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与立场
有限的认知
“知道”是每个人都会说的词,甚至是用得很频繁的词。了解的事是知道,明白了的事也是知道,刚被告知如何做事也会说知道了。自己知道了觉得对方也应该知道。但我们真的如我们所知的知道吗?我们真的做到了有效的沟通?了解事情的原委,采取了有效方法吗?知道按照哲学家分类,我们面对世界的三种立场吗?
吴伯凡老师在认知方法论中谈到的我们面对世界的三种立场(哲学家将我们面对世界的立场分为三类:物理立场、设计立场、意向立场),立马让我感觉到自己的一无所知,由于在认知上经常处于不恰当的立场,也没有适时的反省,以至于在认知上总是处于低谷。就是太多时候处于意向立场,才蒙蔽了自己的认知,认为事情就应该按照预想的节奏发展,孩子就应该品学兼优、听话懂事,父母就应该为我们付出,同事、客户就应该各司其职。就是这种意向立场,不仅使自己的认知难有提升,对待事情和人的处理方式不恰当,甚至引起大家的不愉快,而且还会容易让自己产生抱怨的心里。而抱怨就是负能量,是极不可取。
面对世界的立场
下面我们先来回顾一下,哲学家将我们面对世界的认知分为的三个立场:
1、物理立场:一是一,二是二。
物理立场往往包含着你不能控制和抗拒的,这种立场下,人们会对接触的事物抱有一种理所当然的、不去控制、没法改变的态度。就比如手中的石头,一松手就会掉下去。
2、设计立场:问题的根源在于设计者,不在外人。
如果你想让它怎么样,你有一个既定的意图,如果不这样,你就会觉得有问题,就有想办法解决或者改变它的欲望和冲动。比如,钟表匠做一个钟,如果钟有问题,问题不在于钟,而在于制作者,他就会想办法去解决。
3、意向立场:把问题归结到对方,而不是自己。
意向立场是设计立场派生出来的,但设计立场不太一样。在意向立场状态下,如果你不怎么样,我会把问题的根源归结于你,而不是我。比如,父母对孩子,孩子对父母都认为对方应该怎样。父母认为孩子应该有礼貌、应该像大人一样机灵、应该独立完成自己的事,而孩子认为父母应该替自己洗衣做饭,端茶倒水。
哲学视角让问题简单化
生活中,我们常常把这三个立场搞混。很多时候,我们出现错误反应或情绪出现动荡,可能就是因为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采取了不恰当的立场。意向立场出现经常会带有情绪,进而影响解决问题的效率、质量,甚至不能很好的与人相处。而会把注意力集中在无聊的“应该怎么样,不应该怎么样”的问题上。而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少用意向立场。就像吴伯凡老师提出的,当情绪处于“怨恨恼怒烦”的某一状态时,我们可以提醒一下自己,是不是在滥用意向立场?这样,比较有效、简便的方法就是重新回到物理立场和设计立场,让我们的心智能量重新回到认知状态。
其实,细细想来,我们平时在处理问题的时候、遇到事情的时候、与人沟通的时候,是不是经常在心里已经假设了事态的结果,假设了对方的认知和处理方式呢?就是这种假想让我们经常处于意向立场,在事情没有向预想的结果发展时就会恼怒,对方不理解时就会埋怨,达不到自己的标准时就会生气。而这个时候我们自己也未必为事情的解决做出了多大的努力,而只是情绪的发泄。这类现象在家庭教育中,尤为突出。
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学习“斯多葛主义”哲学流派的核心观点把我们的世界分为两类:可控的和不可控的。“不可控的”是物理立场,“可控的”是设计立场。但不要让自己的心智长时间地都留在意向立场上,避免心智能量徒劳耗费。
从设计立场出发,教育或将简单
尤其在对待孩子时更要尽量避开意向立场,不要认为孩子就应该品学兼优、懂事乖巧,而忽略了孩子本身的个性特点。如果每个孩子都品学兼优、如出一辙,那孩子不都成机器人了?孩子就如同树叶一样,有同类的,但没有完全一样的。把孩子当做自己最杰出的设计产品,遇到问题从“设计立场”出发,耐心与孩子沟通,想办法解决问题,让孩子越来越朝着自己的“设计方向”迈进。
在自己的认知得到提升后,我发现与孩子的沟通顺畅多了。当我与孩子意见不一致的时候,我就多从孩子的角度出发看问题,了解原因后再做调整。孩子回家后不愿意马上开始写作业,写作业的时候时常开小差、拖拉,有时候到8:30还未弄完当天的学习任务,这个时候他就会烦躁、会找各种理由。看到他这样我心里很着急,觉得他拖拖拉拉一直在学习中,但学习任务还未完成,也未得到放松。在以前,我就容易生气,说话的时候免不了责备孩子。其实,孩子心里本来就着急,他也很想写完作业多玩会,而我的责备让他的情绪更不好,最后多半在不高兴中上床睡觉。之前虽然知道自己不该过多责怪孩子,但却难以克制。现在,我发现问题一下子简单了,是自己的立场不对,就会容易产生情绪,才会在表达上带有抱怨的情绪,给自己和孩子造成困惑。而我应该做的是,应该想想如何帮助孩子提高学习效率,做到劳逸结合。我想,在孩子放学时候,提醒他自主安排好学习任务,并提出奖励制度,促进他有效的完成学习任务,将对他有促进作用。
由于孩子正好要快进入青春期的年龄,哲学家面对世界的三个立场分类对我来说意义很大,让我心态平和,更多从如何找到问题、解决问题的角度去思考。对待孩子如同朋友,遇到问题引导、沟通解决,这还用发愁教育问题的复杂性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