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较于刚需而言,可能高频才是面向用户的产品更需要关注的问题。毕竟,绝大部分时候互联网服务都不是创造出一个全新的需求,而是把已有的需求换一种线上的方式来满足。而强调刚需通常隐含的逻辑是「离开我的产品你的需求就解决不了,你就会活不下去或者很难受」,这一点在绝大部分情况下很难命中用户本来就在线下存在的需求,因为大部分情况下线下存在需求很可能也意味着线下同样存在解决方案(只是看起来不那么优雅而已)。
所以,与其寄希望于产品所满足的是用户的刚需,以至于用户不得不使用,不如将更多的精力放在用户使用习惯的培养上。哪怕一项用户需求不是生活层面上的刚需,一旦其使用习惯已经养成,就会演变成为「生理」层面的刚需,变成一旦某个需求出发,就会不由自主的打开相应的应用寻求解决方案,甚至仅仅是因为无聊不知道怎么打发时间就会习惯性地打开你的应用。乍一看,这个实现起来难度很大,但其实在这方面,有很多产品已经有了很多突破。
微信、头条、知乎等产品都已经在信息获取层面上实现了用户使用习惯的锁定,很多用户都已经习惯了不知道做什么的时候就刷一下微信、头条或者知乎了。淘宝、京东、美团等产品在购物和一些垂直领域的服务需求方面锁定了用户的使用习惯,大量的年轻人但凡想起购物,第一反应已经不是去商场或者超市,而是打开手机里的淘宝、京东或者美团来解决问题。还有更多的例子是大量的手游,通过关卡设置、会员等级设置、积分系统等手段,培养出用户的使用习惯,甚至让游戏对玩家而言变成了毒品般的存在。
这样通过使用习惯来锁定用户的产品和服务设计,最依赖的一点就是需要高频的使用。最近比较火的一款健身类产品keep堪称完美的实现了这一点。「自律给我自由」的slogan首先给用户完成洗脑的第一步,让用户把自己理想中的目标「自由」映射到一个需要习惯的概念「自律」上来。几乎所有的「自律」都很难完全由意识推动实现,于是keep的第二招就是帮助用户完成一套详细的运动计划,让用户在高频使用产品的过程中,逐步将由意识推动的行为逐步转化为每天到时间就下意识想到自己需要做的事情。另一款类似的产品是扇贝背单词,也是通过引导用户高频使用产品来帮助用户养成习惯,以实现用户习惯驱动的产品使用。
小结一下,如果希望能够锁定用户的使用习惯,寄希望于用户的刚需只能通过你的产品来实现,通常并不是那么现实;换一个角度,即便你的产品所满足的用户需求并非刚需,只要能够引导用户高频使用,习惯就会自然而然的发生,锁定用户的使用习惯才更有可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