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心理
《幸福课》5-2自我实现的预言

《幸福课》5-2自我实现的预言

作者: 心情1985 | 来源:发表于2017-09-29 11:46 被阅读0次

这篇文章讨论一下信念的力量。

罗杰·吉伯特·班尼斯特

直到1954年,在4分钟分跑完一英里都被认为是不可能的。医生们证明了4分钟是一英里跑的极限。生理学家进行了各种实验,从科学上证明了人类能力的极限,人类不可能跑进4分钟。

反过来,运动员们也以实际行动印证了科学家们的论断,一英里跑的记录是4分钟2秒、四分钟1秒。。。自从有一英里跑这项运动以来,没有一个人能跑进四分钟。

运动员同时也是牛津大学的医学博士罗杰·吉伯特·班尼斯特说:“跑进4分钟是可能的,我要跑给你们看。”说这句话时班尼斯特的个人最好成绩是4分钟12秒,所有人都把他的话当作一句戏言。

班尼斯特没有理会别人,和最好的运动员们一样继续刻苦训练,4分钟10秒、4分钟5秒、4分钟2秒。可是在这里他停了下来,就像其他运动员一样走到了自己的极限,他无法突破4分钟2秒。

4分钟2秒,他并不是当时世界上最优秀的运动员,只是最好的运动员之一。但是他依然坚持说:“在这件事情上,人类没有极限。我们可以跑进4分钟。”这之后就是一直的坚持,一直的失败,一直的坚持,过了很多年。

1954年5月6日,班尼斯特在母校跑出了3分59秒,轰动了整个西方世界。

整个西方世界的头版头条写着“科学受到了挑战!”,“不可能成为可能”。几十年来,自从有计时一英里的运动项目以来,没有人突破过四分钟的人类极限,但是班尼斯特做到了。

这是信念的力量。

故事到这里没有结束,接下来才是见证奇迹的时刻。在仅仅六个星期之后,澳大利亚运动员John Landy跑出了3分钟57秒9。第二年,1955年,37名选手跑进4分钟。1956年,超过300名运动员突破了4分钟的所谓的人类极限。

这是怎么回事?运动员们比以前更加刻苦了吗?当然不是。科技发展带来了新的技术,新的跑鞋?当然不是。

是信念。想一想,信念拥有多么强大的力量。

1954年5月6日之前,他们同样刻苦训练,同样在比赛尽了全力,但他们的潜意识信念限制了他们,不相信人类可以跑进四分钟,所以他们做不到。四分钟,不是身体上的人类极限,而是由科学家设定的、运动员也接受的心理极限。

1954年5月6日之后,事实证明4分钟不再是极限,这么多优秀的运动员甩掉了心灵的枷锁,于是他们都做到了。

信念是自我实现的预言。很多时候,信念决定了我们的表现的好与坏;决定了我们的人际关系的好与坏。信念是人生幸福和成功的头号预言。


信念是如何形成现实的?

班尼斯特的故事有时候会给我们带来一些困惑,不明白为什么信念有如此强大的力量,给信念蒙上一层神秘感。接下来我们试着从科学实验出发,看一下信念是如何形成现实的。(科学在这个领域还有相当多是未知的,等待着我们去探索)

皮格马利翁效应

1960年,哈佛大学教授罗伯特·罗森塔尔走进一所普通的学校,给学生们做了带来的心理测试。

然后罗森塔尔告诉老师,“你的学生刚刚做了一个哈佛最新研究的测试,这个测试能帮我们找出下个学期进步最大的学生,也就是最有潜力的学生。但是你不能将测试结果告诉学生们,因为这会引起学生间的歧视,对学生也不公平,只要你自己知道就好。”

但是老师不知道的是:这些所谓的“最有潜力的学生”都是罗森塔尔从帽子里抓阄抓出来的。老师还不知道的是:学生做得只是普普通通的智商测试。

一年后,罗森塔尔再次来到这所学校,同其他学生相比,“最有潜力的学生”英语成绩进步明显,数学成绩进步明显。罗森塔尔再次给学生们做了智商测试。“最有潜力的学生”在这一年的时间里,智商提高了很多,而且在以后多年的跟踪中继续提高。这是最令人惊异的,因为通常意义上来讲,智商是与生俱来的,一生不变的。

老师对学生的信念带给了“最有潜力的学生”如此之大的变化。信念是自我实现的预言。

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呢?

