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看完了一本书——《全球视野下的余华》。
曾经,对于余华,其风格、代表作、生平,甚至、其性别,我都一无所知。后来,无意中,看了几篇关于他的长篇小说《活着》的书评,由此,余华进入了我的视野。
我特意去查了他的资料,才知道他是先锋派代表作家之一(先锋派文学是指反对传统文化,刻意违反约定俗成的创作原则及欣赏习惯的文学。先锋文学的本质特征就在于它的独创性、反叛性与不可重复性。)。而且,即使在国际文坛上,他名气也很大,获奖无数。
余华出生于1960年,也就是说,他的整个学生时代恰逢 那个 时期,以致于整个学生时代是彻底被荒废了的。高中毕业之后,他上了一年卫校。之后,当了五年的牙医。他是从19岁时才开始尝试写作的。
所以,从他的成长经历和受教育程度来看,他能达到今天的成就,的确是很不容易,的确是很让人佩服。这说明在文学创作这一方面,他是很有天赋,很勤奋的。对于他的天赋、努力和成就,我心悦诚服,即使我并不太喜欢他的作品。
我的习惯是听书和看书并重。毕竟,听书可以利用琐碎时间来进行,可以节约眼力。对听过的书,感觉特别喜欢的,我再去看一遍。我觉得看书就是要分层次的,根据该书的价值和自己的感觉与需要。有的书,听一遍就算看过了;有的书,阅读了部分章节就算看过了;有的书,看看他人写的书评就算看过了;有的书,一目十行地浏览过一遍就算是看过了;有的书,则要慢慢地、认真地、一行一行地看才行;有的书需要边看边做笔记,日后,再时常温习该笔记。
目前,我听完了余华的长篇小说《活着》,以及散文集《没有一种生活是可惜的》。对于这两本书,我感觉平平,没有特别地喜欢。
《全球视野下的余华》这本书里面的文章有一些是余华本人写的,更多的文章是别人就余华的创作风格、作品人物进行剖析。
我看这本书的书最大的收获就是对于余华有了一个全方位的了解。下一步打算去拜读他的《许三观卖血记》。希望这第三本书我能喜欢。如果还是感觉平平的话,说明他的作品我欣赏不来,我就对他的作品彻底放弃了。
好书多的是,阅读体验很重要。我对所看之书的期待/要求是:最好是既有趣又有用,至少是有趣,或者,有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