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父母,我们都深刻认识到陪伴是对孩子成长最好的礼物。
那什么才是陪伴?
军人家庭如何实现?
医务人员家庭怎么实现?
为了生计背井离乡的人怎么实现?
更多特殊工种的人怎么实现?
孩子就应该因为这些悲催成为那种天生缺爱的可怜人吗?
反过来,每天能看到父母回家,或者全职陪伴的孩子就不缺爱吗?
无论对错,我们今天聊聊,我尊重所有观点,也会坚持自己观点。
为什么说陪伴对孩子很重要?
因为孩子成人之前需要建立稳定的亲密关系,建立安全和信任,这是步入社会前要完成的功课,需要通过接受父母的爱学会如何去爱。
我是做母婴培训的,虽然育儿经验并不算很丰富也没有什么深入研究,但也懂得孩子从出生开始每个阶段都会有生理发育特点,也会有相应的心理特点和需求,孩子从身体逐渐长大成人的同时,心灵心智也在茁壮成长,前提是家庭给予到了充足的营养。食物的营养使孩子骨骼肌肉发达,器官发育成熟,心灵成长的营养就是父母给与的爱,家庭亲密关系给与的滋养。
那问题回来,孩子身体成长和心灵成长都是通过父母陪伴来实现,所以我们的意识层面把陪伴和爱直接关联在一起,认为陪伴就是爱,爱就是要陪伴。
现在很多社会现象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
爸爸在玩手机、妈妈在玩手机、孩子在玩手机,一家人很和谐,这样的陪伴真的健康吗?
房间里,爸爸妈妈都在,互相之间没有良好的交流和互动,甚至让孩子一个人在房间里学会独处,这样的陪伴真的是爱吗?
我是一个没有父母陪伴长大的孩子,我深深能感受到孩子对父母爱的渴望,可能不是天天都在身边,而是需要父母能够用各种方式想孩子传递爱表达爱,在身边可以温柔抚摸孩子,和风细雨在耳边说“宝贝,我爱你!”也可以做一些孩子爱吃的饭菜满足孩子对美食的期待。逢年过节用礼物让孩子感受那些惊喜的仪式感........
当然,爱是可以穿越时间和空间的,没有父母陪伴也有成长的比较好的孩子,比如我~
现在盘点下来,父母缺失的那一段,可能奶奶给了我母爱,爷爷给我了父爱,走亲串友受到的表扬的肯定,也能激励我成为我想要成为的样子,才有今天。
我经常因为全国巡讲,一段时间就会离开孩子一些日子,但是孩子们很爱我,我们通过电话、视频依然建立很好的信任、安全感和深深的爱~无论我在哪里,我都能看到孩子的点滴进步,也能感受到斗智斗勇过程中我跟孩子同步的成长。孩子对于妈妈因工作不能天天陪着也非常理解,没有任何负面情绪,每次小离别后依然聚在一起腻腻歪歪亲不够,我想,这样的方式陪伴也让孩子感受到了爱,这就够了。
生活,先有柴米油盐,才能有诗和远方~
组建家庭,有了孩子,赋予我们成年人更多的责任,在现有的条件下努力给与孩子爱,孩子可以统统收到,不是多少的问题,所以无法丈量,孩子感受到的是对他们全部的爱,完整的爱,这就够了,你说是吗?
如果说童年的创伤,那谁又没有伤呢?
我们都是带着伤长大的,成长的过程就是自我疗愈的过程,只不过每个人自愈能力不同,进度不同,做父母也是我们成长的一部分。
所以,我心中良好的陪伴就是父母的爱让孩子真切的感受到,能够做一个内心坚定、有爱、积极向上成长的小苗苗,就够了~剩下的就是父母做好自己,让孩子看在眼里,去复制去升级迭代自己的人生!
最后一句反问自己“如果你的孩子复制了你的人生,这真的是你期望的吗?无论你是否期望,他都会复制你的人生”
可怕吗?
曾经,这句话戳痛过我的心,此刻的你,感受怎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