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人士的七个养成习惯。
对于【高效】这个词,我脑中首先联系出两个个关键词:节能、自律。
节能:摒弃一切不必要的行为,简约自己的行动目标。
自律:高度约束自己的行为,对于确定的目标不达目的,势不休。
我们每个普通人都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做事高效、雷厉风行的人,而培养这样一个逻辑思维需要漫长而缓慢的过程。
![](https://img.haomeiwen.com/i5373131/29e9d6a12303595b.jpg)
别人在现在 我在未来
让自己的大脑远离舒适区。很多时候我自己的思考能力只能思考当前的问题,比如说,你问我菜市场上有没有卖西红柿的,我会说有的,但是你问我还卖其他什么东西我就回答不出来了。让自己的思想成为巨人,这样不仅知道菜市场有卖西红柿,我还知道萝卜、排骨,我还知道他们的价格、产地。
小A老是闹着要辞职,说在公司领导老是找他碴,特别不受待见。小B说,那你先把公司的技术什么都学会,等到你什么都会的时候你再辞职去现在公司的敌对公司,气死你们老板。小A一听有点道理,就开始沉淀心下来好好学习,遇到不会的就死劲琢磨,查阅资料。
再后来小B遇见小A就问他辞职的事准备了怎么样了,小A不好意思的说,他不辞职了,现在老板不仅特别特别器重他,还准备给他加薪升职了。
与其消极的等待命运,不如主动出击,改变自己所能改变的。
目标不如目的
对于一件事情要达到什么样的成就,需要一个既定的目标,而目标又是一个有始有终的过程,而对于做这件事的本身目的是什么,则是个高效得多思维,丢弃掉许多不必要的繁琐,直奔目的本身。
思维象限
要自己知道生活的原则目的,就得明白生存的权重是什么。我们每做的一件的事情要取决于它的程度象限:重要又紧急,重要但不紧急,紧急但不重要,不重要也不紧急。
在这里着重解释一下,重要但不紧急和紧急但不重要。很多时候我们会把这两个概念搞反,重要但不紧急可能是着重于我们的身体健康和学习之类的。比如说,为了赶公交车而不上吃早饭,为了买一件快断货的漂亮裙子而放弃买学习资料。这种在当时看是要紧的事在长期看来是对自己的切身利益有害的。
小结:总的来说,把事情做对,不如做对的事情。知道自己是谁,从哪里,要去哪。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