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实际,离言说相,离名字相,离心缘相,毕竟平等。”
作者丨谢丹儒
摄影丨敢请东风暂留
从意识到自己每次说话前都喜欢将“我”随口说出,到慢慢的将“我”隐藏,再到如今的“我”,这其中经历了许多事情。但是,这个“我”是否真的必不可少,而“我”又是否真的是我呢?如今的我,在每一次说话前,我会认真思考这一点。
不是为了正确,或是害怕出错,而是我需要提醒自己:“每一次说话,是否出自内心,真的想说,或真的代表我在说。”
话虽然有点晦涩,但我想并不难理解。毕竟,每一次面临需要说话的时候,我们都需要思考很多,需要顾及很多人的感受,需要有自己的思想的同时,也不触犯别人的底线,以及最好是用优雅的、礼貌的、风趣的方式去说。
说话,交谈,沟通,终究不只是为了表达而存在的。
所以,最好是——“被逼着说别人要你说的话时,也要想办法解决你自己想要说的话。”
1.
说不出具体从什么时候开始,记忆中每次只要开口我总会随口说出那个“我”。
然后,没心没肺,信口开河,似乎这就是我的思考,我的观点。
这样的情况一直到延续至今,然而,自己究竟说了些什么,说过什么,为什么这样说,我却是一点记忆都没有。
也就是说,过往的承诺,所谓的思考,以及发表的观点等等诸如此类的言论,我竟丝毫没有印象。
如果属于交易,那我显然是没有诚意的;如果属于交往,那我显然是不够真诚的;如果属于交流,那我说的那些究竟代表了什么呢?我不确定。
过去,关于这方面我不曾留心,如今再次想起,却难免觉得心生恻隐之心,倍感悲哀之余,更多的则是愧疚。
可以想象,如果真心希望交流的人遇上我,以我这样的自大的性格,如此不自知的情况下,我可能说些什么呢?是客套,是敷衍,是谎言,还是欺骗呢?如此不忠实于内心,如此不注重内心的感受,我能说出些什么呢?交流的目的能达成一致吗?
让别人失望,自我感觉良好,且如此不自知,那应该也绝大多数可能是有失分寸的表达。
过去,我一直没想通,自以为是情不自禁,所以话多,话密,或是缺乏逻辑的原因。现在想来,最主要的原因可能就在于我并非发自内心。
2.
毕达哥拉斯曾说过一句名言:“不要吃你的心。”
我想,过去的我,心是被吃掉了。被自己给糊弄过去了,被自己的自我,自以为是,自大,自恋,以及各种所谓的虚荣心、存在感、安全感所包围着。
现在想想,确实,我并没有自己想象中的那么真诚。
咳,真替自己感到悲哀,与此同时,我也明白,这样的人并不只我一个,于是,我便更加感觉到悲哀了。
人生几十载,若非真心,若非真诚,那自己活着,自己的言行举止,以及所谓的“自己”和生活,这些该是多么虚妄的存在啊!
以后,真的不能这么去过了。不仅仅是因为我是我,更重要的是,不要吃掉自己的心。
是的,“所谓活得真实,就是真诚地回应当下的需求。”
所以,如果不是发自内心,那么“我”就不应该是主语,不应该成为前缀,也不该每次开口都以自我为中心或自我感觉良好。否则,又何须交谈,何须思考,何须定义承诺和如何判断一个人是否诚信、真诚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