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鱼禾
1)你什么家教?
女儿3岁的时候,有一个周末,我们带她去郊外一个亲子农场玩耍。
去得晚了,农场里的人已经不多了。女儿去玩了个叫“小猪快跑”的项目。顾名思义,就是孩子拿着棒子敲打小猪,将小猪赶进笼子里。
沙子堆砌的场地里,有两头大猪和七八头小猪,剩下的只有老板和我们一家人了。老板给了女儿一根赶猪的小棒,只交待了一句“别打头”,就让我们自由活动了。
女儿还小,力度不够,棒子落在大猪后背上,大猪一点反应都没有。我便教她,力气大一点。女儿略加大了力气,大猪还是没反应。
我无奈说,“要不你打小猪吧”。此时,前面有个观赏节目结束,一群孩子和家长回程正好路过我们这里,便饶有兴致地围观我们了。有的家长甚至开始跟老板询问价钱,想要加入我们了。
女儿听到了我的指挥,便略用力地打在了一头小猪的身上,小猪吃痛,跑了几步。
人群中,一个女家长看不过去了,一脸悲愤地指责道,“这家人怎么这样呀?什么家教呀!”
我平生第一次被人指责没家教,一时有些错愕,也没上去跟她理论。我能理解她觉得这样对待小动物略有些残忍了的心理,可是这个游戏就是这个玩法,否则老板早就过来训斥我们了。更何况,我们一家平素也不是对待小动物残忍的人。我虽不想与人争论,可那句话,却像针一样扎在了我的胸口。
特别是我看到她前一秒还在愤愤不平地指责我,后一秒自己也带着娃学着我们去赶猪了。我心里的委屈更甚了。一下午的好心情全被这句话给毁了。
这个女人,不明白前因后果,就直接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去指责别人,就算是很有教养了吗?
女神 高圆圆在我看来,“做人基本的教养就是不以片面观点论人品行!”
如果觉得一个人事情没有做好,或者做得不对,可以就事论事,直接指明是哪里有问题没有必要上升到人身攻击,没有必要上升到去评判一个人的品格。特别是你对这个人和他身上发生的事情并没有完整了解的情况下。
说一个人没有家教,是最伤人的,比被刀子割了还难受。因为那样,不仅是骂了他,还骂了他一整个家庭。
我想,很多人跟我有一样的想法,你可以骂我,指出我的问题,或者随便怎么我都行,可是你不能骂我家人。一句也不行。
2) 你不理解我照顾孩子的心,我不理解你的辘辘饥肠。
前不久,一个乘客在高铁上吃泡面被另一个女乘客狂怼的视频在微博上引起了热议。
男子在高铁上给爱人泡了一碗泡面。女乘客的的孩子对泡面有些过敏,可是男子并不知情。女乘客态度强烈,也不讲明缘由,给男子直接下达命令,“你不能吃泡面”。男子不满女子恶劣态度,不予理会。双方吵了起来。
女乘客有些急了,当众骂男子:“不要脸、败类,没有公德心!”
视频在网上流传后,很多人力挺男子。网友们纷纷表示,女子以品行论人,打着正义的旗号去辱骂别人,是一种没教养的表现。
且不论高铁上是否有禁止吃泡面的规定,女子咄咄逼人的样子,确实有些过分。不能因为自己的孩子对泡面过敏就要求他人对照顾自己的孩子有同理心,更不能认为自己有理,就打着正义的旗号,就去辱骂别人。那样再有理的道理,也变得不那么占理了。
可是更令人可怕的是, 网友们只看了这个半截视频,在并不了解女子为人的情况下,就对这个女人展开各种人生攻击,攻击她的素质、德行。
但是我想,不管女人为人如何,那位上传无码视频的男乘客,躲在背后看着女乘客被人骂得体无完肤的时候,肯定在偷偷发笑了!
3)知人不评人,知理别争论。
陈凯歌的电影《搜索》里,有一个片段是,高圆圆饰演的女主角叶蓝秋因为检查出了癌症,心里难受,坐在公交车前排,怀疑人生。
精神恍惚间,一个老大爷上了车。乘务员叫她给身边的老人让座,她没动。结果就被人别有用心地拍下来放到了网路上。随着有心人的引导和网络的发酵,叶蓝秋被人骂小三、没素质,道德沦丧、人渣……
公交车上让座,这原本是一件很小的事情,却被媒体捕风捉影,大肆炒作。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就跟着断章取义人云亦云,让一个原本优秀的女人,蒙受不白之冤,最后以跳楼惨死作为结局。
关于公交车让座的争议,现实中也是层出不穷。
“福州女孩未让座被老人骂”。
“武汉女孩坐公交没让座 被大爷一把拽起甩出去”
“女子公交车上逼小学生让座事件,将其书包扣着不给,导致男孩当场大哭。”
......
让我想起网上有个关于让座的笑话。
“一身材尚好的姑娘上公交车刚坐下,一大肚婆就站于她身边。司机叫,这姑娘,给孕妇让个位子吧。姑娘犹豫了一下,没有起身。司机终于hold不住了,怒道,现在女孩子长得漂亮漂亮的,怎么这么没有公德心啊?姑娘终于也hold不住了,泪奔道,我也怀孕四个月了。大肚婆也hold不住了,怒吼,我不是孕妇。”
古人云,“一叶障目” ,“管中窥豹,可见一斑”。
这个很好笑的段子,就告诉我们,我们的眼睛看到的并不一定是全部的真相。
宇文玥曾经说过:“你的能力决定了你能看到什么!”
网络事情,往往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其背后的真相,往往有些说不清道不明。若躲在电脑的我们,肆意地攻击别人,那实在是一种既没有能力且没有教养的表现。
“教养不是苛求别人,而是独善己身”。
“知人不评人,知理别争论!”
这个网络盛行的社会里,很多人习惯了在匿名的世界里,随意指点江山。反正不需要负责任,反正没人知道你是谁——所以也没人知道你的黑历史。。。
鲁迅在《论人言可畏》里挑明:“有的想:‘我虽然没有阮玲玉那么漂亮,却比她正经’;有的想:‘我虽然不及阮玲玉有本领,却比她出身高’;连自杀了之后,也还可以给人想:‘我虽然没有阮玲玉的技艺,却比她有勇气,因为我没有自杀’。化几个铜元就发见了自己的优胜,那当然是很上算的。”
我们总觉得自己以己度人,却不知自己在自以为是。我们自以为别人做错了事,没有素质没有品行,却不知,去肆意论人品行的我们才更显得没有教养。
不以片面观点论人品行,是做人最基本的教养。
知人而不评人,是做人最大的教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