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外史》主要写的就是一些所谓儒生、文人墨客的故事,里面的人物真的是个性鲜明,什么品行的都有,可谓是“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有的一生都在追求功名利禄;有的却要成为一股清流,自得其乐 ,远离官场;还有许多讨厌的小人,作威作福。下面,主要是想介绍几个印象深刻的人物,以及给我的一些感想。
第一个就是匡超人,刚开始还是被他感动到的,虽然穷苦,但是还是很孝顺的,人又勤奋。特别是在照顾生病的父亲时,很细心体贴,任劳任怨,他白天杀猪卖豆腐,晚上服侍父亲起夜吐痰等,每天只睡一个更头。此时足见他的淳朴善良,还得到知县李本瑛的提携,本来是往好的方向更进一步的。岂料李知县落马,怕累及自己,就逃出来了,这也成了他人生的拐点。直至遇到潘三,可谓是人设崩塌呀。帮人伪造朱签,替考,坑蒙婢女,后来为了进京做官,强行把妻女送回老家,导致妻子抑郁而死,还扯谎娶了老师的女儿。真真是越往后看越见不得他那虚伪,厚颜无耻,薄情寡义的嘴脸。其实想一想,好好地一个人,为啥转变如此之大,一来是社会风气不好有关系,更关键的还是自己心智不坚定造成的吧,毕竟一个巴掌拍不响,如果自己能明辨是非,何至于此?
第二个就是严贡生了,那可是整本书里头号恶霸,他是厚颜无耻到了极品的。他的那些“伟大事迹”有一大筐了:已卖给领居家的小猪,人家好不容易喂养大了,不小心跑到他家,他就占为己有,不肯归还,想要敲诈邻居家钱;吃剩的两片云糕片,船家不小心吃了,就谎称那是他的名贵救命药,赖掉船费就算了,还想要讹诈船家的钱;最为过的就是自弟弟去世后,想要强行霸占他家产,把其妻女赶到一边,人家不肯,居然还要告到官府。见过无耻的,没见过如此厚颜无耻的。满嘴谎话,坏心思随时随地都会冒出来,这种人真可怕,他们的理念就是“我的是我的,你的还是我的”,反正感觉他就是天理。
当然,书中不都是这样无耻之徒,还是有好人的,而杜少卿就是那一股清流。虽然出身于名门世家,“一门三鼎甲,四代六尚书”的大官僚地主家庭,声望和名望都很高,但是人却不粗俗。有名气,有学识,还有钱,却只愿意平淡过日子,偶尔会会那些志同道合的人,得到别人举荐他做官,他却称病不出仕。同时,在他身上你可以看到什么叫视金钱如粪土,待人过于慷慨了,可以说是有求必应。这老好人做得毫无原则啊,卖房卖田都要去帮别人,有些人确实是贫困,值得一帮,有些则是见他善良,顺道来揩点油的。最后吧,把家里的产业都折腾完了,后面的日子也是紧巴巴。确实,喜欢他的淡泊名利,潇洒自在 ,善良正直,简简单单做自己。但是唯一觉得不足就是,这老好人成了烂好人,助长了好多无耻小人。要是我生在当时,估计我会劝说他学会理财了,毕竟细水长流,自己家的日子还是要过的,可不能苦了妻女呀,哈哈!
当然,里面还有很多人物,像吝啬的严监生,到死了还担心灯费油;还有范进,考了三十几年的试,就为了做官,虽然如了愿,可这就幸福了吗?还有虚伪的牛浦郎,小偷小摸的行为就不说了,居然还理直气壮地冒用牛布衣的名气招摇撞骗;不过还有走遍天下寻父的郭铁山,也是真性情啊......其实啊,何止是古代的书生如此呢,现代社会不也差不多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