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第76章 菩萨行处及亲近处

第76章 菩萨行处及亲近处

作者: 经典悦读 | 来源:发表于2020-12-27 18:16 被阅读0次

    继续边读边聊《法华经-安乐行品第十四》。

    【尔时,文殊师利法王子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世尊,是诸菩萨甚为稀有,敬顺佛故发大誓愿,于后恶世,护持读说是法华经。世尊,菩萨摩诃萨于后恶世,云何能说是经?】

    这时候,文殊师利法王子对佛陀说:“世尊,这些菩萨都非常稀有难得。他们因为敬顺佛的缘故而发下了大誓愿,要在后恶世中护持法华、读诵宣说法华。世尊,这些菩萨在后恶世,应当如何才能演说这个经典呢?”

    【佛告文殊师利:若菩萨摩诃萨于后恶世欲说是经,当安住四法。一者,安住菩萨行处及亲近处,能为众生演说是经。】

    佛陀告诉文殊师利菩萨说:“若是菩萨在后恶世中想要说这部经典,应当安住在四种法上。第一法是,安住菩萨行处和亲近处,就能为众生演说这个经。”

    【文殊师利,云何名菩萨摩诃萨行处?若菩萨摩诃萨住忍辱地,柔和善顺而不卒暴,心亦不惊,又复于法无所行,而观诸法如实相,亦不行,不分别,是名菩萨摩诃萨行处。】

    “什么是菩萨摩诃萨行处呢?”佛陀接着自问自答说:“若是菩萨能够住于忍辱地,面对任何事情,都能做到柔和、善顺而不着急,心亦不惊疑。又于一切法无所动念,而观一切法皆如真实相,亦没有动念,远离分别,这就叫做菩萨摩诃萨行处。”

    佛陀在这里指出了忍辱修行的三个次第:

    第一次第,面对任何境界,菩萨都应当柔和善顺而不卒暴,这是忍辱的最起码要求。

    第二次第,更进一步,见到一切法,连起心动念都不要有。

    第三次第,更进一步,观一切法如观实相,亦不要动念分别。

    实相是指将一切法还归到其自性本来处的顶相。从这个真实顶相,就能见到世界的一切法,皆是缘起性空的幻相。

    行者知道这个法义,但没有证道时,可能会想:“根据佛法义,我知道眼前的这座山、这条河都是缘起性空的幻相,然而,眼前分分明明一座山、一条河啊!”

    的确如此。要不然这个阶段,怎么叫做忍辱呢?你必须有足够的耐心来度过这个阶段。随着观行功夫的深入,就能从观诸法“智慧认知”其实相,过渡到观诸法“实证”其实相。

    【云何名菩萨摩诃萨亲近处?菩萨摩诃萨不亲近国王、王子、大臣、官长,不亲近诸外道梵志、尼犍子等,及造世俗文笔赞咏外书,及路伽耶陀、逆路伽耶陀者。】

    佛陀继续自问道:“什么是菩萨摩诃萨亲近处呢?”根据佛陀接下来的开示,有如下七类人,菩萨不应当亲近。

    第一,不亲近世间权贵阶层。

    和国王、王子、大臣、官长等交往,任运随缘就好。如果非要刻意亲近,则菩萨就应当审查内心:是否是贵贱分别想在作祟,是否是心中有所企图?等等。

    如果有权贵阶层护持菩萨,该菩萨就很容易获得声名而引来众多阿谀之辈。这种状况很容易增长我慢。即使菩萨没有我慢,当访客络绎不绝时,亦难有时间清净修行了。这对于道心还没有稳固的初发心菩萨而言,并不是好事。

    笫二,不亲近外道梵志等心外求法者。

    梵志,为一切外道出家者的通称。这类出家者虽然有梵行志向,但他们心外求道,追求有一个解脱之相。却不知道,解脱相和非解脱相是一体的两面。囿于解脱相,并非是真解脱。

    尼犍子,为苦行外道之通称,意译为离系,不系,无结。他们认为修裸形、涂灰等苦行,就能离开三界束缚。然而,以住相的苦行,妄图得到不住相的解脱,这可能吗?然而苦行的说法现在依然有市场。一个修行人如果没有修苦行,人们就会认为这是假的修行人。

    世俗文笔,除了书籍文字之外,还可以更广义地包括琴棋诗画等内容。这些世俗文笔,往往都是因妄想、分别、执着而产生的住相之说。文笔越美妙,就越容易迷惑人。比如,很多冠以”佛说“的鸡汤文,其实都在扭曲佛说。对于一个初发心菩萨而言,最好多看佛经原文,远离这些文字,免得被这些世俗文笔带偏了。

    路伽耶陀,又作路迦耶底迦,译作顺世,旧作恶解。这是一种随顺世间凡情的外道。他们认为世间是常是有,人的身心由地、水、火、风四大元素合成,命终时四大离散,灵魂是不存在的。他们的学说随顺世间人眼见为实的习气,很容易被世间人接受。

