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我与世界
如果你想了解一个人,不妨去看看他的朋友圈

如果你想了解一个人,不妨去看看他的朋友圈

作者: ADK聂小伙 | 来源:发表于2017-03-31 16:21 被阅读0次

前不久,微信推出了一个新功能,用户可以设置允许好友查看自己最近3天/6个月/所有的朋友圈内容,于是在我设置权限时,一时兴起看了看一些好友的朋友圈,当我看着屏幕,看着那些文字、图片,眼前出现的却是一幅幅生动的面孔,我看的哪是朋友圈,分明就是这个人本身。

自从社交媒体兴起以来,不论是早期的qq空间、后来的微博、还是现在的朋友圈,都极大地满足了我们的分享欲和偷窥欲,一个人的每个字、每句话、每张图都代表了他自己,也就是说,当我们想了解一个人时,不妨去看看他的朋友圈。

不论是朋友圈还是其他的社交平台,我们都可以站在朋友圈内容的角度,把用户归为三类,单一、丰富及介于两者之间的中间态。单一也就是朋友圈内容及其单调,都是一个类型,比如鸡汤文,资讯等;丰富则刚好相反,内容包罗万象,美食、旅行、娱乐、学习等应有尽有;大多数人是介于两者之间,既不枯燥也不丰富。

接下来,我试着揣摩一下这三种类型以及相对应的性格类型。

一、内容单一

内容单一的人可以粗略的分为两个群体:

被动展示,最典型的是微商还有一些创业者,朋友圈全是自己的产品或者项目的内容,总之一句话,一切为了生存,所以没什么好说的,注意,我说的被动不是个人意愿的被动。

主动展示,只愿意把自己的某一面展示给别人,这类人相对有意思了。

回想起上学的时候,总是有那么一部分同学偏科特别严重,有的数学厉害,但其他的都不行,有的则英语厉害,其他的也是一塌糊涂,这类人最典型的特征就是,在遇到自己擅长的科目时,表现得极为活跃,上课认真听讲,回答问题很积极,作业按时上交,但是遇到其他科目,则像变了个人一样,有的时候都感觉这个人就像不存在一样。

说到这里,也许你已经明白我想说什么了,朋友圈只不过是这种现象的一个延伸,或者叫另一种表现形式,这类人其实心里比较自卑,特别希望得到外界的肯定,所以他们一直把自己最强的一面展示给这个世界,仿佛告诉全世界,我也很优秀。

同时,他们的生活也会很单调,生活区很小,眼界相对窄,而且喜欢停留在自己的舒适区,不太愿意改变,面对这个世界的变化,往往是无力以及被动接受。

二、内容丰富

总有那么一部分人每天刷屏,大到自己去哪儿玩了,小到在路边遇到一条小狗,都会展现在朋友圈,这类人是最好了解的,顺便说一句,如果一个人如果把自己的一切状态都展示出来,其实是很危险的。

言归正传,一个人的生活大概分为六个维度:亲情、爱情、友情、健康、事业、兴趣,朋友圈的内容也可以粗略的这么划分,翻看一年之类的朋友圈,相应部分出现次数最多,无疑在他心里那个部分最重要,所以他才会投入那么多。如果亲情出现次数最多,那么毫无疑问他是一个十分重视家庭和亲情的人;如果是事业,要么是很热爱工作,要么是经济压力很大;其他的也是如此。

当统计完各部分的比例,对这个人其实已经有了大概的印象,只要再注意一些细节部分,就会有更清晰的认知;比如,出去旅游时,看到一幅美景,一类人嘴里说的是:卧槽,这太他妈美了。还有一类人的措辞是: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两类人区别一定是极大的;再比如,当看到某个新闻时,有的人上来就破口大骂,埋怨政府埋怨世界,而有的人则微微一笑,因为真相我们谁也不知道,这两类人也绝对是完全不一样的。

一个在朋友圈表现得很浅的人,他自己也一定很肤浅,没有思维的深度,没有生活的格局;反之一个有深度、格局的人,必定是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但是,相比第一类,他们的生活广度更宽,看到的东西更多,愿意改变的欲望也更强,哪怕最开始很肤浅,但是借助时间的力量,他们也会慢慢变得既有宽度又有深度。

