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时接受什么样的教育、明确该做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做人对一生成长非常关键。
其实传授知识仅是教育的一个方面,最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和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做一个爱岗敬业的好人,自然会把个人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民族的发展联系起来,自然会爱国、爱家、爱人民。
如果一个人仅有知识,不会与人交往、沟通和相处,缺少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知识再多也不一定能派上用场。一个人的修养不仅仅体现在文凭上,文凭仅代表一个人的文化程度,修养是包括学识在内的一个人的综合素质。而教育的目标就是如何培养出更多高学识、高修养的合格人才,以适应国际经济一体化发展对人才的需要。
因此我想,在这个时候,回头看看上代人怎样立身处世,怎样对待自己,对待别人,对待社会,看看他们的优秀品质的来路,对我们是有益的。中国文化中对人的道德修养的研究有很悠久的历史,孔子讲“仁”,就是讲人与人如何相处。
经济怎样发达,物质世界怎样发达,都脱不开这个问题。人类正在进入新的世纪,正在创造新的文化,但是新文化不能凭空产生,它只能在传统的基础上发展。我过去曾经提出过“社会继替”的概念,是说一个社会是一代接一代维持的。前有古人,后有来者,文化才能积蓄起来,传下去。看看现代人在做人问题上的差距,我觉得当前在这个方面“继替”的问题很突出,任务很重。我作为一个过渡时期的人,可以说是前有古人。现在,我的希望是后有来者。
感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