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类是视觉动物,会根据眼睛看到的,生出一系列的自然反应,尤其是某些疾病会引起身体的严重变化,让人看到后极为不适。在这篇科普文里,所涉及到的疾病和图片,会直接引起大部分读者的不适,甚至包括我自己,但是,如果你耐心的了解到背后的事实真相,或许能在某种程度上,改变固有的偏见。
2013年,在CNN上有一则视频新闻,教皇方济各拥抱了一个“毁容”的人,这个人叫Vinicio Riva。
Riva脸上长满了肿瘤,相信这世界上绝大多数人看到他,都会下意识的恐惧,躲藏。
Riva在接受CNN的采访时说到,很多年前,他曾经一次乘坐公共巴士,径直跑到最近的空位 ,但他还没来得及坐下,座位相邻的男子厉声说:"走开,别坐我旁边!"
当时Riva很努力的控制自己的情绪,最后还是选择站在公共巴士里,并没有回到自己原本的座位上。Riva告诉记者:"车上很多人都听到了,但是没人说什么。"
换成大多数人,在公交车里看到一个满脸都是肿瘤的人,可能也会下意识的这么说,或者会主动的逃离,因为恐惧是人的本能反应。有研究称一见钟情、或者以貌取人,牢牢嵌在我们的基因里,因为这种进化出来的基因利于人类寻找配偶,识别危险保护自己。
但是在2013年,Riva到梵蒂冈城参加天主教教皇Pope Francis的公众见面会,他本来呆在最后的角落里,但是教皇Pope Francis却意外的出现在他的面前,并且主动的拥抱、亲吻了他。Pope Francis没有担心传染,更没有担心被攻击,他表现出的是同情、尊重,同样存在于人类的基因中。
教皇Pope Francis,他还有一个中文名“方济各”,是天主教的266任教皇,数亿天主教徒的精神领袖。方济各从小身体由于生病,只剩一个肺,身体上的不同寻常,还只是一部分,他的行为才是颠覆了传统,比如:他亲自为无家可回的人洗脚,深夜拨打陌生人电话聊天,不反对同性恋,相信进化论。教皇相信进化论这一点最让我惊讶,如果让我这个无神论者给他贴标签,那么最合适的两个是:“亲民”、“开明”,或许正是如此,才让很多人喜欢这位不同寻常的教皇。
实际上,真的没有必要害怕,Riva只是很不幸的得了一种遗传病,叫神经纤维瘤病。在美国,每2500-3000人中,可能就一个人是这种病的患者,只不过严重程度有所不同(数据出自:tumourfoundation.ca),必须要说明的是,这种病并不会传染给其他人,拥抱只会带给这类病人温暖。


关于神经纤维瘤病
神经纤维瘤病(neurofibromatosis,NF)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也称为冯 · 雷克林豪森病,以下会简称NF病,该病会引起神经系统的紊乱,最终导致肿瘤可以在身体的任何部位形成,不过大多是良性的肿瘤,如果基因突变严重,也会形成恶性的肿瘤(癌症)。
有些人在幼儿时期就表现出病症,该病的症状通常在童年开始,一般可以在4岁左右得到确诊,不过视情况而定,有些人一直到成年之后,身体的部位才开始出现肿瘤,Riva和他的家庭就是这种情况。Riva的妈妈年轻的时候很漂亮,一直到了成人之后,脸上才长满了各种大小的肿瘤,但是Riva和他的妹妹,青年的时候就已经出现肿瘤了,这种疾病还导致兄妹两个学习能力较低,如果离开亲人的照顾,几乎无法生存。
NF分为2种类型,1型较常见,其发病机制是NF1基因突变导致。50%的1型NF患者是由于家族遗传,另外50%的病例,为NF1基因的自发突变,通常是自发性的基因突变导致,比如胚胎发育过程中收到环境影响,NF基因发生了突变,这种突变并非来自父母,所以叫自发性的突变。
NF1基因位于17q11.2(17号染色体),长度约为350kb,包括60个外显子,是个非常大的基因,也是常见容易发生突变的基因,目前暂时不知道该基因发生高频率突变的原因,科学家推测是和这个基因比较大有关。
NF1基因会编码一种蛋白,叫神经纤维瘤蛋白,是一种胞浆蛋白,编码肿瘤抑制因子。这个过程我会在肿瘤篇详细介绍,这里我只用文字进行简单介绍。我们的细胞有正常的生命周期,会通过具体的信号通路进行调节,告诉细胞什么时候该复制,什么时候该凋亡。
这个过程中,需要一些特殊的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告诉信号通路如何工作。一旦相关的基因突变,那么该有的信号执行不下去,那么细胞便会不受控制,一直生长下去,成为了肿瘤细胞。这就是为什么NF1基因突变,会导致1型神经纤维瘤病的原因。
目前,对NF1基因的研究发现,该基因的突变非常多样化,没有热点突变,截至2014年发现的1540种突变中:微小缺失375种(24.35%),剪切突变301种(19.55%),无义突变244种(15.84%),大片段缺失187种(12.14%),微小插入183种(11.88%),错义突变178种(11.56%),大片段插入31种(2.01%),微小缺失多态性有30种(1.95%),复合重组11种(0.71%)。

