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原创内容固然重要,但是许多优秀的原创内容却在商业变现时受阻,如何让原创内容更有商业价值呢?
知乎上有人是这么说的:
遙朢鷰園:
这个问题要拆开来看,一是原创内容是否一定具有商业价值,二是具有商业价值的原创内容如何把商业价值放大。
原创内容不等于商业价值。
这不难理解,我们在朋友圈发布的自拍,都是原创的,但有没有商业价值呢?绝大多数是没有的。当然,如果你说发到支付宝的XX女人的圈子就有商业价值了,我也是无言以对。
我们在QQ空间随手写下的心情有没有商业价值呢?绝大多数情况下也是没有的。
原创内容的商业价值有大有小。
同样是原创内容,有的没有价值,比如咱们刚刚提到的朋友圈自拍,有一些有一定的商业价值,有的商业价值就很大。同样是作家,迟子建的商业价值就不如郭敬明,虽然迟子建的作品并不比郭敬明差;同样作为作家,迟子建的商业价值就不如莫言,因为迟子建目前的作品还比不上莫言的。
简单地描述了上述两种现象,我们大概可以找到提升商业价值的一些途径:
1、提升原创内容的质量
迟子建怎么才能具有莫言的商业价值?一条可行的路就是迟子建在作品上不断突破,达到甚至超越莫言的高度,但这是一条很难的道路。
2、内容更市场化
迟子建怎么样才能达到郭敬明的商业价值?一条可行的路就是,迟子建的作品更要市场化,不把自己圈死在纯文学、严肃文学的路上,把自己的读者群下沉,面向更广大的读者群,虽然更广大的读者群的付费能力未必强,但只要新的读者群远超于原本的读者群,商业价值就会被放大,咪蒙就是这方面的成功典范。
再一个,作品要可多元化开发,除了阅读,还可以拍电影、拍电视剧,这一点上,金庸就做得很棒。你说金庸不是纯文学作家,刘震云总是了吧?刘震云的作品,更容易被拍成电影,如《温故一九四二》。除了电影电视剧,作品如果能开发成综艺节目、表情,能衍生出主题乐园等等,那就大赞了,那就是我们这两年所说的超级IP了啊,迪士尼和西游记就是这方面的杰出代表。
Gemma Wang:
原创内容不能变现,变现的是流量。只有原创内容能够带来大流量,才能实现变现。
星风:
关于新媒体变现从浪潮开始那天起就成为核心关注问题,日益扩大的原创群体和海量的原创内容也加剧了新媒体的变现难度,但其中也不乏成功案例。
以视频原创内容以一条为力,视频即广告,广告即视频,两者得到了较好的平衡,其用户群体定位在了消费水平较高的白领及文艺青年,品牌广告收益或延伸电商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功。
文学内容创造以咪蒙为例,其变现模式除了软性广告植入,加入了其个人作品发售以及联合品牌活动的方式,也创造了不俗的成绩。
还有逻辑思维,凭借其专业性的知识类推荐和罗胖媒体人效应的kol观点,使得其内容极具学习价值和粉丝效应,借而延伸的如书品推荐、直播栏目、学习类产品营销都有很可观的收入。
纵观上述几个案例,个人觉得新媒体原创内容目前要取得变现成功有几方面的因素。
1、优质且具有实际价值的内容
内容始终是基础,但是内容方向定调会决定原创的可延续性和后期的商业价值取向,当然也要圈定好受众人群。
2、具备较强曝光度的内容输出渠道
这里的输出渠道一是指内容平台,二是指传播的媒介,上述几个案例的成功基本都源于他们在微信平台爆发期凭借较强的媒体资源迅速产生市场反应。如罗振宇本身在媒体圈的资源在其初期推广和内容输出方面起到了极大的帮助,这一点恰恰是现在很多原创作者难以获得的先天优势。
3、粉丝的运营和互动
IP的形成,推广期获得的其实只是用户,当用户量到达一定基数之后,用户运营就变得尤为重要,通过交流和互动让用户获得参与感,提升忠诚度和依赖性,慢慢才能把普通用户变成真正的粉丝,对原创作者的情感和对内容的共鸣与支持会为后面变现奠定良好基础。
4、变现的时机选择和模式的探索
每个原创平台或媒体进行变现都应该是经过精心策划而非盲目实施,而变现模式最好是围绕内容核心做延伸,不要轻易去跨界。文学的可以往创意广告、文艺产品甚至线下活动等去走;视频不防可以从视频电商,直播营销。在不伤害粉丝的前提下可以多进行尝试,最后选择最优方案,当然一些类似微信赞赏、广点通广告、头条分成这些基础的现成收益直接拿就可以了。
原创内容的商业变现,是个长期的过程,这也是许多自媒体面临的问题,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好的经验当然是要借鉴的。
听听大咖怎么说
▼
群咖课堂线上分享会
全国Top1地域公众号创始人倾力分享
本周四晚20:30 准时开讲
嘉宾介绍:周经纬,公众号触摸重庆创始人。目前触摸重庆在全国排各个省市的地域性微信号中排名第一。
活动详情
活动主题:制造原创内容的品牌,如何进行商业转化?
时间:本周四(2016年12月15日) 晚8:30
主办方:社群科技
形式:微信群线上分享
进群方法:关注新媒矿网微信公众号(xinmeikuangwang),回复“活动报名”
新媒矿——专注新媒体的传播服务,独有的数据处理算法让您的传播更简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