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长和小主管
工作了接近十年,眼看着身边的同学都开始步入中年了,而他们的职业发展轨迹之间的差异却随着时间的推移越发明显。
我的朋友A和B,毕业后进了不同的事业单位,都拿到了编制。现在,一个已经升为部长,在单位里是第三把手。而另一个呢,则还只是单位里某部门的小主管。
你说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咋就这么大呢?
在智商上相信二人是相差无几的,而努力程度,从我对两人的认识来看,也差异不大。而最终导致两个人的巨大差异的,我认为是认知上的差距。他们二人的成长经历和成长环境不同导致了认知上的较大差异。
其中一个在一线城市长大,家庭经济优渥,从小见多识广;而另一个生长于内陆地区某市郊区,家里务农,当时上大学也是靠贷款完成的,来到大城市读书时,很多事物都是第一次接触。
而在实际面对真实问题时,不同人有不同的解读和解决方案的背后,实则上是认知深度不同导致的,思考越深入的人,越能够捉住问题的核心,从而快速并有效地解决问题。
而认知深度的获得,除了受广泛的阅历、丰富的生活经验这些因素影响外,更重要的是平时的刻意练习。
黄金思维圈——提升思考深度的利器
这里要为你介绍能帮助你迅速看透问题本质的实用工具——黄金思维圈。所谓黄金思维圈,其实就是我们认识世界的方式。我们看问题的方式可以分为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what层面,也就是事情的表象,我们具体做的每一件事;第二个层面是how层面,也就是我们如何实现我们想要做的事情;第三个层面是why层面,也就是我们为什么做这样的事情。
黄金思维圈
绝大多数人思考问题的时候,是从what的角度出发,很少有人能够从how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而站在why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的人,就少之又少了。
最早将why-how-what的思维方式总结成黄金思维圈的人,是西蒙·斯涅克。他是在TED的一次演讲中提到黄金思维圈的,那个演讲的名字叫“伟大的领导者如何激励行动”。但显然这个工具的应用并不局限在领导力提升方面。
想法不同,行动大不同
现在让我们来看看在不同层次进行思考的人,他们的认知和行为到底有多不同。
就拿写文书记录来说吧,不少的社工,他们对待文书的态度是坚持简约主义,最好完全不要占用他的工作时间。因为他们的观念里,这种文书记录根本没人会认真看,只是上级交代的任务,为了应付一下评估而已。因此也有不少人把文书写成了流水账。这样的记录,对谁都没啥用。
当然,也有少数社工,他们会去思考,文书记录到底为什么而存在呢?对服务对象有什么用处呢?对机构有什么用处呢?对我自己又有什么用处呢?
有接受过800个小时专业实习的社工学生,相信都写过非常详细的文书记录,个案记录甚至是以对话的形式逐字逐句写出来的。凡是如此干过的人,都能体会到,详细记录,不但记录了案主的成长,同时也是记录了社工自己的成长啊。哪里做的好,哪里做的不够,都清清楚楚的记录在那里了,督导看了后,自然能够给到最准确和到位的指导和帮助,社工既然知道自己那里做的不够好,自然也可以及时去改进和完善,专业能力的提升,那叫一个快啊!
因此,当你能够明白和理解文书的意义后,你对待文书的态度就绝对不会是简约主义,而是尽量详实地进行记录,并利用记录实现个人快速的专业反思和成长。
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社工的小组和活动计划文书的设计,其实暗合了黄金思维圈法则。计划书,离不开目的、目标、招募的对象特征人数、场地选择、具体当天的活动和流程等元素。目的和目标实际上就是在回答why,小组和活动存在的意义。而招募怎样的人,选在哪里开展,就是在回答how,策略的问题。具体到当天的活动选择什么用的游戏、活动怎么引导大家思考,则是关于what的思考。而实际工作中,不难发现,大多数的社工把绝大部分的精力都放在思考what层面上,而更为重要的why,却不愿多花几分钟去认真思考。
这种本末倒置的思考方式,也直接造成了服务质素难以提升。因为只有你真的明白你所做的事情,它的意义所在,你也才能找到做好它的动力,以及它对服务对象的作用有多大。
每天多问一句why
因此,大多数时候,事情没做好,不是实操能力不够,而是深度思考能力不足。而要破解这样的困局,方法既然简单的令人发指,凡事只要多问一句“why”。
我们常常敬佩那些能够快速地指出问题的核心,并提出解决方案的人。心想这人怎么对如此困难的状况,这么云淡风轻地就看透了,并能指出要点呢,实在太牛了!而如今,你也拥有一个机会,让自己成为这样的牛人。
参考资料:成甲#好好学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