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人选书
都说读书是一件好事儿,但这个时代可以读的书何止万万亿!那么,选择好书,自己有帮助的书,自己喜欢的书去读便成为了一个可圈可点的话题。
视频脱口秀《逻辑思维》的主讲人罗振宇老师的思路是这样的:挑选一本要开始读的书,从书的名字去选是不合适的。而如下两个途径可谓是靠谱的途径:
1)通过推荐来读书。你信任的朋友或名人推荐的书,值得一读的概率很大!
2)通过作者去选书。对某个特定的人而言,一本好书的作者的其他书作往往也是好书!
对于这两条思路,我深以为然。比如超超推荐给我的张德芬老师的《遇见心想事成的自己》,比如老驴推荐给我的黄易老师的《寻秦记》……
说到《寻秦记》,真是初高中时候的大爱(真的是因为剧情,而不是黄易老师剧情中有些张扬的小黄段子😂),于是乎,翻查黄易老师的作品,将《大唐双龙传》《覆雨翻云》《破碎虚空》等也都读了一遍,同样大爱!
再说《蔡康永的说话之道》《好好说话》,是因为看了《奇葩说》后被康永老师、马东老师几位老师的文化底蕴深深折服才选择阅读的书,它们同样被我贴上好书的标签!
好书本身的定义与人并没有必然联系,然而,透过人(无论是“书的推荐者”还是“书的作者”,都是人)来挑选好书来阅读却不得不说是一件靠谱的事情!
就事论事
我们知道,美国南北战争的一大矛盾点在于“奴隶制是否应当废除”。人,有一种本能就是进行自我合理化,所以,美国南部的奴隶主们,为了掩藏自己任用奴隶所产生的愧疚(其实他们心底也知道任用奴隶是不对的),宣扬了各种将“使用奴隶”这件事情自我合理化的思想,比如 “相比北方的自由工人,奴隶有住处,有家庭,有工作,有快乐。”
就事论事,是我们当今工作环境常常提及的一个词。它提倡我们:
1)在遇到问题的时候优先关注问题的解决办法,而不是问题的责任人;
2)不因为一件事情完成的优劣(通常情况下是劣)来 判定完成这件事情的人的优劣。
就事论事是一件很理智也很值得倡导的事情,可悲的是工作生活中有太多情况下我们将它曲解又或者作为“自我合理化”的借口利用,比如:工程师小张第8次因为粗心大意错写的代码而造成公司资损,复盘会上,小张说:“我们还是着重分析问题的原因吧,就事论事,别针对人~ ”当然很多时候这话可能并不是由小张本人直接说出来。不过,针对这样背景说出来的这样的话……你,有没有感到一丝别扭?
辨人
小时候,总感到大人的提到的“看出来某某是个怎样的人”的能力感到好奇和不解。
“我生活上比较马虎,但工作上是很认真的。”
“我平时脾气是暴躁了点,但我对我的爱人是很温柔的。”
“我不太关心我的小家,因为我关心的是国家这个大家!”
上述这些言论,我相信很多场景下,的确是事实!
这就是我对这种“辨人能力”疑惑不解的根源了:一个人在不同的场景下可能有不同的行为标准是蛮常见的事实,我还怎么去辨别一个人是怎样的人呢?
时光流逝,在生活点点滴滴的磨砺中,不知不觉我似乎也掌握了一丝这种能力的皮毛,我的参照主要有两点:
1)一个成年人的本质可以理解为不会改变的;
2)一个人的本质可以在他的任何表达与行事中不可隐藏地彰显一二,而这样的多个“为人参考坐标”的组合就能大略地辨别一个人。
就此,分享给大家两个故事。
故事1
一次,我解锁了一辆小黄车,途中被一个警察拦了下来,我自问没做什么亏心事儿,无比配合地停了下来。结果,原来我走过的那条路是禁止自行车通行的,所以,我被给出了30元的罚单……生平第一次收到自行车罚单的我,有些自嘲和无奈的向朋友们抱怨。“第一次收到自行车的罚单,没想到还有让只让汽车走不让自行车走的车道!早知道我就不理交警直接骑走了!”“你这样就不对了”,小林这样教育我,“本来在禁止自行车走的路上骑车就是你的不对啊!这样的规则也是为你的安全考虑啊!”这一下,我就对小林有了这样几个初步的标签:正直,真实,我所欣赏的。
故事2
这日,大雪纷飞,我和超超打着伞走在积了厚厚的积雪的街道上。突然,超超将伞放在路边,解下围巾,脱下外套,“噗”的整个身体包括脸颊在内都趴在了雪地上,印出一个大大的“大”字(人形),然后小心翼翼的起身,对那个雪印开心地地拍照,浑然不在意毛衣上沾满的积雪。这让我对超超的几个已设定的标签又进行了深化:神经病(别打我😅),童心,有趣,独一无二,不拘小节,任性,我所喜欢的……
就事论人
如果说“就事论事”是一种高尚,是一种专业;那么“就事论人”可谓是一种偏离目标,吹毛求疵,偏离正题!但真的是这样么?
