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百草集
这首唐诗享誉日本,被列入该国小学生教材,国人更应该倒背如流

这首唐诗享誉日本,被列入该国小学生教材,国人更应该倒背如流

作者: 慢慢趣说 | 来源:发表于2019-08-22 20:37 被阅读0次

    作为一衣带水的邻邦,中日两国真是相爱相杀了千年。由于一些历史原因,现在的中日两国就像两个彼此心存芥蒂却又因为某些共同利益而不得不“保持联系”的熟人,即不会走得太远,也不会离得太近。

    对于中国,日本人的心理其实是很复杂的。因为同处汉字文化圈,都经受过儒家思想浸润,日本人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是非多崇拜和喜爱的。早在东汉时期,日本就派遣使者来到中国。到了唐代,日本更是从上至下全方位向中国学习。尔后的宋文化更是受到日本人推崇。

    即使到了现代,中国传统文化在日本依然很受尊重。例如今天笔者要和大家介绍的这首经典唐诗,就被日本列入小学生教材必背篇目,享誉日本。作为国人,我们是不是更应该倒背如流呢?这首诗就是代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日本人喜爱中国古典诗歌由来已久。例如在日本第一部古典长篇小说《源氏物语》中就大量引用了我国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诗歌。此外,日本最早的诗歌总集《万叶集》也有很多《诗经》的影子。

    那么这首《枫桥夜泊》到底有何魅力呢?这首诗的作者张继在唐代诗人中并不是一个十分出名的人物。他一生流传下来的诗作将近50岁,但唯有这一首最为后人称道,让他名垂青史,流芳百世。

    写这首诗时,安史之乱已经爆发。相对于北方来说,江南政局比较稳定,于是很多北方百姓便纷纷逃往南方避乱。张继便是这些逃难人群中的一员。

    一个秋夜,诗人逃难所乘的小舟停在了苏州城外的枫桥边。此时,万籁俱寂,幽静安恬的江南水乡一下子让这位满怀羁旅之愁的客子沉醉了,一气呵成,他便写下了这首意境绝美的唐诗经典

    由于是羁旅在外,客居异乡,所以整首诗以一个“愁”字统领全篇,即写出了江南水乡秋夜幽美的景色,又写出了游子的淡淡乡愁,情味隽永,意境空灵,千百年来令无数人为之痴迷。

    月落乌啼霜满天”,诗作一开篇就将读者带入一种寂静清幽充满淡淡愁绪的氛围中。在人间圣地中,那些淡淡的羁旅忧愁,便也带上了几许美丽。

    夜半时分,诗人依旧无法安眠,故而干脆起身走到枫桥之上,一个人静静独享这份安然与恬静。此时,残月,栖鸦,枫桥,渔船,寺院,客船和江水浸透在夜中,仿佛一幅层次分明,意境深远的山水画。

    江枫渔火对愁眠”,诗人独自站在画中,将愁思一点点渲染开来。他躺在船上,对着茫茫夜色,久久难眠。月亮已落,天色暗淡,不时传来一两声寒鸦的啼叫,失眠的诗人心生触动,不免产生“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之感?

    停泊在桥畔的客船隐约其中,江水在朦胧的月光下泛着点点银光。渔舟摇荡,渔火点点,仿佛人间仙境。深秋已至,夜晚的江船上寒气袭人,我有那点点灯火能感,让人感到一丝丝的温暖。

    寂静的夜色中,那几声乌鸦的啼叫多么凄厉啊,叫人怎么睡得着呢?“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诗人在客船上辗转反侧,难以成眠。

    突然,一声悠长的钟声穿透夜幕从寒山寺的方向杳杳而来。诗人卧听客船,个中滋味,唯有他自己能解。一个“到”字,赋予原本无形的“夜半终声”以人情味,令人感慨。

    漫漫长夜,悠悠江水,诗人孑然一身,在异乡为客,难免抑郁忧愁。整首诗意境深幽,清清淡淡,就像是一汪寒澈的湖水,岸上是愁,倒影也是愁。

    张继以自己卓绝的才华,把全天下人的忧愁锻造成诗意,成就了这篇千古绝唱,不仅感动了无数的中国人,也漂洋过海,感动了无数的日本人。这也再一次地说明了一个真理:美是没有国界的。

    作为国人,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更好地继承和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欢迎留言讨论。传播中国古典诗词之美,需要你我的参与。

    (注:文中图片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作者删除。在此,感谢图片的提供者。)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这首唐诗享誉日本,被列入该国小学生教材,国人更应该倒背如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tgosctx.html