    逆路伽耶陀,这种外道和路伽耶陀相反,意译为左顺世、逆世间行。如果说路伽耶陀是偏有,则此逆路伽耶陀偏于虚无。如果初发心菩萨的正见不坚固,当他否定了偏有的外道学说后,很容易认为这个偏无的学说是正确的,从而迷惑在其中。

    觉悟应当是自心的觉悟,心外求法是歧途。对于刚刚转凡夫知见为佛知见的初发心菩萨而言,最好远离这些外道和外道典籍,这样有利于巩固其佛知见。免得没有把外道度到正途,反而自己被度成外道了。

    【亦不亲近诸有凶戏、相叉相扑、及那罗等种种变现之戏。又不亲近旃陀罗及畜猪羊鸡狗、畋猎渔捕、诸恶律仪。如是人等,或时来者,则为说法,无所希望。】

    第三,不亲近凶戏、相叉相扑戏、以及那罗(角斗)戏。

    对抗的凶戏、角斗戏看多了,很容易麻木人心,觉得打打杀杀亦不过如此。在这样的轻视心态下,最容易与人相抗而造下严重的杀业。

    第四,不亲近旃陀罗、养殖者、打猎捕鱼等恶律仪人。

    旃陀罗,意译为屠者、严炽、执暴恶人、主杀人等,为印度种姓制度中最低阶级,专事狱卒、贩卖、屠宰、渔猎等职。

    旃陀罗和养殖者、打猎者、捕鱼者,拿动物的生命做交易,以养活自己的生命。和这些人相处久了,也容易不把生命当一回事,从而欠下命债,陷落在“人死为羊、羊死为人”的命债酬偿中轮回不休,还谈什么解脱呢?

    如果这类人自己找上门来了,给他们讲《法华经》时,不要抱什么希望。

    【又不亲近求声闻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亦不问讯。若于房中,若经行处,若在讲堂中,不共住止。或时来者,随宜说法,无所希求。】

    第五,不亲近求声闻的四众弟子。

    修学法华、楞严的大乘菩萨,见到小乘四众不亲近,亦不问讯,这是因为修学要向更高的觉悟看齐,而不是向低觉悟看齐。”不问讯“并非是轻视的意思。

    若于房中,“房”比喻心安住的地方。声闻者心住虚空,而大乘者因不住相见而无所不住。显然,大乘者的安住之地最为圆满。

    若经行处,“经行”比喻受持的方法。声闻者的修行是围着虚空打圈圈,而大乘者是灭掉相见,会相归性。显然大乘方法更加高明,是真正的解脱相见束缚之道。

    若在讲堂中,“讲堂”比喻修行的依据。声闻者所讲之法为灭有归空,偏于空境,而大乘者所讲之法是于无差别中不碍差别,性相如一、空有不二。很显然,大乘法义更加究竟。

    大乘者和声闻者的境界高下如此不同,大乘者更为高明,如何能够就下法门,与声闻者共同住止呢?当然,这是对于佛知见不坚固的初发心菩萨而言。对于大根机的菩萨们,他不会受声闻人影响。

    如果声闻四众前来请法,菩萨可以随宜方便说法,但不要抱什么希望。越抱有希望,就越容易失望,自找烦恼。

    【文殊师利,又菩萨摩诃萨不应于女人身,取能生欲想相,而为说法,亦不乐见。若入他家,不与小女、处女、寡女等共语。亦复不近五种不男之人,以为亲厚。不独入他家,若有因缘须独入时,但一心念佛。若为女人说法,不露齿笑,不现胸臆,乃至为法,犹不亲厚,况复余事?】

    第六,应当远离男女欲想。

    十二类众生中,人道众生属胎生,由欲想而来,最容易被男女之欲扰乱心性。故而佛陀特别提醒,菩萨不应当于女人身而产生男女欲想,也不乐于见到男女之欲。

    若是入他家,最好不要与小女、处女、寡女等共语,以免造成误会,徒惹麻烦。

    亦不要亲近五种不男之人。根据宣化上人《大乘妙法莲华经安乐行品浅释》的说法,五种不男之人即是生、犍、妒、变、半五种不男不女之人。

    “生”是指生出来就没有男女根。“犍”是指后天男根被割掉了,或者生疮烂掉了。“妒”是指因为妒嫉心而导致性别同向或异向变化。见男人变男人、见女人变女人为同向变化,见男人变女人、见女人变男人为异向变化。。“变”是指性别随时间而变。比如,十二点钟是男人,到一点钟又变成女人。“半”是每半月而产生变化。比如,上半月是男人,下半月变女人。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今生这种不男不女的坏相,起因于往昔同性恋或者自己对自己行淫欲而产生的果报。为了令初发心的菩萨不受这种坏相的影响,佛陀特别告诫:不要亲近他们,更不要建立亲厚的关系,不要单独进入他家,如果有因缘必须独入时,要一心念佛,以保护自己的清净心,不受污染和违害。

