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我们常会写:【春天来了】【最难忘的一件事】【最尊敬的一个人】……诸如此类的作文。长大后再看,不禁觉得幼稚好笑。
突然有一天我却开始思念起这些文章来,因为这些字句没有需要一读再读的隐喻,没有附加在自然界中的抒怀,没有对人物表情的细微刻画,没有嵌合没有倒装没有任何复杂的句式。他只是用水彩笔把他眼中的色彩静静地涂鸦出来,他笔下的鸟儿是飞翔的,他画中的孩子是雀跃的,但却比成年人文章中的深夜还要宁静、比小溪还要安详。可能,这些色彩已经消失在了我们的生活中,我们看见的只有熙熙攘攘的马路,拥挤不堪的地铁,新浪微博的热搜以及朋友圈中的大自然。即便复杂的词汇、高端的句式也遮挡不住我们世界的苍白无色。

过去,说到春天,我们会写到:“春姑娘来了,她调皮地吹了一口气,吹绿了整片大地。青草绿油油的,油菜花金灿灿的,花朵红艳艳的,溪水蓝盈盈的,她满意地看着自己的作品开心地笑了。”

提到秋天,我们会说:“树枝干枯得好像伸往路人的手,行人们裹的像个大粽子。冷风吹过,他们不自觉得缩进脖子,打了个寒战。”

我们会用“白雪皑皑” “银装素裹” “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 来诉说冬天。我们会记叙着“打雪仗” “堆雪人” “放鞭炮” 的故事来告诉大人我们的兴奋。
我们会将一次大扫除、一次运动会认认真真地记录在作文里,用 “热火朝天” “朝气蓬勃 ” “如离弦的箭一般飞了出去” 这样的词句描摹出眼前一幅幅场景。
“一双水汪汪的眼睛” 似乎并不逊色于“清澈与空灵”,“一头黑黝黝的长发” 似乎并不败给任何一只浮夸的洗发水广告。

这些词汇简单、真实,独立于人类建立的庞大社会体系。在你焦头烂额于手中的文件时,当路上车水马龙人声鼎沸、汽车狂躁地鸣笛时,在妻子大声责骂着丈夫的工资、数落着孩子的成绩时。路边,金灿灿的落叶正铺了一地,孩子踩上去沙沙得响。它们时而被秋风吹起旋转飘舞,映在湛蓝无云的天空上,格外的美。微凉的秋意让孩子的脸红扑扑的,他们开心地大笑着,露出刚掉的半颗牙齿。秋风气爽,万里无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