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齐重臣杨愔忠孝双全,是历史上的模范君子,一直为人称颂。他年轻时不怎么顺利,面对死亡的威胁和名利的诱惑,他始终不改其志。
杨愔的堂兄弟幼卿当岐州刺史时,总喜欢直言上谏,并且引以为豪。杨愔每次都替他捏一把汗,替他担忧得不得了。他劝杨幼卿说:“你的抱负和为人没毛病,可你也得讲究方式方法对不对,你总这么不分时间地点地贸然直谏,言辞激烈,一点都不知道含蓄,谁受得了。皇上看了你这直言不讳的奏章,怎么可能会舒服接受呢?这只会带给你祸患啊!”
杨幼卿争辩说:“皇上英明,自然体会我的忠心,何况当君子的,谁要学那些小人行径啊?正邪不两立,忠奸本分明,这和方法策略有啥关系啊?”
杨愔还是耐心劝他,杨幼卿却说:“我们都把小人当成敌人,如果我这样做不好,那我相信你的方法也不会让你永保平安。记住我的话,除非你改弦更张,做个小人!”
杨幼卿后来因为直谏被杀,杨愔悲痛不已,得了重病。他在赶往雁门温泉治病途中,一路哭个不停,同行的家人不停地劝他说:“这事你应该当做借鉴啊!他不听你劝,才有此一祸,你就别再伤害自己了。”
杨愔惨声道:“我一是为他,也是为我自己流泪。我们同为兄弟,志同道合,如今他舍我而去,我又想起他先前说过的话,顿时心寒啊!世道如此不平,好人难道就该死吗?”
在雁门温泉,杨愔收到朝廷他同事郭秀平的来信。郭秀平嫉妒杨愔的才能,在信中恐吓他说,皇上也要对他下手,劝他逃走。杨愔信以为真,把自己的衣帽丢弃在水边,做出自己被淹死的假象。他改名换姓,自称刘士安,在嵩山隐居。后又逃到海岛,以教书为业。
权臣高欢对杨愔的才能十分赏识,得知杨愔未死的消息后,马上派人去接他回朝。
杨愔就此事去找暗中帮助他的光州太守王元景商量,王元景说:“既然事情都已经真相大白,是小人作怪,你就别在这儿受苦了。你一身才华,回去你的朝堂,为国效力,去吧,皮卡丘。”
杨愔怅怅道:“朝中小人当道,我们又能怎么样?我不想当官了。”
王元景劝了很多次,最后道:“你足智多谋,为人稳重,谅小人也害你不得。”
有了高欢的庇护,杨愔安然无事,官运亨通。
杨愔放松了戒备,他的一位好友提醒他说:“我们做好人的,终究是小人的眼中钉。你眼下虽然无恙,可难保他日没有风险,我们还是想个万全之策才好。”
杨愔一笑说:“现在丞相当权,高欢对我很信任,我还怕啥?”
杨愔的朋友忧心忡忡:“高丞相终有百年之日,我们凡事筹划在先,终不为过。”
杨愔摇头笑笑,不在意,他自得地对好友说:“以我的智慧,虽不能说安邦治国,自保还绰绰有余。”
北齐孝昭帝乾明元年二月,荣显多年的杨愔,躲过了初一却没躲过十五,最终还是因为小人进谗无端被杀。
他临死时还说:“世不容君子,非我智不及也。”

另外,还有一个很著名的成语“为人师表”也出自杨愔,据《北齐王·王昕书》:“杨愔重其德业,以为人之师表。”师表:榜样,表率。为人师表指在人品学问方面作别人学习的榜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