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话故事之所以称之为童话,是因为它的受众向是心智尚不成熟的儿童,总是多描写美好温情的故事,无论其过程有多么曲折,最终的结局一定会是happy ending,当然这是一般而言。中国之前是没有童话的,准确的来说是没有专门写给小孩子的读物,有的只是神话故事,历史传说,聊斋志异类的怪谈,虽然这些内容也很精彩,能够吸引小孩子去阅读,可这些东西终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童话。
直到戊戌变法之后,西方的思想传入中国,随着而来的是安徒生格林豪夫等人的作品进入国门,国人对于小孩子的启蒙教育逐渐重视起来,诸多大家开始学着西方写一些专门写给小孩子的故事,有启蒙的功能也有教育指导的功能。这之中国内也出了一批作者,前有叶圣陶张天翼,后有郑渊洁曹文轩,具体的作品好坏不论,但至少有这么一批人在为小孩子写着故事。
说起小孩子的故事,自然要首推安徒生,他笔下的故事数不胜数,满怀着温情,其中流露的感情让世界为之侧目。我家书架上,有一本安徒生全集,厚厚的,不是什么正版书,足足有700多页,那本书我记得是初一买的,当时为了买它我整整攒了一个月的零花钱,买来后便在床头伴着我渡过了一整个暑假,一整个温馨美好的暑假。到现在我还记得,坐在树荫下的凉椅上,一坐就是一下午,沉浸在王子与公主,天鹅与鸭子,守林人与巫婆···这一系列神奇的故事之中,很多时候到了晚上还会依依不舍,无法放下手中的书。
每个人小孩子时候是一张白纸,什么都没有经历,也没有自己的想法,一切认知都是从周围的事物中得出来的,周围人说话、学校教育、所阅读的书籍,可以说,小孩子时期是一个人至关重要的时候,他现在所经历的会影响到他以后的人生。可惜很多大人并不重视这个,总是认为孩子到了一定年纪便会理解一些事情,不用太操心。可他们往往忽略了,孩子对于事物这种理解的基础是建立在之前的认知之中,如果幼年的教育也是失败的,那么这又该如何认知呢?
我很庆幸幼年时候的教育经历,至少在学习上家长很开明。其实无论是家人的影响,还是我所阅读到的书籍,对我的影响早已潜移默化,影响着我做事的思维。小孩子时期读一些好的文学作品非常有必要,建立对于美好事物的向往,追求真诚博爱这种“无用的美好品质”比背诵古诗词要好太多。家长应该教导小孩子学会自我学习,做真诚的人。
很多人教育自己的下一辈的时候总是喜欢以自己的人生经验作为指导,并向小孩传达“家长是最正确的,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你好,要服从家长这种想法。”总是想要把自己的小孩变成自己的传声筒。
这是不对的,家长作为监护人,可以行使监护权,但不应该将自己的意志强加在小孩的身上,每一个人都是独自的自由个体,应该有自己的自由生长权利,任何人都不应该去干涉。
写了这么多似乎没有一个重点,前面在说童话,后面又跳到了小孩子的教育方面,这并不是散,而是一脉相承的。童话是写给小孩子的故事,它的作用则是启蒙,启蒙是最初的教育,每一个家长都应该将这一点重视起来,重视小孩子的成长教育问题。
毕竟每一个小孩子都会成为大人,都会再有自己的小孩。
如果除了安徒生、豪夫、王尔德、圣-埃克苏佩里、叶圣陶、张天翼、郑渊洁、曹文轩···你再没有什么童话书可以给小孩子看的话,那么我推荐你给他看这本书
有谁知道时间去哪儿了?在爱尔兰的肯瓦拉小镇,时间似乎被谁偷走了,每个人都觉得时间越来越不够用。所以,当吉吉问妈妈想要什么生日礼物时,妈妈说她只想要点时间。15岁的吉吉决定为她实现这个愿望。但是,他到哪里,怎么样才能找到时间呢?这似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邻居安妮告诉了他一个秘密——有一个密室通往永恒之地,在那里有着用不完的时间。吉吉决定前往那里,为他的妈妈买一点时间。但是,要开始这个旅程,他必须先从自己的世界里消失。就在吉吉消失的时候,小镇上出现了一个新警察。这是巧合吗? --来自豆瓣
这本书与桃花源记、地海战记、爱丽丝漫游奇境记的梗如出一辙,以平行世界的设定,结合音乐,亲情、往事,解救世界的梗,玩出了一个新的故事。这本书是小孩子的读物,可以给小孩子看看。
2017.4.9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