三、介于两者之间

这类人的判断方法与二一样,只不过他们的维度更少。

我们为什么要发朋友圈

记得之前在知乎看到一个问题,我们为什么要发朋友圈,我自己有这么一个分析:

分享、记录,每个人都希望对自己的生活有一个记录,以前的日记、现在的朋友圈都一样,

炫耀,不可否认,当我们发朋友圈时,很多时候都在向别人炫耀自己所拥有的东西,

渴望被认同,朋友圈就像我们朝这个世界大喊一声,我们也希望听到世界给我们的回音,于是,很多人点赞我们会很开心,没人点赞会很失落;

孤独与不安全感,互联网给了我们很多便利,但是不可否认,我们真的越来越孤独,我们只有频繁地刷朋友圈告诉别人我们的存在,才会觉得我与这个世界是有连接的,我没有被抛弃;

没有独处的能力,这个观点可能有点极端,但是我个人仍然认为,一个频发朋友圈的人,一定不太懂得如何与自己相处,他们很害怕这个世界安静下来,极度渴望外界与自己的联系。

记得在罗辑思维跨年演讲上,罗振宇说到过一句话:

与其听人们说什么,不如看他们怎么花时间。

这句话很触动我,一个人如何对待时间就意味着如何对待自己的生命,也预示着你会有一个什么样的人生。

穷人思维和富人思维最大的区别在于(注意,我说的是思维不是人):

穷人思维会对当下的困境采取逃避的态度,他们总觉得未来是美好的,习惯把希望寄托在未来,但仅仅是寄托;

而富人思维,他们会正视当下的环境,直面自己的困境,明确自己想要的状态和目标,然后不断地拆分形成一个个计划,最终去实施,一步步改变自己。

就像罗胖说的,一个人如何对待时间代表了他的一切,总结起来就一句话:

嘴上说的只是你想象的人生,

行动上的才是你真实的样子。

相关文章

  • 如果你想了解一个人,不妨去看看他的朋友圈

    前不久,微信推出了一个新功能,用户可以设置允许好友查看自己最近3天/6个月/所有的朋友圈内容,于是在我设置权限时,...

  • 失眠的时候咬一口猕猴桃的滋味

    乔伊没数过这是她第几次一个人去看电影。有句话说如果你想了解孤独的滋味,不妨一个人去看晚上七点半的电影。届时情侣的呢...

  • 朋友圈

    “如果你想了解一个人,最好看看他的朋友圈。”我却是不以为然。现在大多数人不在朋友圈里晒生活、晒心情,又从何得...

  • 那些不喜欢发朋友圈的男人

    想要了解一个人,就先看看他的朋友圈。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在加上一个人过后,第一时间先去查看他的朋友圈,去看看他...

  • 想把我唱给你听

    ---《题记》 如果你想见一个人,就可以不惜一切去看他,即使要翻五...

  • 从0到60W,他是如何做到的?

    对于爱写字的人来说,我相信,每个人的文章都能或多或少反映出这个人,如果你想了解一个人,去看他写出来的文,不要看一篇...

  • 领导悠闲到处游玩,我苦苦努力夜未成眠

    Spencer说: 如果你想第一时间最直接、最有效地了解一个人,基本上看他发的朋友圈就可以了。 朋友圈越来越像是一...

  • 朋友圈里不被待见的5种动态,你遇到过哪种

    有句话这么说“想要了解一个人,就去看他的朋友圈”。 朋友圈,成为了解一个人日常生活和兴趣爱好最直接的方式。 不管你...

  • 《冷血》-如果你想了解一个人,那么去看他的童年

    “世界上真正的冷酷不是不懂得,是懂得,然后冷静的注视并离去。冷静甚至冷酷中带着一点点的温情,才成就了这本不一样的冷...

  • 晚间随想

    忘了是在哪里看到了一句话,大体意思是如果你想了解一个人的思想,要么去听他演讲,要么去看他的访谈。 今天我看了董宇辉...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如果你想了解一个人,不妨去看看他的朋友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sevo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