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4日消息,早在上个世纪人工智能技术便开始了在农业领域内的探索,但由于当时技术水平有限,并未带来太多实质性的进展。进入21世纪后,AI技术在工业领域所发挥出的巨大效能,让农业看到了新的变革的机会。
在去年年底举办的第十九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上,展现出了现今AI在行业内结出的硕果,如探测土壤、灾害预警、自动播种等。AI为农业赋能,已然成为了农业现代化的必然发展趋势。
AI在农业领域发挥出的效能
在农业领域内,始终流传着一句话——靠天吃饭。面临不同的地理条件、气候水土、环境气候等一系列因素,农业旱涝保收始终是个持续性话题。另一方面农业基础设的薄弱以及人力成本的提高,也对收成造成了很大程度的影响。
此前在自动化农业方面的探索,各国都垂直在效能机器人方面,如剪羊毛机器人、挤奶机器人、放牧机器人等产品,主要通过柔性自动化或半自动化设备解决劳动力成本这单一问题而已。现如今以机器学习技术为例,正在农业领域发挥着减少产量损失与劳动力成本的作用。可以说人工智能技术正扭转着以往靠天吃饭的局面。
以农业为例,美国加州的InterlinAir公司,通过卫星图片给出的数据,对农田自身情况(杂草、施肥、虫害)进行判断,并结合深度学习技术,给农场主最佳的营养建议、气候建议,并可对产量进行预测。
另一方面随着农业自动化进程的推进,人工智能技术通过对对物联网基础设施数据的收集,结合算法将其变为可视化的指导性数据,给出最佳的种植及市场方案。如结合市场、环境等多维度因素,分析出本年最适合种植的产品。
再在以畜牧业为例,以往由于牧畜疾病造成的损失无法做到有效的防控。据调研显示,每100头乳牛中会出现将近四分之一例的跛足,而乳牛跛足这一问题,有可能让全球乳品业每年出现超过110 亿美元的损失。在养殖过程中即便经验丰富的饲养员也无法做到对每一头乳牛的情况了如指掌。人工智能技术的出现,解决了这一尴尬问题。
加拿大的Cainthus机器视觉公司近期就为一家农场引入了该项技术。通过机器视觉原理以及配套的IoT设备对数据进行收集处理,以直观的方式让饲养员了解每一头牛的健康状况,为每一头牛建立属于自己的健康档案。
国内近期在畜牧业方面也有了全新进展,近日阿里云与四川特驱集团、德康集团宣布达成合作,利用自家视频图像分析、面部识别、语音识别、物流算法等人工智能技术,为每一头畜牧都有自己可供记录、查询以及分析的档案。
据调查显示母猪在生产时很可能出现难产现象,即便顺产下来的猪崽,也很有可能在环境及其他事故中去死。而语音识别技术能够捕捉幼崽在被挤压时发出的叫声,让饲养员能够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引入人工智能技术后,每头母猪每年能够多产下3只幼崽,且死淘率降低3%。
不仅吃饱更要吃好
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不仅让产量得到了提升,更让整个产业链条发生了革命性的改变。以较为‘娇贵’的草莓为例,这类水果天生就对温度、湿度、磕碰有着严格的要求,每一项环节出了问题,均会对口感造成极大‘伤害’。
一颗草莓在流通到市面前,要历经种植→采摘→物流等诸多环节的考验。农户在种植前,先要对果实成熟期进行考量,判断种植时间,以免发生大规模上市引发的产能过剩问题。随后的种植过程中,还要考虑土壤、水分、光线、探测虫害等一系列问题。最后果实成熟后,冷链运输的好坏直接影响了用户购买的意愿。
而以往这些只能凭借经验来运作,随着人工智能应用的渗透,越来越复杂的应用场景需要更具针对性的产品和技术,有效地提升软硬件协同的数据洞察能力。英特尔曾提出过一个人工智能全栈解决方案,该解决方案利用图像分析、深度学习等AI技术,能够对市场需求、种植情况、虫害、采摘时间、运输温度等决策的判断,以保障草莓以最新鲜的状态呈献给消费者。
人工智能在农业领域的赋能,正让复杂的事情变得更简单,释放出无比巨大的产业能量,在解决吃饱的问题之上,更让我们吃的更好。
农业AI技术迅猛发展
在此前印发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中曾提出,人工智能下一步发展将与各行业融合创新,在农业方面,未来将研制农业智能传感与控制系统、智能化农业装备、农机田间作业自主系统等。建立完善天空地一体化的智能农业信息遥感监测网络。大力发展智能农场、果园、加工车间等绿色智能供应链等集成应用示范
目前我国已进入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新阶段,电商平台更是为其添了一把干柴。从研究报告数据来看,2016年农业领域人工智能市场金额为4.322亿美元,预计2025年将达到26.285亿美元,每年保持22.5%的复合年增长率。
即便在资本与政策的利好下,农行主、创业者依旧需要脚踏实地找到与技术结合的最佳点,创造能够为自身‘输血’的盈利模式来谋求更长远发展。【TechWeb报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