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四年,一场战争在北方爆发。这场战争的对抗双方,一个是在当时威名四海、占领北方大部分地盘的袁绍,而另一个则是对未来三国时期影响很大、被后世称为“英雄”的曹操。
小时候的玩伴,青年时的战友,是怎么成为对手的呢?
这场战争发起的原因是袁绍手下的陶谦将曹操的爸爸曹嵩给杀了,并在与此同时,将曹操刚打下不就得兖州给端了,从此,两人便结下了梁子,双方便开始了长达一年的战争。
你要知道,在当时,曹操的兵力可比袁绍少太多了,但是这场战役却以曹操胜利,袁绍失败而告终,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以少胜多的案例。本来按理来讲应该是袁绍胜利啊,那么这是为什么呢?
我们来分析一下。
一.性格方面与价值观和身世的不同所影响的
在价值观上,袁绍谋而不决,而曹操是属于敢作敢当敢干的人。
在家世上,曹操的爸爸是别人捡来的,至今都不知道曹操他爸是从哪里来的。而袁绍就不同了,袁绍都可以算得上是官四代了,家大业大,可能一个闪失,家就没了,这也是为什么袁绍做事比较拘谨,而曹操敢作敢当敢干。
袁绍这人比较“野”,又比较“没脑子”,但自己又十分刻薄,时不时就会引起大众的不满,一直以他自己为中心。而曹操就不同了,只要是他的谋士所说的,他都听。一个性格刻薄,而另一个心胸大。
这是其中的一个原因。
二、两个人的用人不同
在曹操的阵营中,谋士就是谋士,将领就是将领,分划得十分清楚 而在袁绍的阵营中,谋士也有可能是将领,而将领也有可能是谋士,十分混乱。
在袁绍的军队中,有的谋士出好计谋,明明可以让他们大获全胜,但他不用,一直处于一个“我不听,我不听”的状态,跟开了“飞行模式”一样,经常引起大众的不满,导致叛变。他只会招人,但不会用人 ,有的时候将领也不是很好,但袁绍却还在用。
但在曹操的营中,他的可谓是“精英团队”了,不管他的谋士说什么,他都听。而将领这边也是曹操亲自来的,都是精兵强将。
这是原因二。
三、两人的计谋不同。
曹操的计谋是引袁绍到离自己粮仓近的地方 ,官渡来进行作战,使袁绍的粮食供应不足,便可以一击致命。并且曹操用“口袋型”的方法进行防守,为以后的防守做了基础。虽然在地理方位上不占优势,但他却会利用好这个地形。
袁绍在地理方位上占了很大的优势,他本可以稳扎稳打来拖垮曹操,或是过黄河直接占据官渡。但是他不,非要跟人家曹操正面刚。当遇上好时机,田丰让他打但他不去,太过自信了。他的目的很简单,先占据白马,再占据官渡,最后攻破许都。但他没有把握好时机。
曹操和袁绍是从小的玩伴,青年时的战友,中年时的对手。这场战役后,曹操一统北方,而袁氏集团破灭。这场战役,是决定两人命运的关键,也是一场名流千古的重大战役。
这就是为什么曹操能战胜袁绍的原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