欧文的相处模式与成就生命礼物的临终探索为我们指出了一条切实可行的道路,它让爱更加具象,让陪伴践行之路有所指,直面死亡的勇气照亮了时空,生命的价值得以体现。最后可以对彼此关切的人道声,谢谢陪伴,此生无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