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意

作者: 想吃大橙子酱 | 来源:发表于2018-04-23 13:58 被阅读0次

                                                                                 “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原因,就是看他不爽!”

                                                                                                                                                                    ——东野圭吾《恶意》

             【恶意】,东野圭吾用了几个人的自白来描述整件事情始末,时间的起源便是野野口修去找即将要搬离日本定居加拿大的知名作家-----日高。却在日高家看到一个奇怪的女人在日高院子的八重樱下寻觅着毒死猫的痕迹。

      接着又是藤尾美弥子来找日高,为的是【禁猎地】里以藤尾正哉为原型的小说讨要一个说法,但是结果依旧,只是被拖延打发。

           在野野口修的记录中,给人一很直观的印象就是日高是一个伪善,自私又变态的作家。

            但是,他死了,被人谋杀。

            除去野野口的记录,外人从他以前的作品中感受到他的才华,作品反而比在世之时卖的更好,很讽刺,但也很现实。

    谋杀案的解决并没有花费侦探加贺恭一郎很多的时间,当加贺发现野野口在关于案件的记录中有几处故意为之的错疏之地时,野野口很坦然地承认了自己的罪责。

    可是,案件并没有由此结束。

    在书中,野野口一直不愿意提及他的作案动机,在加贺警官的努力下,我们可以看见,事实被一点点揭开,各种微小的证据,都在此时证明着,其实,野野口才是受害者。

            从日美车祸死亡,到为了给心爱的女子报仇,野野口策划了一起谋杀。他之所以不愿意提及自己的杀人动机,完全是为了那位他曾经深爱的,已经离世的女子。

             野野口和日美的爱情虽然不可被世俗承认,但对应的日高却用这种情感来设计他,让他被迫成为了一个杀人未遂还被人拍摄到记录并留下了留有野野口指纹的凶刀的人,而在此后的日子里,为了维护初美,野野口接受了这一切,并将它们视之为命运的安排,被迫拿走本属于自己的作品,从一个梦想做作家的人变成了一个枪手,日高的影子的作家。

              社会舆论从最开始对日高之死的惋惜,对杀人凶手的憎恶,转变成对野野口的原谅,毕竟是快要去世的人,有着这么好的文采,却只能做一个伪善的,可怕的,甚至有些变态的日高的影子作家,更多的是对日高的口诛笔伐,甚至连藤尾正哉的舅舅都找上日高夫人要一部分【禁猎地】的销售额分成,人心的恶意永远是难以控制的,往往只需要一点便能无线扩大。

    这个结局,让人觉得悲伤,日高的死根本就是咎由自取,如果故事就此落下了帷幕,也不啻是一个布局精密的推理小说,当然也仅仅只是个推理小说而已。

    但是接下来东野圭吾将故事引导向了一个令人惊恐的方向。

    这就是这本书被很多人推崇的地方,案件结束了,故事却并没有结束,最让人惊叹的排布才刚刚开始。

    多事的加贺警官却并不愿意就此罢手,他认为的问题出在哪儿呢?

    是进入打字机时代后不该出现在手指上的写字的老茧?还是在各种证据被找到时那种被人引导的感觉?

      当虚伪的皮相被一层层地剥开,野野口蒙满尘垢的心灵被加贺托在手中,捧到了读者面前。这一切都是阴谋,没有婚外情,没有代笔,没有威胁,只有野野口一年多的精心策划和实施,这样的费尽心机,昭示着结果日高的性命只是一个开始,野野口真正想要的是谋杀他的一生!

    拍好录像带,藏好刀具,收好初美的照片,抄好日高写过的每一本书,他用了整整一年的时间,以一个创作者的想象力和营造力,缓慢而又孜孜不倦地进行着剧情的设计和完善。他甚至提前毒死了日高隔壁邻居的猫,只为了让大家相信,日高本就是一个视生命如草芥,残忍暴戾的人。

    日高已经死去,但这却无法消磨野野口在黑暗中肆虐生长的恶意!死亡不是结束,只是开始。

    如果没有加贺的坚持,野野口这件用自己和朋友的生命创造出来的作品,当真是一部杰作,蒙蔽所有人的杰作。

    “即使赌上自己所剩无几的人生,也要贬低对方的人格,这是怎样的一种心态啊?”

    在加贺调查当年与野野口相关的校园暴力时,他想起了自己失败的教书经历,他的学生也遭遇了暴力,而自己却无力去拯救他。

    当他问施暴的学生,为什么要打人时。

    孩子回答说,“总之我就是看他不爽!”

    这么一句毫无逻辑,毫无道理的话,却让人毛骨悚然,不寒而栗。

    “如果不是丈夫的工作需要,绝对不会到这里来居住!”野野口的母亲经常对着野野口抱怨,耳濡目染,他开始觉得自己是更加优秀的,至少在心理上是有区别于这个街区其他的孩子的,但实际情况却往往不如所愿,他被欺负,被霸凌,这和原本上的心理形成了极大的落差,为了填充这种落差,他开始加入到霸凌方,在对事物有了认知而三观却又未能受到正确引导之时,他选择了他认为强大的一方,来填补自己本应优越的自卑感。

      这种自负与自卑的结合在野野口的心中产生了强大的扭力,不甘与嫉妒让他的心理最终变得畸形,恨意便如同生长在野野口身体里的癌细胞一样,最终让他迷失了自己。

    更可怕的是,对于野野口来说,这样的情绪已经超越了意识的存在。在他忙于恨一个人的时候,在他忙于拼尽全力毁掉日高的一切的时候,满腔的恶意填满了他,以至于他已经无暇去寻找那恶意的源头。

              我们感觉到别人在炫耀什么,反而恰好是我们缺少什么。内心或多或少会感觉到一丝不公,问老天一句凭什么。正是这一点的不悦,让我们产生了恶意。

               套用小说里的原话:没有什么特别的原因,就是看他不爽!

               为什么他可以那么有钱,而我却这么穷?为什么他的身边总有人围绕,而我却总是孤单一个人?为什么他生来就有那么好命,而我却事事不顺?为什么…………

             人啊,永远是贪婪的。渴望拥有却永不满足。

             我们何尝不会怀有恶意?

            也许,东野圭吾想表达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一切让野野口看到自己不足却又无能为力感到痛苦的一切吧。

    至今仍然记得午夜第一次读完《恶意》后,心中凛冽的寒意。

    我想象不出来,在漫长的一年里,野野口修是用什么样的心情面对日高邦彦,我更想象不出来他是如何任凭时光磨砺着恨意的锋芒,耐心地等待着时机的到来,犹如一只缓慢靠近猎物的豺狼。

    东野将人性中的阴暗放大到了极致,让我们不得不去正视它。合上书之后,在很长的时间里我在反思自己是否有过如同野野口一般的想法。

     《恶意》中暴露的校园暴力问题,让人心寒,让人畏惧和气氛。现在,如果一个孩子对我说“我就是看他不顺眼”,我大概会一身冷汗,心有余悸了。

         其实,生活中的我们,可能更甚于此。毫无来由地讨厌一个人,也许仅仅是因为一句话,一个动作,甚至某种气味。上天从来没有赋予我们判断一个人的权利,上天也没有给予我们任何优于其他人的特质。虽然我们总是在标榜着平等和平和,可是,看看现实中的我们吧,我们冷漠的眼神,我们小小的掩鼻的动作,我们微微皱起的眉头,这一切也许都是内心微小的恶意。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恶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rxll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