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家里也有一个正在成长的孩子,于是自己找到了李玫瑾教授讲的育儿心理的音频来听,听了几节课,也整理了一些,现在分享给大家,希望对大家也有帮助。
1.孩子的任何问题都是大人的问题。
孩子的行为和心理问题,和父母的行为有关,和父母的教育有关。
孩子行发生的行为问题,心里问题往往发生得更早。比如孩子15,16岁发生的行为问题,心理问题已经发生在12岁以前了。
12岁以前是孩子的依恋期,这是教育好孩子的最好时期。
这段时间总在辅导小妞功课,几近抓狂,也有忍不住凶她的时候,就在昨晚,又凶她了,她说,妈妈好凶。
然后我赶紧说:妈妈有时候是凶了些,但是还是很爱你的,你要记住,凶并不是不爱你,凶是一种情绪问题,情绪靠自己的管理,而爱是一种感情问题,妈妈爱你是永远不会变的。
幸福的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童年要用一生来治愈。所以12岁以前,做为父母的我们要保护好孩子的依恋期。
2.要积累孩子依恋自己的心理资本。
父母对孩子要有真正的控制力,尤其是母亲,对生命的早期,必须是抚养人。
也就是在孩子1岁半以前一定是由父母来抚养,尤其是妈妈,否则就丧失了对孩子心理的依恋。
因为对于未来,孩子不管怎么顽皮或犯了错误,心理总会有一个空间留给妈妈,还是会听妈妈的话的。
3.情感陪伴的性格作用。
为什么有的人遇事会激动暴躁,而有的人却能大度平和,这是由于早年抚养是否到位有关,脾气暴躁的人早年的抚养一定是亏欠的,大度平和的人早年的抚养一定是非常到位的。
1岁以前孩子的哭闹,是需要及时给予回应的,关注他和爱抚他,不能置之不理。
情感的发展决定言语,言语就是社会性,社会性决定认知方式,包括后期的性格形成。
4.观念和性格的早起形成是有规律的。
关念和性格的发展十分重要,这是12岁以前要做的。
观念是人的一种想法或看法,这是人无意识当中出现的反应。而信念,是明白了坚持的一种看法。
观就是看到了形成的念,观念的出现,是父母的唠叨,父母的言谈举止,父母的坚持和信念。
观念在生活中十分重要,同时也决定人差异。
比如出当租车司机的,有顾客落包了,有的会想方设法给顾客找回去,有的不会,这就是观念,这不在于后天的教育,是早期父母对他输入观念的影响造成的,父母为人是否正派,直接影响孩子后天的观念。
性格是后天形成的社会行为方式,有些属于社会行为的与别人有关的,比如冷漠、自私、热情、关心他人、善良......这些都是性格。
性格代表他的观念态度,更重要的是行为方式的表现,这些都在于父母的教育下形成的。
5.好的亲情陪伴一定是唠叨的。
情感的发展和孩子的言语发展密切相关,真实有爱的抚养一定是唠叨的,也就是有话的。
有话无话成年后就可以体现出来,一些上网成瘾,暴力行为,变态犯罪,多数是内向的人,愿意动手,不愿动嘴,不善表达,这些人早年的抚养一定缺少耳边的唠叨。
妈妈、奶奶、爷爷,对孩子都属于亲情爱的抚养,这些亲情抚养一定是有话的,听得多一定说得早,这不仅影响孩子的言语发展,还会慢慢变成不同的性格。
对孩子早年的抚养多和他说话,有利于他的身心健康。
未完,待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