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参加“学而思”的培训,虽然你有些不愿意,但是妈妈在万般的挣扎和权衡之后还是送你去了。说是开拓数学思路也好,说是怕落后也好,说是暑假给你找点事情做也好,家长总有家长的万般理由。
第二次上课,妈妈结束加班,兴冲冲的赶到学而思去跟你和爸爸汇合。
晚8:30,外面路灯的灯光映照在教室的玻璃上,让我觉得有种特别的绚烂,是教室里的“求知”空气点燃了那层绚烂吧。
老师宣布下课,孩子们纷纷站起来去老师处领取这一堂课的奖励,我站在门口看着你,你坐在座位上没有多,低头用橡皮擦着书本,歪着脑袋还在思考。
我不敢打扰你,你认真的样子,真的很美!
擦了写,写了擦,几个来回以后,你皱着眉头,似乎毫无进展,班里一半的孩子已经领取了奖励跟着爸爸妈妈离开。最后,你带着书本,带着铅笔,走向讲台。
我想,你可能还想跟老师继续讨论一下题目,于是开始在走廊踱步。7周岁的你,已经有很好的跟老师沟通的能力,所以妈妈并不是太担心。看着教室里面另一对母子,妈妈正在努力的给儿子讲解,我颇有些得意,不是因为妈妈懒惰,是因为我们很早达成了共识,学习应该是自己的事。
几分钟之后,我探出头看看教室里的你,可是,这次我看到的,却是你瘦弱的肩膀在微微的颤抖。
我知道,那是你在哭泣。
无辜的辅导老师,尴尬的正在解答另一位家长的疑问,对你突如其来的眼泪有些手足无措!
我走进教室,把你搂过来,看见你梨花带雨的小脸。
显然,你因为没有弄懂今天的课程显得有些着急了,看到妈妈的出现,你一头扎进我怀里,哭的更厉害了。
一旁的辅导老师解释道,今天的课程确实比较难,第一次接触的小朋友弄不懂很正常哒!
我一遍安慰你,一遍心里暗暗的心痛。
有一种说法说,学而思的奥数思维并没有太多用处,也不适合所有的孩子,让孩子学这些除了徒增负担别无它用。
但妈妈并不这认为,知识的有用无用是无法简单衡量的,特别是数学思维,它教会我们的更多的是一种思考方式。
当然,今天的这个问题变得更有价值了。因为,你遇到了一个难题,而且对你来说是一个不小的难题,你弄不明白,是自责,是惭愧,是懊恼,是害怕,让你哭泣~~
那么,面对难题,我们应该需要一种什么样的态度呢?
也许,今天,是个好机会!
妈妈一边安抚你,一边告诉你,遇到困难是很正常的事情。“你还想继续听老师再把这个问题讲一遍吗?如果想的话,等情绪好一点,我们请老师再帮个忙~~”
你点点头,努力让自己的啜泣不再那么厉害。
辅导老师仔细的讲这个“翻杯子”的问题又讲了一遍,你听的很认真,在老师的指导下,又把题目做了一遍。
说实话,我看了一眼这个题目,我也不会!
回家的路上,我们继续讨论着这个题目,虽然得出了结果,但说实话我并没有想明白。你说你想明白了,妈妈开玩笑说,你看你也只比那些已经想明白的小朋友晚明白了30分钟而已。
你破涕而笑了。
可其实,妈妈自己并没有搞明白,我们约定利用明天后天的时间再琢磨一下。
于是接下来的两天,妈妈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总会想起这个题目,拿出纸笔来验算一番,可是,我试过了所有的方法,依然没有想通。
第三天的晚上,不耻下问的我,跟你讨教到底如何做这种题目。你不仅熟练的讲述了过程,而且让我一下子恍然大悟。
看着你脸上得意的笑容,我比你更得意。
我不知道这次事情是否让你受到了打击,还是增强了自信。对数学的惧怕,似乎成了你小小的梦魇。
直到,这一期学而思课程结束,妈妈突然发现你在班级的排行榜上竟然是名列第一的,老师的总结评语是:很有潜力!
从哭泣到第一,我不知道其中你经历了怎样的转变。
哭泣的背后也许是你的自卑在作祟,你觉得为什么别人一下弄懂了,而自己却怎么也弄不懂。
但其实你并不知道,在很多时候,大部分人并不愿意承认自己的无知和无能,他们甚至连哭泣的勇气都没有!
是的,在困难面前,你哭了,但至少你坦率的承认了自己的弱点,并用自己的坚持和努力克服了它。
而这,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的。
恭喜你,宝贝!
7岁的你,有着了不起的勇气!加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