回到我们“就事论事”章节提出的场景,小张第8次因为粗心大意造成公司资损啦!第8次啦!这时候,如果还将“就事论事”作为一种“高尚的自我合理化的借口”的话,何不想想中国还有古话“事不过三”呢?为何仅仅提及“就事论事”,而这样将整个事件逻辑“断章取义”呢?
当我们将太多原本高尚,专业的思路借口化,它们便成为了带引号的“高尚”和“专业”;相比之,那些与“高尚”面完全相反的思路,在这样的场景下反而显得清新脱俗了一些!比如“就事论人”。
从一件事情中可以看出一个人太多太多的“本质的标签”,有趣的是,这种标签的获取通常不因为这件事情最终的结果(成功或失败)而决定,而是由参与者在行事过程中以及面对事件结果的的态度决定的。这里的“事”的概念很广,一次对话就可以当做一件事。“辨人”一节提到的两个“贴标签”的故事就是对此的举例之二。
所以,这边的“就事论人”并不是说 针对一个问题,忽视问题的解决本身而只专注于人的责任;而是指 针对一件事情,不同的人来主导,我们可以给予程度完全不同的信任!(这个场景在工作生活中太常见不过了)我就是一个“就事论人”的人。
一日,为保证我做的一个SDK(软件开发包,可以理解为可以以插件形式接入的其他应用的某种功能)的兼容性,我拉取了公司另外一个业务线的代码并集成SDK进行的运行体验。后来发现有一个退出登录的功能界面至少从我的审美上看特别难看(我对我的审美还是有一定的自信的)。询问相关的的开发同事,答曰:“设计就是这样的。”“不可能!”我脱口而出,公司的设计同事我几乎都是打过交道的,设计出一个让人一眼看到感觉不自然的设计的设计师,我几乎可以断定,我们公司是不存在的。“设计是谁?”我追问到。“俊哥”“那更没有可能”“给你看设计稿~ ”“看看看!”这时候我可以毫不犹豫地下注10个比特币(如果我有的话)去赌“俊哥的设计稿看起来是舒服的,和我们的实现是有明显差距的”!果不其然,“标题文字没有居中,三个按钮区域的高度比例不对(设计大概1:2:2,我们是大概2:3:3),文字大小不对……”当我一一指出设计与实现的差异,同事只得心服口服地认锅,曰:“小弟拜服!”当然,问题的修改是后话,不在讨论之列~
同对俊哥的信任一样,对接后台接口的时候(我是做APP前端的),如果对接人是大远,那么心中的一股轻松感尤然而升,我只需要负责好自己这边的事情就好了,大远答应提供的接口一定会按时保质保量地给出(而且常常会提前给出)!
审查产品需求的时候,如果对接人是小彬,开心了!小彬设计的PRD极少有逻辑盲区,他的大脑中对需求有一个完整的思考框架。几乎我们直接问出的任何细节问题,他在需求提出的初期都有过深入的考虑,即便漏掉了,通过他脑中的框架他也可以结合我们提出的问题给出最值得参考和信服的需求细节设计! 在网络中看到过“开发与产品撕逼”的图片或段子吧!那么你就容易理解:对开发而言,一个能掌控自己需求的框架,不在开发同学开发过程中对需求框架大幅度修改的产品经理是怎样的一种刚需!
俊哥、大远、小彬,他们都是在工作中让我——又或说所有和他们有工作交集的人——无条件感到信任的人。至少对我而言,任何事情,只要他们答应去做,允诺负责,我都会给予绝对的信任!(包括让做设计的俊哥写代码,让做接口的大远搞设计,让做产品的小彬写接口)因为他们就是那种不做则罢,但只要允诺,就一定会做到、做好的人!
人
《重新定义公司》是一本基于Google的真实发展历程拟写的一本书。说是“定义公司”,它却反复讨论“招聘”“创意精英”“管理创意精英”等概念,即它在不停地强调“人”本身的重要性。
当你也发觉到有些我们常常提及的“高尚专业”的行事准则貌似有些让人感到话虽大但并不是那么回事儿的时候,或许可以从另一个角度出发,从一个看似“业余低劣”的角度出发,运用逻辑思维,重新整合整个事件的前因后果。或许就可以看清一些本质的东西。
我可以负责任地说,“人”本身价值和品牌的发挥,是未来的必然趋势!
那么此刻,基于“人”,我们或许可以抛开在某些场景下已经被腐化的“就事论事”,试着想一想“就事论人”这件事情是否也有那么些值得拿来思考的价值。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