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这部豆瓣高分真人秀,揭露职场 6 个真相

这部豆瓣高分真人秀,揭露职场 6 个真相

作者: 32b6c19ab614 | 来源:发表于2019-09-16 09:19 被阅读0次

最近,有一部大火的韩国综艺《Good People》,聚焦职场新人在办公室如何成长,在豆瓣的评分高达 9.5 。

这部综艺记录了 8 个心怀「律师梦」的菜鸟,来到一家律所进行一个月的实习,完成导师给出的 10 个试题,最后只有 2 个人能留下来,成为律所真正的律师。

这部剧回答了不少职场难题:

- 如何获得上司和同事的信任?

- 面对上司的责难该如何应对?

- 如何和具有竞争关系的同事保持合作?

不少人带着娱乐的心态来看这个综艺,却在里面看到了血淋淋的职场现实,招招见血。

节目中的很多设定和情景,都极大还原了职场人的真实生活,让很多人在他们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① “面试时,绝对的诚实并不是最好的选择”

面试是大多数人进入职场的第一关,这是一个双方考察的过程,也是彼此给对方第一印象的场景。

在求职的时候,大概很多人都曾遇到过类似这样的状况:

面试过后自我感觉良好,各种问题对答如流,却被告知“回去等通知”,这一等就没了消息。

关于面试如何更好的表现,节目中的专家们提出了独到的观点:绝对诚实不一定是一个好的选择。

当然,面试时候绝对不能撒谎。

但在一些问题上,可以用语言的艺术加以润色加工,比如是被问到“自己的缺点有哪些”的时候直白的告诉对方自己的缺点、短板显然并不明智。

对于一个不了解你的面试官来说,他不会很客观分析这些那些情有可原,反而可能因此降低对你评价。

只要掌握好方法和尺度,这个建议会为你的面试加分。

优点和缺点是硬币的两面,问缺点的时候,就把优点包装一下说出去。

因为这样无异于将这个问题也转化成了一种展现自己的机会,既回答了问题,又不至于有损第一印象。

② “ 凡事能多想一点,多做一点”

在这部综艺里,反复强调一件事:

所谓优秀人才,就是凡事能多想一点、多做一点。

辅导这 8 位实习生的 4 位导师,都是这间律所里最有经验的律师,他们一再提醒 8 位实习生:

- 写诉讼书要考虑法官的感受,让法官看得舒服,所以要写得有逻辑,不能让法官看得一头雾水。

- 为前辈收集资料,必须考虑到前辈也会有不知道的法律条款,所以要把出处写出来。

正如其中一位导师所言:很多人做完自己责任范围内的事情就结束了,不会想着多想一点多做一点,用这种想法做事的人就会变成标准化的后辈,是不会得到更多工作机会的。

8 位实习生入职的第一个课题,是帮律师们查找资料,这是一个关于比特币的案子。

资料,是一切律师工作的基础,只有具备完备的资料,律师上庭才能旁征博引,阐述好自己的观点。

听起来非常简单,但真正能做好的却没几个。

有些人只是自说自话,完全没有案例和法律条文做依据;有些人的资料杂乱无章,让律师们看得一头雾水。

最后,只有 2 个人照顾到了律师的需求,特别是一个叫宋智元的实习生,她提交的资料,包括了具体可参考的案例、法律条文,文档思路特别清晰,还特意整理了一份目录。

更厉害的是,她还发现了一个连前辈都没有想过的思路,最后顺利获得了课题的第一。

普通人做事,只求做完;优秀的人做事,追求的是能给别人带来惊喜。

所谓惊喜,就是超过别人的预期:不用你承担的事情,你比老板还上心;不用你思考的问题,你思考得比老板还深入。别人做到 60 分,你做到 90 、100 分,带给领导和客户的,一定是完全不同的感受。

大部分职场人,能力、智商其实相差不多,脱颖而出的关键,就是你做事的用心程度。

③“一个人对错误的心态,决定了他发展的上限”

