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收纳能力比较差,一直觉得我这块有些缺失,甚至觉得有些影响我的生活质量,家里乱糟糟,条理不清晰,特别羡慕那些收纳整理能力特别强的人。
该扔扔,这是断舍离。
该收收,这是会归类。
该藏藏,这是会蓄势。
该整整,这是够严谨。
等到做了班主任,等到做了要求标准更高的班主任时,等到外出看到了更多更优秀的孩子们的样子,才觉得高一必须帮着学生们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一点至关重要,尤其是收纳整理能力。
可是有些学生就是不愿意,每天打仗一般,你来我往,你进我退,你说我改,你看不到我懒得收,我说收纳整理习惯的重要性:
1.条理清晰
2.理性严谨
3.高效学习
4.整洁舒适。
可是有孩子总是说:乱着放好找,这样更有性价比。不放收纳袋,左边一大包,右边书本撂,找时急躁躁,挨批更是找不到。他们也会忙慌,可是他们更享受这种舒适区,大包小包放在手边,不需要用脑子思考,如何归类,不需要用双手整理,是啥样就啥样,不累。
可是,当我们花了十分钟找了一张卷子,当我们两天就丢了若干作业,是否该想一想,怎样才是收纳整理,如何才能高效学习?
研究显示,学习成绩好的孩子,95%以上拥有良好的整理、管理能力。这表明良好的收纳能力与学业成绩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也是提高学习效率的有力保障。钟杰老师也是为此专门发文,用她三十多的经验与发现,得出结论:拥有良好的收纳整理能力与认知能力、逻辑能力和统筹能力密切相关。
从我现身说法,我的逻辑统筹能力比较弱,理科成绩不好,是不是跟我整理收纳能力较弱,且不爱改变有关,因为这种能力需要严谨,需要细节定成败,而我总是喜欢大而化之,这又如何精进?
都说“见贤思齐,见不贤内自省焉”,都说“过而能改,善莫大焉”,人到四十学收纳,只为学生懂整理,当在这样的细节上精益求精,也许我们才能离自己的目标更进一步。
上学期期末考试,当有同学漏看题目,当有同学忘记精确小数点后几位,当有同学不能统筹安排难易题的顺序,我就下定决心一定要帮着孩子们建立良好的收纳习惯,得过且过不可取。具体做法如下:
1.收纳袋会分类
2.按时间有先后
3.小工具钉一起
4.多余书放箱子
5.要学啥心清晰
6.要做啥有计划
7.要讲啥放前边
当然,任何习惯的培养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任何事情想要做好都抵不过一个心甘情愿,希望我们师生共进,一起培养收纳整理能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