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于《宝庆府》之“宝庆名门”栏目
马一鹰/文
中国诗词浩如烟海,诗人词人灿若星河;当中不缺悲情咏叹的绝世佳篇,当中不少特立独行的沧海愁人;如:战国屈原,东汉郦炎,三国曹植,唐朝杜甫、鱼玄机,南唐李煜,南宋朱淑真、陆游,元朝高启,明朝钱谦益,清朝纳兰容若、仓央嘉措,民国朱湘、戴望舒,当代顾城、海子。
他们极度痛苦压抑的一生中,诗词是唯一值得欣慰的寄托;他们在诗词里向命运来呐喊,他们在诗词里向未来去呼唤;诗词让他们寻得片刻的解脱,诗词使他们获得短暂的呼吸。
长鄄马家也有一位英年早逝、无限悲情的天才诗人——马逸云:
原名马忠平。出生于1978年,邵阳师范学校毕业后回长鄄教书。他的好朋友马笑泉 [1] ,在“中国作家网”(2015年07月27日),留有文章《体道斋诗话》,如此追忆马逸云:“其人朴厚刚直,如乡间年轻健壮之牯牛,热爱诗歌亦如牯牛热爱青草。不知何故竟患白血病,因家贫未去大医院就诊,每当发热或疼痛,即往镇上诊所输液以求缓解。临去之夜,自知病重难起,请求与父母同睡一床。终年25岁。遗有《石碑》一诗: “这是生命的最后一站/我把亲情友情爱情以及仇恨/把还未幸福完的幸福/把还未痛苦完的痛苦/全都从身上脱下来//来不及将这皱皱的人生/好好地收拾折叠一下/我就永远地躺下了/这一块冰冷的青石/能帮我回忆、留恋或者倾诉吗”。此当为其绝笔诗。今忽忽已过12年,读之怆然欲泣。”
作品欣赏:
《鹰》
天空的一把大锁
谁也打不开你的高度
闪电是你的翅尖
在天壁上擦出火光
将我黑夜里的眼睛照耀
让我看见你孤独的心脏
像一把呼啸而去的火炬
在茫茫夜空里熊熊燃烧
不能成为鹰
就成为鹰爪里的一只小鸟
让血染的局部羽毛
在无限坠落中获得高度……
《母亲在河边杵洗衣服》
母亲把月亮从河里捞上来
一遍一遍地杵洗
几千年了
乡村的月亮总是白白净净
发出诱人的皂荚味儿
远远近近
我听见母亲杵一声咳一声
悠长的岁月里
母亲将爱带着浓密的血丝
声声咳嗽出来
母亲轻轻地杵
河干干净净地流
绕过母亲
河
爱一样源远流长
多少这样的夜晚
河流划响月光的声音
让我的村庄处子般安静、祥和
《异乡雨》
那句缝着补丁的唠叨
被远隔故乡千里之遥的
一场雨挡着
怎么递也递不过来
站在异乡的雨里
来来往往的伞
把我淋得透湿……
名家点评:
马康桃 [2]
马逸云,我长鄄时候的学生,质朴纯净,天生有着诗的灵魂。他在诗坛上就像一颗眩目的流星,虽只是短暂的一瞬,却总是让人难以忘怀。在我看来,他的一些诗,有的甚至达到了海子的高度。《墓碑》读来令人泪目,往事一幕幕又浮现在眼前,不忍心去回忆……
![](https://img.haomeiwen.com/i7549888/07331386644b7d8a.jpg)
马氏宗祠创建于清朝康熙五十三年(1714);三修于1935年,于右任 [3] 题额;此图摄于80年代。
补充资料
[1]
马笑泉:回族。1978年出生于湖南隆回。毕业于北师大作家研究生班。湖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湖南省作协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委员会主任。作品发表于《当代》、《收获》、《十月》、《人民文学》、《民族文学》、《中国作家》等刊,入选多种选刊选本,并被翻译成法文、英文。著有长篇小说《银行档案》、《巫地传说》、《放养年代》、《迷城》,小说集《愤怒青年》、《打铁打铁》,诗集《三种向度》等。曾获《当代》文学奖、湖南省青年文学奖。
[2]
马康桃:毕业于海南大学人文传播学院(文艺学硕士)。论文《论后现代奇观文化》,被国家工程技术数字图书馆和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收藏。出版《余凡的青春》、《遍地月光》、《经历城市》、《想说爱你》、《梨花红梨花白》等五部中篇小说;《一个人的深圳》、《是什么改变了我们》等两部长篇小说。
[3]
于右任:原名伯循,字诱人,尔后以“诱人”谐音“右任”为名;别署“骚心”、“髯翁”,晚年自号“太平老人”。清朝光绪五年(1879)出生于陕西三原。中国近现代政治家、教育家、书法家。中华民国开国元勋之一,中国同盟会早期骨干,中国近代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文化团体“南社”的重要成员;长年在国民政府担任高级官员,尤其是担任监察院院长一职长达34年;同时也是复旦大学、上海大学、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创办人和复旦大学、私立南通大学校董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