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即合理,但是家长既然对奶粉分段的存在价值产生怀疑,那么我们先来谈谈奶粉为什么要分段~
1、国标规定
奶粉分段的标准必须严格按照国家标准或CAC(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制定的被世界各国普遍认可的食品安全标准)来进行划分。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还是品牌之间对奶粉分段都会遵守相应的标准,尤其是配方奶粉中所含成分的种类及每种成分的最高/最低限量值,用满足以配方奶粉为营养来源的婴幼儿生长发育的营养需要。
目前,中国有关于婴幼儿配方奶粉的现行国标是《GB 10765—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婴儿配方食品》、《GB 10767—20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较大婴儿和幼儿配方食品》。基于此国标,目前市面的婴幼儿配方奶粉被划分1-3段:
1段——婴儿配方奶粉,适合0-6月龄宝宝食用
2段——较大婴儿配方奶粉,适合6-12月龄宝宝食用
3段——幼儿配方奶粉,适合12-36月龄宝宝食用
国标对各阶段奶粉的营养成分和生产技术工艺要求等有着明确规定,尤其是不同段位奶粉的营养成分上有一定的科学调整,以满足不同月龄宝宝生长发育的需求。
所以,按照食品国家安全标准进行奶粉分段,不仅能保证奶粉生产的安全性,营养成分等各方面也能受到国家层面的严格监督。
2、母乳会自动调整营养配比
其实母乳是分阶段的,会随着时间变化自动调整营养配比,母乳大致分为初乳、过渡乳、成熟乳、晚乳等阶段,每个阶段还分前奶和后奶。总之,母乳是很人性化的,不同泌乳阶段的母乳营养成分和含量存在或多或少的差异。
例如:母乳中乳清蛋白与酪蛋白的比值在正常哺乳期的近似值是60:40,变化范围从哺乳初期的90:10到成熟期的60:40。母乳前奶中含有更多的水和糖,后奶含有更多高热量的脂肪。母乳脂肪是母乳中含量变化最大的宏量营养素。
众所周知,婴幼儿配方奶粉是以母乳为黄金标准,所以以牛羊乳为原料开发的配方奶粉在模仿母乳的过程中划分阶段,调整配方做一些或增或减的改变是十分必要的。
3、不同年龄宝宝的生长发育和饮食结构变化,对营养的需求有差异
0~6月龄的宝宝肠胃发育不够完善,消化吸收能力更弱,饮食营养上应该注重让宝宝吸收起来没有负担,容易消化吸收,避免消化不良。这一时期也是宝宝出生后一生中生长最迅速的时期,大脑、心脏、心血管组织的发育及皮下脂肪积累,都需要更多脂类的参与。
这个月龄的宝宝还没有添加辅食,母乳/配方奶是其全部的营养来源,因此其营养要尽可能全面,要包含0~6月龄宝宝生长发育所需的全部营养素。所以这个时期宝宝对配方奶粉中蛋白质配比、碳水化合物的配比、各微量营养素的配比等都有着较高的要求。另外,出于对小婴儿的安全考虑,食用香精的限制相对于2、3段奶粉都更加严格。
6个月之后,宝宝的消化功能逐渐提升,这个时候,对奶粉蛋白质结构以及乳糖的含量要求就没有那么严格了。这时期的宝宝进入免疫系统、骨骼发育的又一关键时期,生长发育加快,对蛋白质的需求增加。再加上宝宝开始添加辅食,这一阶段还需考虑到辅食能够提供的能量及营养,摄入过多脂肪易引起消化不良和肥胖。另外,随着婴幼儿体内的的储存铁逐渐减少,对铁的需求开始增加。
1岁之后的宝宝,对能量、蛋白质、脂肪等需求特点与上一时期差别不大,但能吃的食物种类就更多了,营养的来源更加多元化,逐渐过渡到以辅食为主,配方奶粉为辅的营养摄入来源。由于一岁后宝宝奶量摄入会有所减少,但身体发育对钙的需求量增加,所以这个时期要注意宝宝对钙的摄入。
事实上,不同年龄段的宝宝随着生长发育、饮食结构变化,对营养的需求也是有变化的,奶粉分阶段正是为了更好地适应和满足宝宝各阶段的成长需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