    菩萨若为女人说法时,露齿笑、现胸臆,关系亲厚等,都容易令异性产生男女欲想。欲想一旦产生,就会纠缠不休,干扰行者的修行。

    比如,阿难之所以会遭遇摩登伽女之难,受娑毗迦罗先梵天咒的违害,就是因为摩登伽女对阿难的欲想。又比如,唐朝的辨机和尚死于非命,传说也与高阳公主有关。

    出家和尚都是如此,更何况在家居士菩萨呢?所以,在男女场合上,菩萨要特别提高警惕,尽量防患于未然。

    【不乐畜年少弟子、沙弥、小儿,亦不乐与同师。】

    第七,不乐养年纪很小的弟子、沙弥、小儿,亦不乐和他们同为师兄弟。

    能够从小修行是一件非常殊胜的事,但是,对于初发心菩萨而言,无论是做小孩的师父,还是做小孩的师兄,照顾小孩都是一件非常操心的事情。并且,自己一手带大的孩子,最容易产生情执,障碍菩萨的清净心。

    而且,末法时期的环境与过去不同。在唐宋时期,修道环境相对较好。一些特别有资质的孩子,亦会送到寺庙修行,故而那时候成就者特别多。而现在,这种行为容易遭到非议。人们普遍认为,去学校读书才是正经事,培养孩子修道就是培养一些无所事事的寄生虫。

    此外,现在的孩子比较娇气,家长又看得重,稍有不慎,就容易陷入官司。因此,当菩萨没有大力时,这样的行为还是远离的好。

    上述的这七个不亲近,看似分别中的住相说,实则是无差别中不碍差别的智慧说。当菩萨修行功夫不具足时,这样的行持能保护菩萨的清净心。

    【常好坐禅,在于闲处,修摄其心。文殊师利,是名初亲近处。】

    七个不亲近,解决了菩萨人事上的纷扰。菩萨由此才能清净下来,安心坐禅,在空闲处修摄其心归于一道。这就叫菩萨的初亲近处。

    菩萨修摄其心的方法很多,皆不出楞严所说的六根、六尘、六识、七大等二十五个圆通法门。比如,现在常见的有坐禅念佛,坐禅参悟“我是谁"?坐禅修耳根圆通,等。总之,法华行者当解放思维,不受约束,自己怎么相应就怎么来,只要能摄心一处,可以不择手段。如此,菩萨的妄念就会渐渐减少,乃至平复在一处。

    ​【复次,菩萨摩诃萨观一切法空。如实相,不颠倒,不动,不退,不转。如虚空,无所有性。一切语言道断,不生、不出、不起,无名、无相,实无所有。无量、无边,无碍、无障,但以因缘有,从颠倒生,故说,常乐观如是法相,是名菩萨摩诃萨第二亲近处。】

    妄念平复了,接着,菩萨就能慧观一切法空。如何观呢?

    从空如来藏看,自性真觉中,观一切法“如实相”。从六根看,不将六根所见之妄觉当作真觉,叫做“不颠倒”。从六尘看,看破六尘生灭幻相,见到其不生不灭的“不动”实相。从六识看,六识无分别中,是识“不退”。从法相看,真觉对实相,于无分别中而产生的识,都是净识。净识无分别而现净相,净相怎么会随着境界而转呢?故为“不转”。

    从不空如来藏看,自性真尘中,一切法“如虚空”中的幻相,因缘而聚,因缘而散,本身没有自体,亦不归谁所有,故而“无所有性”。比如,瞪视虚空而产生的虚空花,归谁所有啊?归虚空吗?归所见者吗?显然都不是。必须要有这样的因缘和合,这个虚空花才会现出。

    从空不空如来藏看,识性无分别处,为“一切语言道断”,无法言传。因为无分别,故而“不生”新的识种。因为无分别,无牵引中“不出”新的业力。因为无分别,无是非中“不起”新的妄想。没有了妄想,则一切法于“无名、无相”中“实无所有”。

    三藏本是一心,此心“无量、无边,无碍、无障”,种种法不过是“以因缘有“而幻化出来的。众生以幻为真,故而”从颠倒生”出了妄心世界。

    如果菩萨常常这样以一心三藏之法,慧观一切法相,这就叫菩萨摩诃萨第二亲近处。这样观的结果,就是以佛智慧而入诸佛境界。

    如果说初亲近处是收摄其心而修定,那么,第二亲近处就是修慧,修成佛之慧。这个第二亲近处,可以说是集中概括了佛知见。如果展开来,就是法华经、楞严经。

    《边读边聊法华经》76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第76章 菩萨行处及亲近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spmi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