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希望孩子是开朗外向的,可能孩子偏偏害羞内向;你希望孩子学钢琴、学画画,可是孩子也许就偏偏不喜欢弹钢琴,不喜欢画画……可是那又怎么样呢?爱,是如其所是,而非如我所愿。
每当我们因为孩子不能按照我们的期待行事而愤怒的时候,我们应该扪心自问:“我爱的是孩子,还是孩子的成就?”如果我想培育一棵树苗,我要做的是浇水、施肥,让它沐浴阳光,而不是掏出一把剪刀,把树苗修剪成我想要的样子。我们只需要对自己的情绪负责,对自己的需求负责;而孩子,他们的路让他们自己去走,他们的人生要自己经历。
很多育儿观点,我们听过是一回事,实践中又是另外一回事。即便读完了这本书可能还是不会在生活中运用,我们可以找一些书友来探讨,也可以把书找出来反复阅读,还可以像比尔·盖茨的父母那样参加线下的父母培训课程。无论采用哪种方式,我建议一定要记住下面这段话,因为这本书的精华都在这段话中。
“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需求,也有满足这些需求的权利。当你在满足需求的过程中遇到阻碍时,我会用接纳和理解的态度倾听,协助你找到属于自己的解决办法。
如果我的行为妨碍了你,希望你坦诚地告诉我,我会尽我所能修正我的行为;如果你的行为妨碍了我,我也会坦率地告诉你,相信你会尊重我的需求,改变你的行为。
若是我们两个都无法改变自己的行为去满足对方的需求,使我们的关系产生冲突的时候,不要以一方胜利、另一方失败的方式解决冲突。我尊重你的需求,但我也尊重自己的需求,所以我们应该共同寻找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办法。这样,你的需求得到满足,而我的需求也可以得到满足,没有人会输,我们都是赢家。我们之间的关系是健康的,因为彼此的需求都得到了满足。伴随着互相的尊重和爱,我们可以和谐友好地继续保持彼此的关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