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散文
青城山随感

青城山随感

作者: 冯振升 | 来源:发表于2019-02-12 13:51 被阅读26次

          车在距青城山山门几公里远的路边停了下来,“禁止车辆驶入”的提示牌拦住了我们的去路。眼见青城山近在咫尺,却找不到停车的地方。我们只好将车停在远处,步行走完一段有游车专道和人行栈道的绿色长廊。

          为了使爬山有足够的力气,云波为我们推荐了山门外的一家饭店,点了我们爱吃的毛血旺、醋溜青椒土豆丝、蒜泥油麦菜。老板热情大方,上了一大桶米饭:不够的话,尽管说。

          山门广场,是一块不大的开阔地。趁着云波、晓岩两口子给妻照相的机会,我抢先去买门票。

          本来,这次去青城山,是不准备麻烦朋友的,可晓岩说:你是不打算在兰州再见我们了,一句话把我噎住。为了平衡朋友陪同我们的输出,我提出全程买单,否则宁肯不去。

          在售票窗口,借着与售票员搭讪的机会,我的眼睛在山门附近四处游荡,习惯性地搜索着周围所有与诗和文字有关的人文景观,就连山门左侧木牌上关于青城山的介绍,我也凑上去多看两眼。青城山位于成都市都江堰市西南方向。景区内名胜古迹很多,建福宫、上清宫、祖师殿、圆明宫、玉清宫、朝阳洞等。史上亦称青城山为“汶山”、“天谷山”、渎山、丈人山、赤城山、清城都、天国山。主峰老霄岭海拔1260多米,山峰环绕起伏、林木葱茏幽翠,享有“青城天下幽”的美誉。脑子里黙记着刚刚获取的这点地理信息,带着一份忐忑与不安走进了山。

          草亭闲坐看花笑,竹院敲诗带月归。十月的青城山依然显得格外清秀,如一个待嫁的大家闺秀,凸凹有致,丰韵腻人,满山的墨绿如同少女长长的秀发,优美滑润地飘逸在脸庞两侧,这绿让湖色变得有些褐,一处略高的突出部如少女圆圆的鼻梁,在向前延深数米后,将月城湖挤压成一个反Y状,明净的湖面恰似少女一副透亮的眼睛,在深情地注视着过往的每一位游客,默默地将他们纳入自己的视线里,游船在湖里散慢地向前移动,搅动着宁静而褐色的湖,但却不见浪花,这动中带静的湖面,显示出青城山的沉稳,一波一波如扇面样的微波向外扩散,轻摸着湖边,低沉而无声,怕是担心打扰了路人看山的心情。

          培山培水,山藏虎豹水十藏龙。也许这青城山月城湖里果真藏有龙,才让这水如此有灵性通人性。木栈道依湖而建,微风沿山体攀岩而上,撩拨着山上的花叶、草藤,树冠遮阳闭日,只有木制的栈道陪着我们缓缓而行。承载着我们前行的栈道很有意思,弯弯曲曲,尽头处,一块平地,一处亭阁,一个道观,让人不由自主的停顿下来,有些想歇脚的念头,而当你休息过后,沿着道观侧门一条狭窄的通道穿行而过,又有一个依山而建的栈道会出现在你的面前,仍然是缓缓的向前延伸,道观依次而建,亭阁侧旁而立,前后衔接。这便是青城山的诱人之处,好像懂得爬山人的辛苦,摸透了爬山人的心理,不希望看到因为它而让远道而来的人受累,刻意建成这一坡一亭一观的景观,爬一程,看一程,歇一程,我想这大概是青城山修建观道人提前设定好的:没有哪一个人能一气呵成爬到山顶。

          不同的是那一个一个的道观门槛,像是在专门热情迎接着这一拨拨远道而来的游客,又像是在冷眼考验着每一个爬山人的心志。

          青城山道观的门槛很多很高,有黑漆木做的,也有铁钉、铜铆的,还有用铁皮包裹做的,这或许是道观与道观不同等级的标志?就像人们的住宅一样,因为身份的不同、地位的不同、穷富的不同,从一道门匾、一幅门神,一片鎏金鐆瓦上便可以分辨出来。许多事情就是这样,是有层次和差别的,不需要花费太多的想象,不需要查找太多的资料,不需要有过多的学问,单从外表你便能看懂。

          我随口问了句:云波,你说这青城山道观的门槛为啥这么高?“考验我们吧! 考验爬山人的毅力!” 我没有想到,他竟给我回答出这么一句带有哲理的话,也许是吧!我不置可否。其实,道观是神圣之地,踩门槛是对道观的不敬,因为祖师爷是很忌讳脚的,认为脚底带有肮脏之物,为了让爬山人在进入道观前,保持一颗纯洁向善的心,把一切的私心杂念抛在身后,真切感受道教圣地的庄严与神圣,所以道观门槛都很高。

