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临安被元兵占领、小皇帝赵㬎被俘虏去大都以后,南宋皇族和大臣陆秀夫护送赵㬎的两个哥哥——九岁的赵昰(作为人名时叫shi)和六岁的赵昺(bing),逃到了福州。陆秀夫派人找到张世杰、陈宜中,把他们请到福州。三个大臣一商量,便拥立赵昰即位,继续进行反抗元朝。
文天祥得知消息以后,感觉有了复兴国家的的希望,马上就往福州赶,在新朝担任了枢密使的职务。
这个时候,元军气势如虹,直扑福州,宋军节节败退。陈宜中眼看兴国一点希望都没有,就独自乘船逃到海外去了。张世杰和陆秀夫等人保护赵逃到了海船上,往广东转移。年幼的赵昰在途中受到了惊吓,得病死了。
张世杰和陆秀夫又在海上拥立赵昺即位,把水军转移到厓山连说,就是现在广东新会南。
忽必烈他也得担心如果不迅速扑灭南方的小朝廷,会有更多的宋人响应。就像清朝时期出现的一个明朝朱三太子一样,嚯嚯了清朝上百年时间。当时派张弘范为元帅,李恒为副帅,带领精兵两万,分水陆两路南下。
张弘范先攻打驻扎在潮州的文天祥,毕竟这个人少好欺负。文天祥也因兵少势孤,兵败被俘。
本来张弘范知道张世杰非常敬佩文天祥,就要文天祥写一封劝降信,谁知文天祥不按套路出牌,他接过笔写下了名垂千古的诗句: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士兵们把文天祥写的诗句给了张弘范,张弘范一看就啥都明白了。只能老老实实地带兵猛攻猛打。
厓山是我国南面海湾,背山面海,地势非常险要。张世杰在海上把一千多条战船一字排开,用绳索连接起来,船的四周还筑起城楼,决心跟元军决一死战。
张弘范先用火攻,失败后用船队封锁了海口,断绝了张世杰通往陆地的交通。宋军忍饥挨饿,誓死抵抗,双方相持不下。
这个时候,元军副帅李恒也从广州赶到了跟张弘范会师。张弘范增加了兵力,重新组织力量进攻。张世杰也知道大势已去,只能集中精锐兵力在中军,又派人驾驶小船去接陆秀夫他们,准备突围。
陆秀夫一直护着赵昺,他对张世杰派出来接赵昺的船,弄不清楚是真是假,担心这是元军的计谋,就拒绝了使者的要求。他对赵昺说:大宋到了这一步,陛下只能以身殉国了。说着,就背着赵昺跳进了大海,淹没在滚滚波涛之中。
张世杰没有接到赵昺,便指挥战船,趁着夜色朦胧,突围撤到海陵山。这时候海岸突然刮起了飓风,把张世杰的船打沉了,这位誓死抵抗的宋将落水牺牲了。
1279年,元朝统一了中国,南宋宣告灭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