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之趣
读书有乐趣吗?回答是肯定的。
说到读书的乐趣,还得用贾平凹先生的话来说事,他说:说了许多读书的坏处(就得受穷、就别当官、就没个好身体),当然坏处还多,譬如好(haò)读书不是好丈夫,好读书没有好人缘,好读书性格古钻。但是,能好读书必有读书的好,譬如能识天地之大,能晓人生之难,有自知之明,有预料之先,不为苦而悲,,不受宠而欢,寂寞时不寂寞,孤单时不孤单,所以绝权欲,弃浮华,潇洒达观,于嚣烦尘世而自尊自重自强自立不卑不畏不俗不谄。这就说明一个道理,好读书者是不俗之人,完全可以尊从自己的主意行事,因为我们懂得如何做人,如何做事,这不一乐吗。”
还有就是钱钟书的夫人杨绛先生把读书比做串门儿,我们听听她是怎么说的:“我觉得读书好比串门儿——’隐身’的串门儿。要参见钦佩的老师或拜谒有名的学者,不必事前打招呼求见,也不怕搅扰主人,翻开书面就闯进大门,翻过几页就升堂入室,而且可以经常去、时刻去,如果不得要领,还可以不辞而别,或者另找高明和他对质。不问我们要拜见的主人住在国内国外,不问他属于现代古代,不问他什么专业,不问他讲正经大道理或聊天说笑,都可以挨近前去听个足够。书的世界是真正的’天涯若比邻’,这话绝不是唯心的比拟,经常在书里串门儿,至少可以脱去几分愚昧,多长几个心眼吧。”
高人就是高人,杨先生给我们讲道理就象聊天一样,让人能听进去。
再听另一位名人给我们讲的读书境界是怎样的状况,他说:有一个好去处,我告诉你,那里有暖巢,抚慰你烦躁的或孤寂的心灵;那里有旷野,拂荡你困狭或倦曲的胸襟;那里是无声的,却有喁喁低语、袅袅清音,有仰天长啸、惊涛拍岸,有人簌、地簌和天簌的独奏或交鸣;那里是无影的,却有旷代知己、咫尺情侣,有千种景观、万般风情,让你心旌摇荡、目迷神驰;那里是无嗅的,却有春草芳菲、酽茶浓郁,有汤药味辛、心得恬淡,有怡人的醉人的或醒人的气息。那里是廉价的,即使你囊中羞怯,它也不拒绝你,它不恩赐你“千种粟”,却能使你成为富有者;那里并不遥远,不必到虚无缥缈处寻求,它可以在你身边依依伴随着你——在灯下,在榻上,在逆旅中,在春晨的林间,在冬夜的炉旁。我说的是“书”,一本好书,一本丰蕴的书,一本有价值的书,实在是一个美妙的去处。孟德斯鸠说过:喜欢读书,就等于把生命中寂寞的时间变成巨大享乐的辰光。确实是这样,一本有意思的书在手,即使幽幽独处,也绝不会感到寂寞。书展开一片世界,能予人以精神的愉悦和美感。
我们再来听一个读书人的快乐事:遇有不顺意事,心烦气闷,郁结于心,不管三七二十一,抛开一切,拿本闲书,读进书里,妙语解颐,豁然开朗,忘却烦恼,心清气爽,不亦快哉。双休日开列一批好书阅读,不上街不串门,不搓麻将不打牌,畅游书海,以绝妙苦乐为伴,与书中人语对话,内心充实,甘之如饴,不亦快哉。吃过晚饭,家务料理完毕,家人定时收看连续剧,一集不掉,读书人不感兴趣,躲进小屋,融融灯下,或慵坐或仰躺或跷脚,择其身体最舒服姿态,捧读好书,不亦快哉。
从这几个不亦快哉我们可以想象到好读书人的心境吧。
下面还有一段著名作家冯骥才对读书乐趣的描述,他说:读书如听音乐,一进入即换一番天地,时入蛮荒远古,时入异国异俗,时入霞光夕阳,时入人间百味。一时间,自身的烦扰困顿乃至四周的破门败墙全都化为乌有,书中世界与心中世界融为一体——人物苦恼赶走自己的苦恼,故事的紧张替代现实的紧张,即便忧伤悒郁之情也换了一种。艺术把一切都审美化,丑也是一种美,在艺术中审丑也是审美,也是享受。但是,我从未把书当做伴我消度时光的闲友,而把它们认定是充实和加深我的真正伙伴。你读书,尤其是那些名著,就是和人类历史上最杰出的先贤智者相交,这些先贤智者著书或是为了寻求别人理解,或是为了探求人生的途径与处世的真理。不论他们的箴言沟通与你的人生经验,他们聪慧的感受触发你的悟性,还是他们天才的思想与才华顿时把你蒙昧浑沌的头颅透彻照亮——你的脑袋仿佛忽然变成一只通电发光的灯——他们不是你最宝贵的精神朋友吗?
讲的多么好啊,如果你再不喜欢读书,那可真的要吃亏了。
读书的快乐不会凭空而来,这种快乐往往体现在学以致用上。古人讲,“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读书的精妙之处在于培养乐趣,只有达到“乐在其中,乐此不疲”的境界,才能感觉读书不再枯燥,过程不再漫长。读书的过程,就是增长知识和才能的过程,就是提高思想修养和情操水平的过程,还是一个从知之较少到知之较多,不断从自然王国到必然王国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物欲淡化,心智提升,洞悉事理,事业有成,该是何等的安宁、快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