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书店只卖两本书 不是噱头不做“奇葩网红”

书店只卖两本书 不是噱头不做“奇葩网红”

作者: 冬宁与夏安 | 来源:发表于2019-12-11 13:33 被阅读0次

在武林广场的繁华下,我很难想到,在一个不起眼的小胡同里,有如此特别的地方——只卖两本书的两本书店。

书店只卖两本书 不是噱头不做“奇葩网红”

2017年3月18日,这家仅有三十平米的书店正式营业。小小的三十平米,一边是手冲咖啡台,另一边是摆放了蔬果和书籍的斜置书架。这里只出售两本书,只卖最真诚的咖啡。老板邀请了不同行业不同身份的人来推荐书籍,每两周会由一位特约推荐人精选两本好书。每次推荐的两本书,限量二十本,售罄后不再补书。

随着“朗读者”的热播,人们似乎重新燃起了对读书的热情,无论是“地铁丢书活动”的预热,还是各地阅读节的开展,其实我们内心都知道,我们该读书了,我们想读书了。我一直以来都算不上是一个爱读书的人,但总是很喜欢书籍带给我的氛围,喜欢在书店慢慢地“旅行”。猫的天空之城,钟书阁,诚品书店.....去过了很多家好评书店,其实我总是如过客般的欣赏,羡慕着那里安静和谐的状态,却始终没体会到它们带给我阅读的力量。而在一天的午后,我与“两本书店”的相遇似乎解开了我之前所有的踌躇。

记得小时候,印象最深的是家门口的书店,每天放学路过,我们总会去逛上一圈。老板每次都会亲切的告诉我们最近哪一个牌子的教辅书最好,哪一个出版社练习册实用,甚至有时候会像老师一样督促我们读名著。现在每次回家,有空的时候我还是会去转转,即便老板已经换了好几个,但那里始终还是充满着回忆和温情的地方。

难道就再也没有这样能让我融入感情的书店吗?我开始到处搜集创意书店,而偶然在微博上搜索“杭州书店”时,浏览到的第一家便是被称为“奇葩”的两本书店。

书店只卖两本书 不是噱头不做“奇葩网红”

“想象很美好,现实很骨感,早晚倒闭” “有钱任性” “不过日本创意抄袭翻版” “奇葩书店” 看到这样有争议的评论,我不禁好奇,它现在经营状况究竟怎么样?老板为什么要开这样一家书店?仅有三十平米真的能看书吗?带着这样的疑问,我立马放下手机,决定独自前往这个特别的书店看一看。

走出地铁站,兜兜转转很久,我才找到万寿亭街。绕过街口,墙壁上醒目的壁画让我确定了目的地。

当推开书店的门,我立刻就被浓浓的咖啡香味所吸引了。店里只有一位咖啡师,并没有其他客人。我随便点了一杯手冲咖啡,闻着醇厚的咖啡香气,开始翻看陈列的书,与想象中不同,书架上摆放的书已经快要售完。这周推荐的书,一本是约瑟夫·布罗茨基的《悲伤与理智》,另一本是西蒙·蒙蒂菲奥里的《耶路撒冷三千年》。墙上还贴着这两本书推荐人吴晓波的介绍,”知名财经作家,自媒体人“。

书店只卖两本书 不是噱头不做“奇葩网红”

我伸手摸了摸书架上的蔬果,一开始我不明白书架上为什么要摆放五谷和蔬果,但真正站在书架前,我似乎能体会到这里“书是我们精神食粮”的概念。正当我看的入迷时,里面走过来一个穿着黑色西装的人,热情地向我招手,在看他的第一眼我就有种莫名的熟悉感,他靠过来和我聊了起来,我才知道,他就是书店的老板——李加文。

书店只在下午两点开始营业,在等待的过程中我走进了楼上的咖啡馆,坐在窗边搜索了很多关于李加文的介绍。楼上这家凡人咖啡馆,已经有二十多年的历史,不少杭州的名人都来过这里畅谈。他还因为最喜欢的诗人木心,还开了一家纪念木心先生的主题咖啡馆,吸引了许多喜欢木心的人来这里交流。不难想象,这样一个拥有艺术情怀的人,开一家书店,其实是他心里一直所保留的热情。

在了解了书店的基本情况后,我直接把心中最大的疑问抛出:“那你为什么开这样的书店呢?创意是不是来源于日本那一家?”现在想想,我当时其实不够礼貌。但他没有不悦,反而笑着对我说:“其实并没有,开书店是我很久的一个想法,我也总在想开书店的意义究竟是什么。如果说我只卖有价值的两本书,吸引不同的人一起推荐和阅读,那么也许到了五十年之后,看看我曾经卖出去的书,拿到书的那些人会不会不一样?所以说和日本那家森冈的想法其实是不谋而合的。”