在职场中犯错在所难免,一个成熟的员工也不敢保证百分百的正确,何况是职场新人。

这部综艺里,8 位实习生都曾犯下不少错误,但导师都对大家非常宽容,毕竟每个人都会犯错,导师也不期待他们能永远完美。

导师们真正希望的,是他们能在错误中成长,毕竟比犯错更恐怖的,是不愿面对自己犯下的错误。

在节目中,一位导师曾说过这样一番话:一个人对待错误的心态,决定了他发展的上限。

成功者能从错误中吸取教训,下次绝不再犯;而失败者往往觉得犯错很丢脸,听不得别人的批评,也不愿意去改正。

这样一来,犯下的错误就不能转化为一笔宝贵的财富,下次依然有可能继续犯错。

第一天搜集资料不用心,第二天迟到,因而被骂得狗血淋头的李相浩,就非常值得大家学习。

面对导师的批评和指点,他认真听着,虚心接受,然后努力改正。

他不再迟到,每天提早一个小时到办公室;交的资料也越来越完整、用心。

在准备答辩状时,别人都还在准备证据,他就已经开始从答辩状的逻辑结构角度去思考问题,让导师们都刮目相看。

他的导师卢奇莞还称赞他抗压强,只要愿意跟着导师埋头苦干就是可以信任的后辈。

正所谓“面对批评的逆商,自我承受能力,决定发展的速度”。

很多时候我们容易陷在自己的固定思维里,不能跳出来以第三视角客观看待自己。而在别人从侧面给予我们的相关评价,其实很宝贵。

职场中谁都会犯错,比的就是面对犯错时的自省力,只有在面对错误时能够深刻反省,把错误转化成为经验的人,才能得到最后的胜利。

④“适当做点分外的事情,对职场发展有帮助”

大部分的公司工作都是团队协作的,一个人单枪匹马冲得再快不能带动整体也无济于事。

有些自诩优秀的人,只管自己的事情,做完之后就休息不和队友配合,也丝毫不顾及团队的整体进度。

他可能会成为一个个人业绩不错的优秀员工,但可能也只是员工而已。

而能得到重用或者晋升的,往往都是那种想得周全而全面,有意识地去协调整个团队一起前进的人。

很多人做完自己责任范围内的事情就结束了,不会想着多想一点多做一点,用这种想法做事的人就会变成标准化的后辈,是不会得到更多工作机会的。

想成为职场里的主角,就不能只关注配角要做的事情。

⑤“职场竞争中,注意细节的人可以走得更远”

一些难以攻克的问题解决不了很少会受到苛责,但日常生活中的低级错误,在职场中是很减分的选项。

在节目中一个实习生提交的方案里出现了错别字,就被导师们直接指出:

错别字是致命的,很明显的错别字不可以出现在给上级的报告里。

很多时候对于领导来说,态度可能比能力更重要,你可以不聪明,但不可以不小心。

职场生活中很多细节都要注意,比如文案的语句、出席会议的着装、汇报工作的格式、职场社交的基本礼仪……

这些,都是不起决定性重要的一些小细节,但能从中看出你的态度、严谨度和专业素养,小错误积累多了也可能酿成大错。

⑥“成功的道路并不拥挤”

这 8 位实习生,都是来自韩国“清华北大”的首尔大学、延世大学等,他们所实习的律师事务所,在韩国也是非常有名。

在别人眼里,他们是学霸、是天之骄子、是前途无量的未来律师,但在光鲜背后,都是你看不到的拼命与委屈。

来自首尔大学法学院的李世勋,不仅专业课成绩第一,还是学校乐团的首席小提琴手。

但他其实出身贫寒,常常要同时做四五份兼职来补贴家用。

下班路上,他给妻子发信息:亲爱的,现在的我有点想哭……一切都好累啊。

下班后,宋智元一个人拖着疲惫的身体,孤独地走在街头,只能给远方的妈妈打个电话说句「我想你了」。

金多京,每次都下班后很晚才走,早上提前一小时就到公司,哪怕和朋友聚会,吃完饭又回到公司加班。

一个导师甚至这样评价 8 位实习生的工作:如果是我,也许会因为太辛苦,直接举手投降。

任何看起来毫不费力的时刻,背后都是没日没夜的辛劳。​

所谓「天才」,不过是对努力的人的一种赞赏,因为绝大多数天才能取得不俗的成就,只是依靠自己的努力和别人的懒惰。

每当陷入无边黑暗的时候,能帮我们走出去的往往是一份坚定的信念感。

也许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别人眼中的成功人士,但只要我们勇往直前,总有一天会成为自己心中的 Good people。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这部豆瓣高分真人秀,揭露职场 6 个真相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stry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