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情更怯

作者: 樊晴雪 | 来源:发表于2019-04-29 17:43 被阅读42次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宋之问《渡汉江》

          宋之问人品不堪,诗品却高。

        据说,一代才女上官婉儿执评天下诗篇,一会诗篇纷纷从彩楼飘下, 只有大诗人沈佺期和宋之问两人的诗没有丢下来。过了一会儿,一张纸从天而降,百官都十分好奇,就争着去看,发现原来是沈佺期的诗。上官婉儿对沈诗的评语是:沈、宋两诗才势均力敌,难分高下,只是沈诗尾联:“微臣雕朽质,羞睹豫章材。”词气已尽,显得萎靡。而宋诗尾联“不愁明月尽,自有夜珠来。”诗力健举,余韵悠长。两诗相比较,宋诗略胜一筹。诗作虽有应制之嫌,但宋之问才高,可见一斑。

        而“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这首《渡汉江》,更是让后世之人心有戚戚。看来,发乎于情的诗歌,最能打动人心,皆因能击中灵魂中的最柔软处。相传,此诗是宋之问因攀附谄媚张易之而遭唐中宗贬谪泷州时期所作。此刻的诗人渡过汉江,是逃离贬地回乡的罪人,此等身份,此等境地,真是让人不胜唏嘘。

        大凡诗人,大概都是有着玲珑心思的人儿,对内在情感的感知和捕捉,敏感而微妙。这种灵气,大概便是有“一兔横身当古道,苍鹰一见便生擒”的迅捷吧。宋之问的《渡汉江》,“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魅力恰在于此。那样微妙的感触,却用如此真实平常的十个字呈现。在离家乡越来越近的此刻,诗人“情怯”,以至于不敢开口问讯。大概,是因为“经冬复历春”使然,那凄风苦雨的贬谪之路,度日如年的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斗转星移间早已物是人非,心里也是怕“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的喟然之叹吧;大概,是音书断绝,独自品尝孤独的颓丧后,怕因自己而连累家人的忧惧从心底生起,也是怕“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的恐慌吧。 

        是啊,世人皆以“衣锦还乡”而荣耀,而此刻的诗人,却是潜逃的贬谪之人,从烹油烈火之势到阶下囚,其间的滋味,岂能尽述?在越来越近家乡的一瞬,这个诗名才名远播的宋之问,这个人品备受诟病的宋之问,可有痛苦?可有百味杂陈的悔与恨?不得而知了!

相关文章

  • 56.情更怯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宋之问《渡汉江》 ...

  • 情更怯

    好久没给家里打过电话了,也许是因为虚荣,害怕我如今的潦倒,回应不了那份绵长的期待和深情。 我是一江春水,家人是沉默...

  • 近年情更怯

    年越来越近了,心中有一丝茫然。一大早,妹妹领着妈妈、小姨和妹妹家的儿子去市里买年货了。妈妈和小姨是家里管事的...

  • 近山情更怯

    犹豫了很久 还是不敢轻易造访 二十年前的那一段段 南宝山的青葱梦 那云那雾那雨那风 在依稀的梦境里 编织出我与南宝...

  • 每逢佳节情更怯

    每次放假的前一天,都非常忙碌。感觉自己就像一个被鞭子不停抽打的陀螺,一直转啊转,转的头晕目眩、天昏地暗。 这样也好...

  • 人到中年,情更怯

    今天,我在下班回家的路上,看到了这样的一幕: 一辆的士车停在路边,两个年轻人因为车费的多少起了争执,他们中间拦着一...

  • 看图诗~落笔成灰

    落笔成灰提笔欲落三千墨,落笔成灰情更怯!秋霜难涤相思客,一把孤寂落心疥! 落笔成灰提笔欲落三千墨,落笔成灰情更怯!...

  • 怯情

    寂夜风急 冷月相思 无情路,尽是苍凉处 繁花似锦,似伊人在侧 凄草阑珊,单衣伫立 举杯邀月,独影相陪 笑意嫣然,下...

  • 怯情

    人,总是在拥有的时候觉得理应如此, 要离开的时候,才发现许多事情没有做完,所以时间总是不够用。 一个月的时间,转眼...

  • 怯情

    冬至已过 叶枯草黄 煎熬的思念 在四季堆积中 恍惚雪片一样飘落 欲诉还羞中 只有悄无声息的拥抱 向你证明 那一览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56.情更怯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rdun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