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言为信,心为志,言为实,思无邪,学文学自赋才情的人为什么能诡辩,背弃自己的初衷与传统,构建畸形世界观?】
这是林奕含的大哉问。
学文学的时候,一般人究竟学了些什么?
很多人都会误会修读文学,是为了学习有价值的文献,其实真正的目的,是为了学习如何批评文学,亦即如何欣赏作品、分析和跨越。
诗大序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值得注意的是,这里阐明的,无论广义或狭义的文学,皆为创作者主体内心思想感情的直接吐露和表现。
文学作品【仅为作者情之抒发】,无由得见在阅读后能否升华洁净一个人的精神层次,与其后评论者自身的人品自然不能画上等号。
再者,我们提到「人心」。
其实,人的心都是时刻在变化的,至于变得越来越好,或是越来越差。这可就不一定了。有人说,环境很重要。这一点我承认。但,夏荷出污泥不染,又何以说呢。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道德经》(第41章)
就是说,不同精神层次的人,即便接触了相同的东西,解读的方式跟习得之后的应用也是天差地别的。
至于人心是否能往良与善「进化」? 一个「不对的人」,到底有没有机会变成一个「对的人」?
老子《道德经》第48章提到,「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不为。」
这里讲的是,人学的知识当然越多越好,可此时就要提醒自己,除了为学以外还要为道。就是人每学一样东西,都要回归以道,合不合理,合不合天道,合天道就去实证,不合天道,知道是怎么一回事,但决定不做。如此,把学来的东西筛选,该减少的减少,该忘掉的忘掉,减少到自己所知道的知识全都合乎天道,然后就会懂得无为而无不为。
综合以上,我们可以清楚明白,文学仅乎形式技巧和个人当下的情感发抒,无关道德,亦无关一个人的真心与否。;而人心,随个人境遇修养,如果一个人,其心思本来就不真不纯,不往正道的方向去发展,那么此人即便修习了再多有价值的文献,学会以多高明的手法铺天盖地的去发表评论,最终也只能沦为巧言令色之徒罢了。
最后,用最简单的几句话来做个统整,就是:
如果一个品格本来就有瑕疵的人,这种人无论学问再高再多,如何地金玉其外,永远也只能是败絮其中。
文学的本质并没有错。我们该正念的是,提醒自己【不要把文学的光环强加在某个人身上】。
发生林奕含事件之后,我感到无比的震撼与难过。沉静与反思数周之后,我理解到自己过去对人性保有太美好的理想。
虽不必因此变得过度悲观,但值得儆醒的是:面对人性,有些人,永远不必等;有些人,更是永远【无须期待,亦无须失落】。
林奕含解读完自己的作品之后,总结,「她恍然觉得不是学文学的人,而是文学辜负了她们。」
或许经历过这一切之后,她终于明白,她仰慕的从来不是那个「负心人」,而是对方身上的那层「文学光环」。在她投入七彩斑斓的文学世界,误把文学光环跟人品拉上等号的彼刻,也就注定走向这条通往悲剧的不归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