目前1型NF尚无根治方法,只能通过对症治疗缓解局部症状,激光或电灼治疗也是一种办法,具体取决于肿瘤的大小和位置,但是和大多数罕见病不同的是,NF1很少恶变,病人只要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可以活很久,比如Riva的妈妈,活到了81岁,还有在nfnetwork.org中记录的病友分享故事,他们中的很多都很乐观,积极的生活着。
总体来说,1型NF并不罕见,根据发病率1/3000~1/2600之间进行推算,中国超过40万人是1型NF患者!可能你会问,为什么平常看不到?大概是他们自己也总是躲起来,不愿意接受社会的偏见与伤害,就像我们的城市,虽然铺满了盲人通道,但几乎不会发现有盲人在上面行走,因为他们比我们正常人更怕偏见,所以宁可躲着。
对于未知事物的恐惧,是正常人的表现,但是受过科学和知识教育的人群,就应该消除这种偏见。没有人能选择基因,但作为旁观者,我们可以选择用以微笑对待他们,善良,也是我们人类的本能。
在CNN还能看到Riva的采访视频,会发现Riva就是个善良的普通人,虽然经常遭受歧视,但天性乐观,并且长期在他社区工作,爱给人讲笑话。如果不是因为1型NF这个病,我想他应该会更受人喜欢。由于1型NF是常染色体显性突变类型(第3章有详细介绍,此处不再重复),建议1型NF的患者在生育下一代之前进行遗传咨询。
如何避免1型NF患儿的出生?
1型NF又有些特殊,因为它完全可能在结婚之前没有症状,导致有些人并不知道自己是潜在的患者,而忽略生育出来的下一代中是1型NF患儿的风险,这也间接说明了婚检的重要性,现在的婚检制度并不会强制夫妻去做基因检测,导致错过优生优育的选择。
如果婚检中加入必要的罕见病检测项目,就能及时发现问题,给潜在的患者做出正确的选择。或许有人对此有疑问,不是说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有50%的概率把致病基因遗传下去吗?如果婚检检测是患者,无论如何都应该是会有生出1型NF患儿的可能,怎么可能完全避免?
事实上,如果知道父母中有一个人是1型NF患者,他们可以选择试管婴儿,几乎可以完全避免的1型NF患儿的出生。
试管婴儿很容易理解。过程中,先由女方提供卵子在体外进行培植,变成多个卵子,假如培养了10个,然后与精子结合就能形成10个受精卵,最终会发育成10个胚胎,那么理论上,每个胚胎都有50%的机会是正常的,这10个胚胎应该有5个是正常的,再结合PGD(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对胚胎进行基因检测)选择出一个正常胚胎,植入母亲体内完成正常生育过程,就可以确保身为“患者”的母亲或者父亲,拥有一个健康的宝宝。
据统计,2017年全国已经超过20万例试管婴儿,虽然现在价格还比较高昂,但随着技术的发展,成本必定会降低,到时候那些患有遗传疾病的人,也能有机会拥有一个健康的宝宝。
对于先天性的缺陷患儿,是可以也应该避免的,尤其是1型NF这类严重影响生命质量的遗传病。但是目前在我们的公共卫生服务中,受限于成本、理念、技术水平、伦理等多种原因,并未在婚检或者孕检中检测基因缺陷,希望有一天所有的问题都能妥善得到解决,更希望能找到真正行之有效的方法,治疗好这些罕见病患者。
希望这一章的科普,至少可以让你放下对神经纤维瘤病的偏见。如果可以,碰到这些人的时候,也试着给他们一次拥抱,相信我,传递美好这感觉真的不坏。
参考文献
[1] 刘妍 , 袁裕衡 , 马明圣 , 王薇 , 邱正庆. NF1基因突变致1型神经纤维瘤病8例临床分析[J].临床儿科杂志, 2016 ,34 (11) :819-824
[2]孙漓, 周列民 , 周珏倩 , 刘焯霖 , 宁玉萍. 中国人的NF1基因突变分析[J].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07 ,7 (4) :343-346
[3] Abramowicz A, Gos M. Neurobromin in neurobromatosis type 1-mutations in NF1gene as a cause of disease [J]. Dev Period Med, 2014, 18(3): 297-306.
原创作品,谢绝任何形式的转载。有事联系,请发Email:1929917766@qq.com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