“最有潜力的学生”是随机挑选的,那么他们身上的潜力是假的吗?当然不是,事实证明了他们的潜力。罗森塔尔只是将老师的焦点引到了这些学生身上,引到了以前没有看到的,但是却真实存在的潜力身上。事实上,每一个学生,每一个人,都有这些没有被发现的潜力。

这些潜力,就像一颗种子。没有光照,没有人浇水,没有人培育就一直是颗种子,不会生根发芽。只有我们相信它可以成长,浇水施肥,种子才会破土而出。

这就是心理学上著名的皮格马利翁效应,即信念是自我实现的预言。这个名字取自于希腊神话故事。

皮格马利翁生活在古希腊的雅典,是一位雕刻家。走遍整个希腊帝国却无法找到自己的梦中情人,于是他决定雕刻一个他理想中女神的雕塑,在完美的雕像前,他情为所动,放声哭泣。阿芙罗狄蒂感受到了他的悲伤,把雕像变活,从此,皮格马利翁和她幸福的生活在一起。这个希腊神话的意思就是美梦成真。

类似的实验在不同的场所被多次验证过。进入一家公司,告诉主管这些是“最有潜力的员工”,这些被随机选出的人后来真的成为了最有潜力的人。

角色互换之后也有同样的效果。1997年,Jamison做了一项很有趣的研究。她在一个学期开始的时候,去了由同一个老师带的两个班。第一个班里,她告诉学生,这位老师在之前大受欢迎,学生们非常喜欢他,作为一个心理学家的Jamison也对老师做出了很高的评价。第二个班里Jamison什么也没说。

学年结束的时候,Jamison再次来到学校。发现第一个班里对老师的评价高于第二个班。第一个班的学生也更努力,成绩更优秀。因为他们相信老师是十分棒的老师,会去更积极的发现老师的潜力,老师对此也会做出积极的回应,表现的更好,形成了一个双赢的局面。

一个人是怎样便怎样对待他,他便还是那样的人。

一个人应该或能够怎样便怎样对待他,他便会成为应该怎样或能够怎样的人。

这是歌德的名言。

途之人可以为禹,人皆可以为尧舜。

这是老祖宗告诉每一个华夏儿女的古训。

前面的文章里讲过黑人老师玛法的故事,玛法相信自己的学生,看到了每一个学生身上的潜力,即使这些孩子是被迫退学的,在别人眼里注定要成为街头混混的人。玛法的信念,最终改变了每一个孩子的命运。

但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看不到对方的潜力,也看不到自己的潜力。因为我们关注的焦点不在寻找潜力上,而是在怀疑他人和自己的潜力上。

关注的焦点制造我们的现实世界,信念是自我实现的预言。

相关文章

  • 《幸福课》5-2自我实现的预言

    这篇文章讨论一下信念的力量。 罗杰·吉伯特·班尼斯特 直到1954年,在4分钟分跑完一英里都被认为是不可能的。医生...

  • 2018-04-23

    《武志红心理学课》学习笔记 命运02 | 什么是自我实现的预言? 两个重要概念: 自我实现的预言 自恋 自我实现的...

  • 《命运02 | 什么是自我实现的预言?》学习笔记

    《武志红心理学课》学习笔记 命运02 | 什么是自我实现的预言? 两个重要概念: 自我实现的预言 自恋 自我实现的...

  • 自我实现的预言的重要性

    听了武志红老师讲的心理学课,其中有讲到了关于自我实现的预言。自我实现的预言,是自己对自己的期待。自我实现...

  • 自我实现的预言(中)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武志红的心理学课》中“自我实现的预言”; 上次我们学了什么是“自我实现的预言”,那么来复习一下:...

  • 打卡10《武志红的心理学课》之一

    今天在折衣服的空档,听了武老师的心理学课:自我实现的预言?潜意识就是命运?改变从体验开始。 “自我实现的预言”是指...

  • 【武志红的心理学课】预告|自我实现的预言

    2017-07-04 预告 | 自我实现的预言 第一周的主题是“ 自我实现的预言 ”。理解了“自我实现的预言”,你...

  • 你是自己的预言家

    从得到上的《武志红的心里学课》里,知道了“自我实现的预言“这个概念。 “自我实现的预言”,意思是,一个人常说的那些...

  • D36 小结——自我实现的预言

    学习材料来自—— 《武志红的心理学课》 自我实现的预言 “自我实现的预言”是指:一个人常说的那些话,可能会成为他自...

  • 我相信痛苦是暂时的

    自我实现的预言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幸福课》5-2自我实现的预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rmbe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