书店只卖两本书 不是噱头不做“奇葩网红”

这样的答案是我未曾预想到的,听完他讲的这些,我才发觉原来我们都错了。这样简单的书店中,不是来源于其他人的创意,不是为了过多的盈利,只是他内心中对书籍最深情的寄托,在这快节奏的城市中唤醒人们读书的记忆。

我们聊了很久,他就主动带着我去看了他另一个创意空间,一家在书店旁边开放的壹家画廊。踏进那个小小的屋子里,我才发现它与两本书店的概念似乎是相通的——画廊一次只展示一张画作,留白大量的墙面给过往的行人和孩子涂鸦。

在这个充满繁杂色彩的空间,李加文讲了许多他的生活,他的爱好。

Patti Smith是他最喜欢的歌手,他喜欢她经历了悲伤的爱情仍纯粹的音乐。她也曾说过“我梦想能拥有一本自己的书,写一本我能放在那个架子上的书”,正是因为这样,李加文将她写的《只是孩子》作为两本书店的首荐,也放在他的书架上。

“我从来不想让这家书店变得网红,做作,我只希望它是小众的,是有缘人能聚在一起交流的地方。”他这样对我说。

听他讲了这么多,有些地方其实我真的没有理解,没有听过他所讲的人,他所说的书,他所描绘的世界。但出乎意料地,我不排斥,甚至很爱听他讲那些我从未接触过的内容。因为我能深刻感受到我们交流时那份超乎年龄的平等与舒服。那份快乐,是真正走进我内心的交流。

离开了两本书店后, 脑海里总会想起着他说的那句话:“如果有一天你看完一本书,有了那种迫不及待与别人分享的热情,那也可能是一本好书的推荐。”

我开始真正地反思自己,我从没有真正地爱上读书,所以我写的文字也开始慢慢跟不上我要表达的思想,明白了我再也不能浪费自己的大脑。所以啊,趁着年轻,还是多读书吧,多来见见志趣相同的人,多思考自己该有的人生。

书店只卖两本书 不是噱头不做“奇葩网红”

一个城市中就应该留有一个空间吧,不是追求利益,不是盲目赶潮,而是放慢生活的节奏,让一些真正有思想的灵魂分享书中的快乐,生活中的幸福,不是吗?

很幸运来到两本书店,

它是这样一个有趣的地方。

很高兴见到加文,

他是这样一个有趣的朋友。

相关文章

  • 书店只卖两本书 不是噱头不做“奇葩网红”

    在武林广场的繁华下,我很难想到,在一个不起眼的小胡同里,有如此特别的地方——只卖两本书的两本书店。 2017年3月...

  • 一家有情怀的书店

    南昌网红书店,几何书店。

  • 书店的气味

    文/蓬山 我抗拒一切名称中冠以网红的东西:网红餐馆、网红蛋糕店、网红奶茶店……现在也包括网红 书店。“网红书店”的...

  • 只卖两本书却成为网红打卡圣地,本周神奇图书馆走进“两本书店”

    杭州有很多特色书店,但有家书店即使在文艺气息浓厚的杭州也显得很特别——两本书店。这家书店与其他独立书店最大的不同之...

  • 买书小记

    ​去一个地方不管是出差还是游玩,我必去的地方就是那里的书店了。所谓的网红书店就是去打打卡,看看他们都卖什么书,基本...

  • 网红书店有感

    今天,和朋友一起去了所谓城市的网红书店。图书的种类很多,书店布置的很温馨,书店很大,里面包括了蛋糕店、咖啡屋、亲子...

  • 打卡网红书店

    最近抖音大火的网红书店,蓝海风。临近居住地,去探一探究竟。其实,想去拍照。痴迷于拍照的自己,当然不能放过这...

  • 网红书店打卡

    不知从何起,打卡这个词变得异常风靡生活的点点滴滴。上班打卡,学习打卡,后来又演变成了一种旅行的标志。今天难得天气晴...

  • 88网红节优惠猛过双11?!

    2016是网红直播+电商元年。“网红直播”正在成为流量新入口,电商已经进化到卖场景、卖生活方式、卖内容、卖个性、卖...

  • 网红小店

    网红小店,卖女装的。 两条腿走路,一方面是实体店,一方面是网店,老板的网红,不是说她漂亮,也不是她卖萌,都不是,而...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书店只卖两本书 不是噱头不做“奇葩网红”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spog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