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戏剧沙龙
剧评|晚安,妈妈

剧评|晚安,妈妈

作者: 一抹茶色z | 来源:发表于2017-05-14 17:17 被阅读105次


    如果要说,我在《晚安,妈妈》里看到了两个极端的词语的话。用两个关键词来概括,是:极度的寒冷与极度的温暖。用关键的点来阐述的话,是关于母爱和人生的迷茫。




    《晚安,妈妈》剧照

    寒冷来自于一位女儿在妈妈面前坦言自己要自杀。这对母亲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打击和绝望,开始质疑自己身上做错的地方,究竟是什么,让自己的女儿一心只想自杀。唯有母爱,是最深刻的反思。

    温暖来自于在这次的《晚安,妈妈》里看到的日常化生活场景。妈妈在客厅中织围巾,喝茶,而女儿在厨房里做菜,聊天等。这不正是我们在家里时候和妈妈相处状态的真实写照吗?

    被忽略的生活细节,在403话剧中心的舞台上放大,将我带回了在家的时光,念起于妈妈在一起时候的温馨时刻。

     好的艺术作品,能看到真实生活的影子


    《晚安,妈妈》剧照

    剧本的语言表达上,用了具体形象的比喻来暗示人物的内心心理。如母亲提出要给女儿养一只狗,缓解女儿心中的孤独,而女儿则追忆以前家中养的狗最后还是死了,于是,劝母亲不用养了,那只狗会像自己一样,最后还是终将离开这个世界。自己也想提前“下车”,解脱所有的不如意与烦恼。

    剧本的情节则主要是通过母亲与女儿对话,为什么要自杀而展开。戏剧性的冲突里,两位演员的动作神态细腻到,母亲不断搅动咖啡杯的细节表现自己的慌张,女儿不断地挠自己的头发表现情绪失控。表演过渡地自然,带动情绪起伏和剧情的发展,开篇平淡,后续精彩不断。

    而灯光,简单但又是最大的加分项。随着人物的情绪明暗和柔度配合,可以看出舞美方面处理的细致。

    而剧中女儿自杀的原因是因为觉得孤独,对人生绝望:与丈夫分开后重新搬回妈妈家住,失去自己的生活;爸爸早逝,怀疑妈妈与爸爸之间没有爱;自身不爱说话,患有癫痫,责怪母亲是遗传带给自己,不受欢迎的疾病。

    而母亲始终劝女儿放弃自杀,并告诉女儿自己也是在人生的迷茫里,跌撞着走过来。包括给女儿挑选丈夫,是因为担心女儿没人照顾;自己的丈夫又是因为自己只是个乡下女人,比较安稳才娶了自己。

    人生从来不是随心所欲的选择和一帆风顺的过程,更多的时候,很多意外已经偷偷包裹在来的路上。

    《晚安,妈妈》剧照

    死亡,对于多数人说是毁灭。而对不同的人来说,放在不同的时间节点里,或者是一种解脱。最后女儿开枪自杀了,“砰”的一枪打进所有观众心里,我想妈妈应该世界都黑了。

    不得不承认,这部剧有些沉重,抑郁。看的时候,喘不过气。看完以后,却又如释重负。我们看的,是别人的人生,过的却是自己的生活。


    死亡的命题是宏达而宽广的,而唯有活着才有创造无限更多的可能。

    苏联抗战时期,战争物资贫乏,好友曾和我分享过一句话,让我铭记至今。

    “面包会有的,牛奶会有的,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每次看完话剧,总会翻腾许多感受。

      这是话剧带给我的力量,这两年呆在话剧社中自定义总结出来的“话剧精神”。挖掘生活,挖出故事的多面,品味各种复杂的心情,在剧本和表演里看到更多的人生。反哺,修饰自身的性格。蓬勃且永远向上,敏感并且坚强 。敢于承担责任,有团队意识,为喜欢的事情疯狂,愿意承受压力和不断地挑战自我。我认为这些,是成长中很重要的部分,引导我去寻找—不一样的自己。


    晚安,妈妈。我想这次去403艺术中心的正式话剧交流学习,只是一个开端。喜欢不分时间,更无离别可言。一起去观看话剧的人群,从10级的资深学长到16级的小鲜肉们。相信未来,雷雨话剧社将在这群热爱的人手里,会不断的抽枝发芽,吸收养分,长成一颗大树。


    —2015级 赵祎铖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剧评|晚安,妈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tbqx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