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起
前两天,在Inoreader里看到这篇讲收藏的文章, 心里留了个念想,默默咂摸了一下,也去下载了里面推荐的收趣云书签试用。第二天,又在“奇点”的“精选收藏”模块里看到了这篇, 里面有些内容跟我一直以来的想法颇为一致,但我也有自己的需求,索性,把我关于“收藏”这件事的想法都梳理一下。
收藏内容
我会想要收藏的内容,主要是两种:网址和文章,文章细分一下,又有两种:要看的、收藏备用的。
网址主要偏向于工具类,类似“十个高品质免费图片网站”、“7个你可能不知道的工具”……收藏的时候觉得在以后的工作学习中可能会用到,但一般这样的网站在加入书签/收藏以后,再度打开的可能性,很低。
文章的内容范围会广的多,只要看上去觉得有价值的东西,都可能会收藏。
所用工具
目前我常用的工具有:Inoreader、Pocket和Diigo.
- Inoreader:Inoreader是我除了微博以外的信息总集散地。我有个标签是“待读”,看到需要再三回顾、内化的好文章会加标签,通过IFTTT同步到Wunderlist,定时间统一、重复查看。
- Pocket:所有觉得没时间、但想要读的文章,都会统一存在Pocket中。
- Diigo:Diigo是一个网页标注服务,也可以保存书签。这两个功能我都有用到,也是我用的时间最长的服务。(从08年开始用)
遇到的问题
- 我用过很多收藏和书签类的app、网站服务,但对网址的收藏,都不尽如人意。主要有以下几点:
- 收藏方式效率低下:比如说这个知乎回答,有80多个跟研报有关的网站,如果要一个一个去打开、收藏,效率可想而知。实际上,网址收集的一个重要情境就是这种“资源集合贴”,如果可以一键收藏所有网址,并清晰标注来源(利用tag和description)会(至少对我)很有帮助。
-
处理手段非常少:网址收藏再打开的概率很低,除了自己的原因,有很大一部分原因也在于收藏/书签服务的处理手段很少:
- 无法智能识别哪些网站链接已经失效。我曾经在diigo的library里手动删除了200多个已经失效的网址,当然是以打开-确认已失效-删除的形式。
- 无法搜索description. 现在的各类收藏服务,tag早已是标配,但tag毕竟只是大概的概括,description里可以写下更多东西,包括为什么会收藏、侧重点如何、推荐人的评语等。但description无法搜索导致只要脱离当初的情境,就会很容易遗忘当初为什么要收藏,尤其如果名字没有直接提示出网站用途的话,问题会更严重。
- 缺少个性化推荐。如果我收藏了一个网址以后,系统自动告诉我收藏了这个网址的用户也会收藏那个网址、那个网址大家用的最多的tag和description是什么的话,会让我更有效的探索互联网。
- 文章的收藏、处理,相比书签而言,完善一些,但也有问题:
- 压根没有description. 一般收藏书签的时候,会显示个页面,有个description供填写,但大家为了追求快速收藏文章,省掉了这个页面。其实不一定是description这个字段,而是要有一个“抓手”,在遗忘的时候,大脑可以凭借这个抓手,想起当初为什么要收藏,并判断在当前形势下,是否要继续读下去,还是可以跳过。
- 没有提醒功能。人们不断往里塞东西,但潜意识里逃避去阅读、处理,于是Read it later变成Read it never. 可以通过todo类软件来帮忙处理这个问题,但归根结底,收藏服务本身更适合做这件事:如果收藏时间已经超过一定限制,还没阅读过,就发送通知提醒,(一条summary就够)并按tag分类显示,更进一步地话,可以根据tag下的文章数量多少或其他规则判断用户现在的关注重点,显示重点内容。
总结
收藏是信息接触、处理的源头,现有的服务很好的执行了“收藏”这个功能,但在更智能地帮助我们进行处理方面关注不够。相信跟我一样有类似需求的人不少,希望这些服务可以更加进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