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记今天是支教之行的第几天,有一种来了很久很久的感觉,但想着离开,又似乎很快。晚上在寝室笑得太high,脑袋过于清醒,想来一时半会儿是难以入眠的,与其辗转反侧,不如记录记录最近几天的感受。
想象中,迎接我们的会是一群可爱的小孩,个子矮矮的,一起学习,一起玩耍,回归童年。
所以,第一个学生到达时,我们的队友选择直接忽略他,因为高高的个子,哪是我们要教的学生!队长一问,好吧,我们的伙伴就是他们。
其实出发前知道有初二的孩子,可能是曾经初二的自己还很小,没有想到现在的小孩成长得那么快,所以看着一群大孩子,有点措手不及。队长的自我介绍也显得有点简单。可能是因为队长只阐述了大学的自由,有些担忧给他们留下一种大学就是玩的不好印象,所以忍不住跳上去说话,因为我想他们对于大学应该有梦想,有憧憬,一如当初的我,追求的是大学可以做自己喜欢且有意义的事的自由,更准确的说是一种自律,自己主动的去做一些事,自己勇敢的决定一些事。
第一天并没有教学,更多的是与伙伴们的交流熟悉。因为自己说了比较喜欢语文,偶尔看看书,所以偷偷打听了班级里对此有兴趣的同学,然后我就顺理成章的坐到了一个挺好看的一个男孩子对面。一定是我善良又可爱,似乎没有太多的铺垫,我们就那么自然的聊了起来。《生命不能承受之轻》,仓央嘉措,吴守立,莫言……,这个初二的孩子,让我有些汗颜,终于懂得"书到用时方恨少"的感觉了。似乎一切就那么自然,跟他就这样相识,而且也没再把他当孩子,反而像朋友,什么都可以说,可以分享,可以交流。
因为他和另一件事,让我不得不重新审视我的态度,我开始应该想得太简单了。十四五岁的孩子,他们已经不是小孩,有了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我的初二比起他们已经有了差距与变化,所以是万万不能以老的想法来看待他们。观察发现,他们应该早就接触了手机,因此接触了很多的东西,想来这也是初一见,他们给我早熟感觉的原因。
虽有六年级和初二的学生,但我一直接触的是初二的,因此即使嘴上会说六年级的听课更认真,但内心无法否认对初二孩子的喜欢。怪不得,以前老师总爱说,你们是我教过最差的一届。所以,我的老师们,也曾这样把喜欢藏到心里吧。
短短的几天,每一分每一秒都值得记录,回味,琐碎的小事,也许会淡去。但我永远也无法忘记那一刻。早就说过上语文课,带一本自己喜欢的书来分享。害怕第二天冷场,在群里又脸皮厚的提起。一定是我善良又可爱,学霸都说挺我,当然还有我最熟的伙伴。瞬间无所畏惧啊。如果不曾经历,我不会懂得,原来被莫名信任的感觉那么妙不可言;如果不曾经历,我不会相信,这世间真的有这么快建立的友谊;如果不曾经历,我不会知道,我还是爱着教师这神圣的职业。
我的每一个语文老师都有各自的性格,带给我的思想与态度也各不相同。所以我也想通过我的方式给他们不同的感受。就同文字能展现作者的想法一样,我也想从他们喜爱的书中看一看他们内心世界的一个小角落。看到他们可以把自己喜欢的书中的诗背出来,看到他们念出经典内涵的句子,看到他们说出自己的感受,你会知道十四五岁的他们,从不缺乏思考。更有一个小孩,上去说分享自己写的书,名字叫《自己的一生》,我倒是期待他可以真的写出这本书。胡说一通,我却没有生气,我一直喜欢勇敢的人,当他站上去说的时候,我就做好了鼓掌的准备。
岁月总匆匆,离别来得那么快。可能从不是个感性的人,记得有人给我说:"离别是为了下一次的重逢。"所以没有太伤感。我不知我带来了什么,我只知我带走了一首诗,一本书,一幅画,一片真情。
相识得那么自然,让我不后悔,更庆幸。我很庆幸当时选择加入,给自己一个机会;很庆幸,没有因为一些别的,放弃这段行程,不仅是和他们,也还有我的同学们。大学的友谊常常禁锢于寝室,其实我们最初的感情可能也没那么好,但是这段日子的同吃同住,真的给了我很多感动与温馨。让我更多的了解了我的同学们。
情商堪忧的队长,逗逼弟弟(以前以为是高冷范);看起来很正经的老乡;比我黑但厨艺好还会讲黄段子请我吃米线的琛哥;每晚在我旁边傻笑,让我跟着笑后睡不着的,据说会瘦成一道闪电的黄zh;可爱很单纯的丽丽;弥补我小时候没上过英语课遗憾,唱歌很好听的天后王菲;好得像双胞胎的冉杰和阿鲜……(人太多了,不想打字了)
最后还想说,一次实践活动,居然让我想去考教师资格证,嗯,好可怕。也说不出什么大道理,迷之拙见就是:作为老师,家长, 不仅要关注孩子学习的变化,更不该忽视孩子心理的成长,不要总把他们当小孩,也许正是因为我们缺乏一个平等的态度,太功利,反而难以走进他们的心里。在成长的路上,我们是彼此的老师。
ps:前晚只写了一点,直接就接了上去,好像有点凌乱。大部分都是在火车上写的,终于知道买站票的意义了,就为了让我坐在这个小角落随意书写。
论文1500字简直是渣渣。
其实我是务实派,最近感觉要被一群文艺小青年带偏了,难道要回归十五岁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