          跨过一道槛,便是一幅景。

          也许云波说的话是有道理的,道观多,需要跨过的门槛也多,要登上老君阁,就要跨过这一道道的道观门槛,我想上青城山的人都会有这种感觉,就像人生一样,在前行的路上,总会遇到许多这样或那样的门槛,任何一个爬山者都是要有耐力和毅力的,这大概就是我上青城山最大的感悟。

          我这人,常常惧怕去一些陌生的地方,爬一些陌生的山路,如我人一样,轻易是不肯和陌生人打交道的。因为,其间常常会有想象不到的情况发生,或走冤枉路、或被人欺骗。那天,准备上青城山时,我心里还非常惆怅,想着减少对陌生环境的心理负担,以便在有限的时间里看到更多更美的风景,在一楼的旅游部咨询了好久,还把导游图拿回房间反复琢磨,就差把青城山的“相貌”勾画出来。然而,当我真正置身于青城山时,却被它的神秘所覆盖,被它的美所淹没,静下心来,仔细寻觅,竟无法找到脑子里原先勾勒出的那个场景,即使找到了,现场表现出来的美与彩页上宣传的美也相差甚远。

          突然觉得,出发前,所有关于青城山的记忆都有些多余,这山,这水,这观,这树,这云似乎与山门前的介绍丝毫联系不上。青城山的美无处不在,青城山的美唾手可得,只要你用心去感受。生活中,许多美也是这样,不是人们能想象出来的,也不是靠一张图片、一份宣传册所能表达出来的,而是需要我们去接触、感悟和体验。想一想:和陌生人交往或者去一个陌生的地方,未尝不是一条获取美的途径,它会给你带来更多竟想不到的美丽。好多有风景的地方,一生可能只会去一次;好多有故事的经历,一生可能只会遇到一次;好多有缘分的友情,也许是来自一瞬之间的回眸。

          迎着花的芬芳,踏着石板铺就的山间小路,走向山林的深处,青葱的草木绿意盎然,幽清的气息扑面而来。看着这寂静、纯粹的美景,我们几乎没有交流说话的勇气,惟恐把这份赏美的心境打乱。想起宋代白逊一首《游青城山》的诗:青城山中云茫茫,龙车问道来轩皇。当封分为王岳长,天地截作神仙乡。这是我喜欢的观山心境,看山要有绿,爬山需有径。别小瞧爬山,这爬山和爬山不一样,看景和看景亦不相同。我爬过华山,上过泰山,除了看山,便是一条几乎能看到尽头的山路,险的让人腿抖,远的让人揪心,为了完成如一项任务的爬山,便只好头顶烈日,不敢停歇一路向前,有时为了找一处纳凉的地儿,得走出许多与爬山毫无关联的路程,因为劳累,多少会影响爬山的兴致,爬完了便是一身的疲惫。而青城山不但让爬山人享受到绿荫、清爽和安逸,感受到人山之间那种说不出的宁静和亲近,还给爬山人带来一路的新鲜,一路的思考,我甚至对这为数众多的道观门槛产生了一份欲望。因为,只有跨过一道道观门槛,才能看到更多不一样的风景。否则,你永远看不到道观后面的精彩世界。这门槛似乎成了我爬青城山的路标,不仅时时提醒着赶山的路,还催促着我不断前行,赶山看景。

          山路愈来愈窄,山势越来越险,行走在山脊上蜿蜒曲折的小路上,刚才宽松休闲的心情多少有些紧张。远处的云海渐渐清晰起来,太阳浮在云端上空,烟灰色的浮云在太阳的照耀下折射出不同色彩的图案,仿佛一副宽敞柔软迷人的缎面,明知可望而不可及,却还是想躺在上面享受这云海的抚摸。云路本无雨,空翠湿人衣。其实,完全不必,此刻的我早已与之融为一体,披着阵阵雨丝,仿佛在云中行去。山,渐渐小了,天,渐渐大了,但山林,青绿,花香,却依然伴随着我们,毫无去意。我不知道,山上的树与山下的树是不是一家,山上的绿与山下的绿有什么区别,但我觉得,因为青城山,它们早已脉脉相通,筋骨相连,就像环山缠绕着的溪水,不论山有多高,路有多远,它都会带着同样的体温与青城山随行。

          想起青城山的翠绿,看了青城山的美景,跨过青城山的道观门槛,我竟有丝恋恋不舍。青城山就像一本爱不释手的书,总想着把它多看几遍。其实,青城山就是一部内容丰富、底蕴深厚的无字书。从开始阅读它的那一刻起,我便被其内在芳草百花的鲜美,蝉鸣鸟啼的脆声,翠绿清彻的山水,宽阔柔美的云海所吸引。青城山更像一条启迪人生的路,一旦选择踏上这条路,便选择了通往这条路上的所有坎坎坷坷,只有克服困难,跨过一道道门槛,不断奋力前行,才能看到通往青城山的幽、静、清、净。

          青城山,我被你的美所感动,被你的美所倾倒,我要为你所有的美再来一次痛快淋漓的畅游!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青城山随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rxke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